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杨建国道歉,纯属拿捏了

    第一百四十八章 杨建国道歉,纯属拿捏了

    “杨师傅,你就帮帮忙,就当帮帮我成吗?”

    杨建国推着车往前走,于海棠就在旁边追着。

    “于海棠同志,这不是帮不帮忙的问题!”

    看她紧追不舍,杨建国停下脚步说:“请你尊重我的个人选择~。”

    “我知道,杨师傅,我知道。”于海棠连忙点头,态度软化的回应-着。

    “可我就想问问,我到底做错什么,让你对我有这-么大的成见?”

    看他停下,于海棠也跟着停下,望着他的表情充满委屈。

    于海棠就想问问,自己到底做错什么?

    以至于从第一…次见面,他对自己就充满偏见?

    难道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得罪过他。

    可无论于海棠怎么想,都找不到一丝线索。

    她甚至都猜测,是不是自家跟杨建国-家有什么积怨已久的矛盾。

    老一辈的恩怨,让自己遭受无妄之灾?

    于海棠不懂,她想不通!

    自己怎么他杨建国了,让他这么嫌弃?!!

    杨建国也让她给问愣了,对她有成见。

    好像还真有这么回事。

    从头次听见她的名字,杨建国心里就产生抵触。

    这是来自前世的本能,对剧中人物的抗拒。

    可……

    仔细想想,如今的大院儿早已‘面目全非。’

    贾婆子成了老妈子,天天不仅要给家里做饭,让秦淮茹反向拿捏。

    还得扫大街,倒马桶,刷马桶。

    傻柱也不再是那-个让人套麻袋里的憨批,食脑上瘾。

    易中海,折腾一整,把自个儿给玩没了。

    阎埠贵,嘿~

    这前叁大爷。

    今儿个成了壹大爷,还学会‘先投资,后回报’这套了。

    再说秦淮茹……

    竟成了自个儿的徒弟,成天埋头学习。

    认真专注的劲儿,连他杨建国都得称道两句。

    仔细想想,还真是不可思议。

    世界,因一只小小的蝴蝶。

    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巨大’的转变。

    可实际上,又可以说什么都没变。

    就算有人真的能预示未来,未来也一定是有千百万种变化的。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除了变化本身。

    就连时间,每年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又何况是渺小的人类。

    所以,没了剧本!

    为什么于海棠,就一定是他‘知道’的样子?

    想进步,又没什么错!

    杨建国正色看向她,说:“对不起,于海棠同志,这点我向你道歉。”

    听他这么说,于海棠开心道:“那你是答应我了?”

    “不。”

    杨建国回答果断,摇头道:“我对我先见为主的偏见向你道歉。”

    “但这并不会影响我的决定,抱歉,我还有事,先走了。”

    从前面把腿伸过去,杨建国踩着脚蹬走了。

    冷风萧瑟,只留于海棠一人凌乱风中。

    好冷…

    骑车赶到自由集市,杨建国推着车往里走,目光不停的往两旁摊位瞅。

    他要给媳妇儿买双手套。

    可自己没票,又不想为这点小事求人。

    所以,最好的去处就是这了。

    走到一半,杨建国看到自个儿找的了。

    卖羊毛的老乡。

    两斤粗羊毛三分,杨建国一口气买了贰十斤。

    三毛钱,壹大团羊毛到手。

    给他用草绳扎结实了,就这么拎着走人。

    等到家,从前院儿就能看见烟筒里冒的热气,是英子在烧饭。

    杨建国把车撑在门口,先往下解学步车。

    听见动静的英子系着围裙出-来了,站在门口一看上前帮忙。

    “这车真漂-亮,下面还带轮子呢?”英子左瞅右看的,喜欢得紧。

    杨建国笑着说:“我可忙了壹下午,能不漂-亮吗?”

    “我男-人真厉害!”英子一夸,杨建国就乐了。

    瞧见他乐,英子也跟着乐。

    解下学步车,给它搁在地上。

    英子试着来回推动,发现下面那轮子还能来回的转。

    滑动的时候,也一点都不晃荡。

    心里更是惊喜直笑,夸赞道:“建国,这车做的真好。”

    “那是,你男-人亲手做的,能不好吗?”杨建国又揣上了。

    瞧见他那孩子样,英子美了他一眼,就瞅见他手里提着的羊毛团了。

    “这是……羊毛。”英子接过好奇问道:“你买它干什么?”

    “给你做手套啊。”

    杨建国把羊毛团递给她说:“把从前的老袄子剪一剪,扎副手套,把羊毛填里头指定暖和。”

    英子点点头,思索道:“那这羊毛得先做毡。”

    松散的粗羊毛可不能直接用,就算是塞的扎实,里头还是得透风。

    你得先给它做成羊毛毡。

    先把羊毛取出适量,均匀铺平,将羊毛扎实的往前卷。

    然后,找个玉米棒子,把羊毛卷搁在上面。

    找出戳针,轻戳固定表面的羊毛。

    戳的过程里,要不停的滚动。

    务必确保每处都均匀的戳刺到,直至半毡化。

    到了这个时候,就要修正两头,把它变成平面。

    边滚,边戳刺。

    发现下凹缺陷的部分用羊毛填补。

    就这么反复直至羊毛紧实,完全毡化为止。

    把毡全部做好,按照手套的大小剪出形状。

    整张填充在手掌的部分,拇指部分则用剪下的边角料来修饰填充。

    最后,把外面的料子缝合。

    这样,结实又保暖的老料羊毛手套就做好了。

    样式,得看你自个儿的手艺。

    可暖和,是真暖和!

    比那用毛线织的,得暖和上好几倍。

    英子回主屋灶头做饭。

    杨建国则找出戳针和玉米棒子,带着羊毛去了偏房。

    薅羊毛,铺平,压着向前卷扎实。

    然后,把玉米棒子垫在下面,开-始戳刺。

    这个算不上手艺,只要家里有做过羊毛物件的老人。

    手把手教个一两次,就学会了。

    哪怕不教,多看个几次也就会了。

    不算难事儿!

    等英子叫他吃饭的时候,杨建国刚做好一张。

    瞧见那平整的毛毡,英子垫脚在他脸-上嘬-了-口。

    0 ········求鲜花···· ······

    晚饭吃的简单,面糊,馒头,一荤一素。

    瞧着眼前的菜,英子突然觉着自个儿心态飘了。

    一荤一素,兑了大半白面的面糊和馒头。

    就这样的标准,自个儿竟还觉着‘简单。’

    飘了,真的飘了!

    英子在心里告诫自己,可千万不能因为日子好过,得意忘形。

    眼前的一菜一饭,都是自己跟男-人的劳动所得。

    有能力,吃好点无可厚非。

    可奢侈浪费的思想,坚决要不得。

    “肯定不能,媳妇,你啥时间见咱家浪费过?”

    杨建国说着把面前盘子里剩下的菜,全给它扒拉到碗里。

    用筷子一搅拌,连带着肉汁菜汤的菜糊糊成了。

    呼噜呼噜~

    两口,全让他给解决了。

    看见自家男-人狼吞虎咽的吃完,英子高兴的起身收拾碗筷。

    用手在嘴上一…抹,杨建国也到隔壁去做毛毡。

    俩人分工明确,他做毛毡,英子负责手套的外面儿。

    .. .. .......

    等到天黑,屋里亮起灯。

    杨建国把贰十斤羊毛全部做成毡,一块儿捏在手里回了主屋。

    嘎吱嘎吱~

    ‘无敌牌’缝纫机前,英子正在那扎料子。

    原先草绿色的料子,因为用的时间太长,反复浆洗退了色。

    英子从上面剪下四块两个巴掌大的方块。

    然后,照着手掌的大小画出模子。

    照着模子剪裁,外边留出寸长的余布。

    最后,用来向内收线,把两面扎成一只手套。

    瞧见他过来了,英子踩着踏板的脚停下。

    把线拨到一边,让他去擦擦手过来。

    “来,这是给你的。”英子拿出两块布,平摊在桌上让他把手掌贴上。

    “我就不用了,厂里不是发了棉手套。”

    听他这么一说,英子抬头看着他,温柔且坚定道:“那我也不要了,咱留着给孩子用。”

    得,纯属拿捏了!

    杨建国只能苦笑,把手掌按在方块布上。

    “五根指头稍微张开点……再收点,好了,别动。”

    英子说着,飞快的用划粉沿着他手指画出线条。

    然后,又用软尺对着手掌,腕子。

    量了又量,还反复念叨的增加记忆。

    等弄完了,让他把手挪开,拿起布扭身就走。

    坐在缝纫机前,英子面色认真的做起活儿。

    杨建国也不吱声,到大衣柜里拿了份正在看的笔记。

    坐在炕头前,低头看着书。

    时不时的,抬头看上媳妇一眼。

    屋里,安静且温馨。

    直到深夜,英子才做好第一只。

    布料在热水管上烘烤过,又用手反复揉-搓、压平保持软乎。

    最后,给里头填上做好的毛毡。

    把手套给他戴上,英子期盼问道:“暖和吗?”

    杨建国咧嘴笑着:“媳妇儿,我这手心都出汗了,可真暖和。”

    “我媳妇儿的手就是巧~”

    “哪有你说的……还有活儿呢!”

    “大半夜的,啥活儿啊,明儿再做。”

    啪嗒~

    屋里的灯,熄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