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九章 小霸王在家! (求收藏,求鲜花!)

    “妈妈,这是我的!”

    “什么你的,这是我和你爸买的。

    现在弟弟还小,弟弟要,你就让着点,给你弟弟玩,听到了吗?

    还有,你别再跑出去了。

    外面的都是水,你敢再去池塘和河边,等下我断你的腿!”

    大伯母一手叉腰,一手指着夏青龙,骂的他脖子都缩起来了。

    而在大伯母身边,夏启此时正拿着的一个吹泡泡的东西,正用那东西捅进装着洗衣粉水的小瓶子里面拿出来,然后鼓着腮帮子对着夏青龙吹了一下,几个泡泡出来,夏启嘿嘿直笑。

    当然,夏启不是因为玩了这东西,吹出泡泡笑,而是笑夏青龙现在的样子。

    这几天在家,夏启突然发现,自己貌似和前世在家完全不同。

    前世大伯母可没对自己这么好,甚至爷爷奶奶对自己好一点,她什么都要拿来和夏青龙比较,还会说爷爷奶奶偏心什么。

    更别说为了夏启去骂自己的孩子了。

    可现在,夏启就是一个宝,一个小霸王,家里除了夏青龙,谁都哄着夏启,在夏启这几天在家的时候,都围着他。

    想拿什么就拿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哪怕像现在这样,拿的是夏青龙的玩具,她妈也只会骂夏青龙。

    这让夏青龙对夏启那是恨的牙痒痒的。

    可惜,没啥用,他不敢动夏启,甚至挨都不敢挨过来。

    挨一下,夏启等下哇哇叫几下,他最轻也得被爷爷奶奶和他妈追个几十上百米,没跑掉的时候,屁股还得挨几下。

    所以,看着夏启咬牙切齿,但是他毫无办法,只能内心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亲生的...

    当然,夏启也清楚,会有这情况,因为什么。

    还不是因为老爸摊牌,然后还带着他们赚钱。

    今天已经是二十号了。

    夏建华十七号带货去庐州还没回来,但是大伯和小姑父,昨天傍晚却赶回来了。

    洪城,他们去了,但是放弃了。

    那里鱼虾虽然价格比家里高,可是一斤只要三块多。

    他们十八号就转道去了竹城,然后在那边,发现那里卖五块。

    价格依旧没有庐州贵。

    但是两人决定了,第一站就去竹城。

    五块,也够赚的了,一斤出货价格算到四块一二,一斤就能赚三块三四毛。

    利润很高了。

    当然,主要是两人依旧没耐心去其他城市看了。

    坐火车也是要钱买票的。

    两人家底可不如夏建华这个以前有着铁饭碗的人民教师。

    他们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然后平时去接点砖瓦修房子的活。

    一年到头赚那几百块钱,一家的吃喝用度勉强够用,哪还太多的能存下来。

    甚至这次跟着夏建华出去,两人都只有几十块带着。

    十七号,还是夏建华一人给了两百,说是借他们的,以后赚钱了在还。

    嗯,还包括每人提走的十斤鱼虾,也算借的。

    这种情况下,两人哪里还有心思去多转多考察其他城市市场,先赚钱再说。

    所以就在昨天晚上,两人连夜用自行车,打着手电筒,自己运了两百斤鱼虾,骑着到县城,然后再留下一个人看着后,另外一个把自行车骑回来,然后再搭中巴过去,换人在骑回来另外一辆。

    这么麻烦,这么累,为的只是省下那一百块的运费。

    事实上,这两百斤的鱼虾钱,都是爷爷自己拿钱,然后放入夏建华留下的钱里面的。

    老爷子说亲兄弟,明算账,这个账不能糊涂。

    再亲,该怎么样就怎么样,算清楚,省的以后影响兄弟感情。

    而对于这,夏启内心则是大声叫好。

    眼下,算算时间,大伯和小姑父应该也要上火车了。

    这个年代,就这点不好,通讯太过落后。

    后世想联系,一个视频就解决问题了,不但能知道情况,还能看到人。

    但是现在,整个村,就村口一个公用电话,而且还是两个村共用的。

    打电话贵就算了,还极度不方便。

    而且,不止通讯落后,还有信息也落后,甚至可以说是极度封闭。

    在乡下,信息获取,除了偶尔外出回来的人,带回来的那种一传十,十传百,严重失真的消息,就只有村里的广播以及镇上信息落后外界起码几天的报纸了。

    说实话,夏启其实不记得九二发财证具体是哪天,毕竟他人脑子又不是电脑。

    可现在这种情况,夏启也没太好的办法,只能现在等老爸去奋斗,多赚点原始资金,然后想办法过段时间就去魔都开辟市场。

    不管那里鱼虾生意行不行,都得在那弄清楚发财证的情况,实在还不行,那今年年前就去魔都住着。

    总之,夏启内心已经谋算好了,这个发财证,他是怎么也不能错过。

    这是首富梦启航的最大源动力,光靠贩卖鱼虾,效率太慢不说,这东西本身也不是一个长久的生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