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成为了万元户! (求鲜花,求支持!)

    “十号我们来的庐州。

    第一批货,五百三十一斤。

    这一批货,刨除运费和货本身的成本,不算其他,一共赚了两千九百二十三块。

    十四号,又带来了四百二十三斤,这一趟,刨除运费和货本身的成本,赚了两千三百二十五。

    十七号,九百五十六斤,这一趟利润正好五千四。

    二十二号,带来的一千斤货,还剩下一百八十多斤,暂时卖了四千九百二十块,扣掉这一趟成本,还剩下四千六百四十块。

    不算今天带回来的货,从十号到今天,我们一共赚了一万五千二百八十八块!”

    算盘声,随着停止,屋内,陷入短暂的安静。

    夏启小脸绽放着笑容,而夏建华则是好像失了神一般,整个人眼神都有点迷离。

    确实,一万五千多,对于夏启这个三十年后来的人来说,不算什么,毕竟后世的工资和物价什么,让钱远没这个年代之前。

    但是对于夏建华来说,那就真等于不可想象。

    哪怕这些钱,全部经过他手,而且大部分,都存在了他的存折里面,可他依旧有种梦一般的虚幻感。

    事实上,这种虚幻感,这段时间夏建华一直都存在。

    毕竟短短十几天的时间,曾经还拿着一个月一百六工资的他,现在十几天赚了一万五。

    这种几何式的增长,带来的虚幻感和内心冲击肯定强烈。

    当然,夏启也知道老爸的情况。

    所以他只是笑着等待。

    他知道,老爸过一下就会好了。

    甚至,夏启等下都会知道,老爸肯定会掐一下自己的大腿,然后和自己感叹人生无常,世道时代和见识的重要性。

    因为这场景,夏启不止一次经历了。

    .......

    二十七号上午,夏建华穿着一席有点旧的衣服。

    一手抱着夏启,另一手提着个麻袋,如同一个农民工一般,走进了庐州火车站。

    今天,父子两终于要去夏启重生摊牌后,父子两一直惦记着的地方了。

    魔都。

    发财证,已经牵扯父子两心神很久了,只是很可惜夏启并不记得具体发财证的发售日的准确日期。

    只能记得是九二年初。

    现在虽然时间还没到,但是父子两也想先去谈谈情况,顺便熟悉了一下这个年代的魔都,方便年底过去之后行动。

    同时,也是考察鱼虾市场。

    魔都,靠海,城内也有淡水河和湖泊,鱼虾好不好卖,这点夏启还没底。

    后世,夏启懂事之后了解的信息也根本不算数,只能自己现在过来看。

    但是不管行不行,先去一趟,不行在从魔都转向其他城市继续去开辟就好了。

    就像夏建华那天在家和大伯他们说的一般。

    种花家很大,城市很多,市场很大,只要自己去发掘。

    十点二十三分,从候车厅进入月台。

    过了十几分钟,火车启动。

    这一趟,夏建华父子买的依旧是硬座。

    虽然父子两个不缺钱了。

    但是想想现在每花掉三十块,到了明年就可能是一万,那浓重的罪恶感,让父子两都一致做到了现在能省就省。

    毕竟这种发财机会就一次,过了就没了。

    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

    从庐州火车站,到魔都,只要七个小时。

    下午五点多就能到,一个白天,没必要买什么卧铺,特别是硬卧和硬座其实在安全上没多大区别。

    更何况,父子两这次只带了十多斤的鱼虾,钱只带了五百多块。

    而且还是分开到老爸的打底裤,夏启的鞋低,老爸自己的鞋底以及腰带中。

    身上惯例只有几十块零钱。

    所以不用太担心钱太多被偷。

    十点四十,火车进站停靠,父子两登上火车。

    庐州不愧是省会,魔都也不愧是魔都。

    这个年代,从庐州到魔都的火车上人就很多。

    索性,人多是多,却也没有后来春运时候那么恐怖,站着没座位的人有,但是基本都在车厢连接处那边站了几个,没有挤到车厢里面来。

    这也使得这趟火车,无形中提高了很多的安全性。

    大白天,车厢里面也不是很挤,一个个都睁着眼睛,小偷小摸的就基本很少机会去下手了。

    所以,夏建华和夏启为了这趟算是小远门的布置和防范,并未用上。

    藏在麻袋鱼虾里面的匕首,也没见过光,派上用场。

    当然,夏启和夏建华肯定不希望这玩意拿出来。

    真拿出来,那必定是极度危险的时候了。

    他们只求财,不想和这社会上的险恶来搏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