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50 到了目的地反而神神秘秘的

    郑成功并不是一时脑袋发热要拜师的,他其实是一个非常上进且有头脑的人,而且眼光很高。

    想想,很多的大明的人眼光还只是大明与建奴时,郑成功的眼光已经放在了大明、建奴之外了,穿透国门了,他是真正的在大明这个时代用着世界的眼光看待世界的少数人之一了。

    所以,但凡先进的强大的技艺与学术都是他急需汲取的。

    而之前在整个大明,甚至他接触到的倭国人以及红毛夷当中,真正让他心服口服的先进的思想几乎没有。

    唯独杨子正的科学观念,他提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郑成功豁然开朗,突然明白了之前一直觉得哪里思路不通之所在,再加上杨子正后来提的科学的理念,哲学的概念……

    还有他的一些诗词,确实是振奋人心,这在大明还没这些诗词,大明的诗词都是萎靡,愁怨,儿女情之类的靡靡之音,像杨子正这般大气,热血,明志的诗词真不多。

    拜了师之后,郑成功很兴奋,时时刻刻的跟着杨子正。

    杨子正在郑家停留了一天之后他就得必须上路了,他还希望赶回家过个元宵节呢,不知道能不能赶到。

    郑成功拜别了家人,拒绝了仆从,收拾了些衣物与钱财,便跟进了杨子正的团队。

    拜别了郑芝龙,杨子正带着一帮子人上了船继续南下。

    有些事不用杨子正说,陈维崧这个大师兄就已经做的很好了,他也是高兴啊,两个比他大的师弟,现在要乖乖的听他的话。

    “森啊,以后咱们就是师兄弟了,你也看到了咱老师可是个大忙人,不可能有闲的时间来教导我们,一天最多亲自指导我们一会会。所以,有很多的事,你们得听我这个大师兄的。比如,想要学好科学,先把老师的语录背好。”

    陈维崧说着,从怀中摸出了一本手抄本,书名叫《正论》。这本书正是陈维崧跟着杨子正身边记录的杨子正的日常说话,当然是有用的,针对科学与哲学的。

    “大师兄,我一定会好好学习。”郑成功很是恭敬,有点倭国人的板正了。

    “另外,老师说了,要想学科学,算术是科学之本,必须要学会算术。来,跟着师兄我一起抄这些算术典籍吧。”

    “是,大师兄。对了,那那个习武呢?”郑成功问道。

    “习武每天早上跟着老师晨练,老师会指导的。现在是赶路的时期,取消了午练,以后不赶路了会有午练,老师会指点,别着急。”

    “是,大师兄。”

    “嗯,平时多听少说,多抄书。有不懂的我们三兄弟先讨论,再有不懂我们一起去问老师。当然,老师的其它技艺,比如音律书画,要学也可以的,平时跟在老师身边偶尔可以问一问。”陈维崧有条不紊的安排着。

    这还真是有大师兄的风范。

    ……

    已经十二月二十四了,刚好是小年。

    杨子正一行也到了目的地,漳浦,其实跟着杨子正来漳浦的人都不知道杨子正来这里干什么,除了郑秋与郑福之外。

    这种事不能让外人知道,知道的越少越好,不仅是为了中华邮行的安全,还为了茅元仪的安全。

    你说一个拥有中华邮行这么大产业的掌舵人去见一个被贬的辽东副总兵,有什么企图?想干嘛?

    所以这事必须秘密进行。

    到了漳浦的当天,杨子正休整了一番后他就带着众人逛了逛这个古朴的小城,福建的建筑在中国来说应该是自成一派,与徽的青瓦白墙不同,与西北的土黄窑洞也不同,与同时期大明的大部分的茅草木屋又不同。

    福建此时的建筑已经有了它的特色了,不管是他们的排屋、土楼、土堡,它总能给人一种异常的扎实、难以攻破的安全感,而且雕龙画凤,什么违制的东西它都敢上。

    为什么他们要做得这么的坚固?这难道是因为这边的土匪多?或者说外敌多?

    对于福建的木雕石雕,可是到了后世都是闻名的,中国最有名的木雕石雕师傅哪里手艺最好最有名?当属福建了。

    这是什么原因?可能是他们什么都敢雕的原因吧。

    当然,要说到更坚固的民间建筑也不是没有,那还有广东的碉楼呢。

    扯远了,杨子正为什么突然一下子有闲情逸致逛起这海边小城了?

    一是感受一下邓丽君的《小城故事》里的小城是什么样的,她的这首歌出自电影《小城故事》,原本拍的就是泉州对岸的台湾鹿港镇,与此时的福建小城的建筑风格一模一样。

    当然,现在还没出现这么一个镇。作为学导演的杨子正而言,《小城故事》这样讲小人物的电影它能给人另一种掉回到世俗生活的感觉,不一样。

    宁静又热闹,平淡又不平凡,城小却人的心怀不小。

    在小城逛了一圈后,杨子正就带大家回去了。大家都莫名其妙,这叫啥事啊,赶千里路过来就是逛街的?众人也不发问啊。

    直到晚上,早早的就安排了晚饭,然后吃完饭后杨子正就吩咐大家早点休息。杨子正回了房间后,就吩咐寇白门把门关上。

    “夫君,不是白门多嘴,只是大家好像不明白你来这里干什么咧。”寇白门关上门后,就坐进了杨子正的怀里。

    杨子正笑了笑,“夫君要做的事就在今晚,你千万不要跟别人说,听到没?”

    “啊,今晚?在这?”寇白门扫了眼房间后,顿时脸就红了。

    “啪”杨子正一巴掌拍在寇白门的肥臀上,“你瞎想什么呢?就这点事我有必要赶几千里路来这?”

    杨子正哭笑不得。

    “哦,那是什么?”

    “都说了不能说,关系很大,好了,不要打听了。记住,今晚为夫一直在你的房里,没出去过,听到没有?”杨子正吩咐道。

    “好了,知道了。只是,夫君你等会要出去办事,一开门不就有人知道了么?”

    “不开门不就没人知道了么?”

    “不开门你怎么出去呢?”

    “你先去我的书箱里找一本我写的《音律》来,先看看,回头为夫回来要考你的。当女教书匠可不是那么好当的。”

    “唉,不会真的要当教书匠吧?”寇白门幽叹了一声,便去找书,果真书箱里有这么一本书。

    等她一回头,杨子正不见了。

    寇白门惊讶的捂住嘴,幸好没让自己叫出声,要不然……好像自己叫出声,别人也不敢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