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章 文优,赊账,继续给咱写欠条!

    董卓从一介边疆游牧少年,坐到现如今凉州刺史的位置。

    这一路上付出的艰辛,只有他自己最为知晓。

    汉室衰微,天下诸侯无不心知肚明。

    而董卓,早在黄巾之乱的时候,便已经在暗中悄悄积蓄实力。

    煌煌西凉军,面对那些黄巾兵,若不是董卓刻意保留实力,又怎么可能战绩如此难看?

    要知道,在抵御羌族和氐族的大小战役里,西凉军都是作为中流砥柱的存在。

    在董卓的训练下,西凉铁骑更是早已成为这个时代最精锐的兵种之一。

    是的,以董卓和李儒那敏锐的政治嗅觉,又怎么可能感受不到近期来自朝堂上的风起云涌呢?

    别的不说,就单论大将军何进和十常侍之间的矛盾。

    虽说董卓平常和这两者之间都有不浅的联系。

    但近期,他和何进的关系很明显要比和十常侍好的多。

    甚至于,何进主动派人给他送礼,极尽安抚。

    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因为大将军何进,最近似乎在绞尽脑汁,非要铲除十常侍不可。

    十常侍能存留至今,最大的倚仗正是汉灵帝刘宏。

    刘宏的身体越发不行,在刘宏凉了之后,继位的人必然是何进的亲侄儿刘辫。

    到时候,朝堂上下岂能还有他十常侍的容身之处?

    别说再和何进争夺权力了,就连存活下来的机会都十分渺茫。

    何进曾多次召开宴会时提及,说要把十常侍抓住全部杀掉。

    何屠夫这人,脑袋不大够用,向来说啥便是啥,犟的一批。

    这话都放出来了,一旦寻得机会,何进又怎么可能放过十常侍?

    因此,二者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无法化解的地步。

    刘宏驾崩之时,恐怕就是矛盾彻底爆发的那天!

    而董卓呢,又在其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董卓在何进眼里,是他除了京中禁军以外,最大的倚仗。

    而且是没有之一的那种。

    虽说论战功,董卓远远不及皇甫嵩。

    但皇甫嵩这老头太倔,向来瞧不起何进,所以咱何大将军显然不可能指望着他。

    与皇甫嵩比起来,何进的军事能力,简直等于学龄前儿童水平。

    因此,董卓的支持就成了何进必不可少的一张王牌。

    况且,近期十常侍和丁原、刘焉等人之间的联络也是密切了许多。

    何进和十常侍都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而不惜拉拢外地刺史、州牧。

    在这种情况下,董卓知晓自己的机会可能很快就要到了。

    因此,楚逸刚才算李儒前途的那卦,在董卓看来,真的很有可能会实现!

    可是好日子总不能短短三年时间就没了吧?

    一想到这个,董卓和李儒二人就感到无比郁闷。

    这种感觉就像是:

    你知道今晚会中一千万彩票,但十天后你就会败光这一千万,再度一朝回到解放前。

    想到这里,李儒不再犹豫,赶紧向楚逸请教道:

    “先生,不知如何能在三年后,让我的前途依旧光明?”

    董卓也赶紧将目光看向这边。

    西凉军荣辱一体,让李儒的前途依旧光明,就代表让西凉军依旧如日中天。

    也代表着,他老董的野心能够得到延续!

    “客官,这个问题自然有破解之法。”

    “但是同样,需要额外缴纳银子。”

    “而且费用不低,需要三千两银子。”

    楚逸依旧还是那副人畜无害的声音。

    但此时李儒和董卓一心只想知道破解之法,哪里还顾得上银钱的那点事儿?

    别说三千两银子了,就算是三万两银子,估摸着董卓现在也是眉头都不带皱一下的。

    毕竟,这事儿往小了说是关乎李儒的官运前途,往大了说就是关乎整个西凉军生死存亡的大事儿!

    马虎不得!

    二话不说,李儒和董卓相视一眼,飞快地又写下了一份欠条。

    “好,既然客官如此有心,我便将这破解之法告知与你。”

    楚逸微微笑了笑。

    西凉军的腐化,除了董卓自身原因以外。

    最大的毛病,是在于他们的名声极其不好!

    为啥极其不好呢?

    大家试想一下,西凉军平常都是在边疆苦寒之地待惯了。

    董卓带着他们进入京城,一下子从乡下土包子变成了朝政掌控者。

    这种天翻地覆的身份转变,让一众西凉军将士瞬间沦陷其中。

    这些人都是董卓的老部下,老董对属下又是出了名的好。

    现在自己过上好日子了,肯定也要带着兄弟们一起享福。

    因此,当西凉军烧杀抢掠、胡作非为的时候,董卓不会去过多阻止,甚至默认了这种行为。

    西凉军就这样,慢慢地、一步步地从边疆雄师变成了街头地痞流氓。

    这名声,能好得起来吗?

    因此,西凉军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差。

    当然,这还只是一小部分原因罢了。

    真正使西凉军名声彻底臭大街的,应当是李儒干的两件“超级大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