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酸枣会盟

    “文节公、元伟公,请。”

    见面客套一番后,出来迎接的曹操向韩馥、桥瑁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后三位诸侯手牵着手,一边谈笑风生、一边向着远处的军营走去。

    而在三位诸侯身后,三路诸侯麾下文武官员自然而然地合流到了一起。

    潘凤手持钺矛,撇眼打量起跟随曹操而来的几名武将,然后主动挑起话题道:

    “在下潘凤,不知几位将军名讳?”

    “哦?阁下就是那力能扛鼎的潘无双?!”

    听到潘凤的自我介绍,那几名曹操麾下的武将顿时眼前一亮,然后拱手抱拳,一脸兴奋地说道:

    “久闻冀州上将潘凤力大无穷,有万夫不当之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潘将军幸会,在下乃曹仁字子孝,添为奋武将军帐下别部司马。此乃乐进字文谦,为奋武将军帐下军假司马。”

    (PS:《后汉书·百官一》:其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军假司马就是军司马的副职)

    潘凤抱拳回礼,眼里露出惊讶的目光。

    好家伙,刚到酸枣,就遇到天人将军和五子良将了?

    曹仁,字子孝,曹操从弟,陈穆侯曹炽之子,从曹操征战四方,破袁术、攻陶谦、擒吕布、败刘备,参加官渡之战,屡立战功。赤壁之战后,奉命守南郡,曾以数十骑冲杀东吴军阵以解救部将牛金,被时人称赞为“天人将军”。

    乐进,字文谦,东郡卫国县人,其人容貌短小,有胆烈,临阵常为先登陷阵,以骁勇显名,在后世被列入五子良将之一。

    当然,未来的天人将军和五子良将,现在还名声不显、尚未崭露头角,没有后世史书和演义里那么牛逼,甚至两人还反过来用崇拜的目光望着潘凤,后者那“冀州上将”的名头和“力扛千斤鼎”的故事,更让两人艳羡和敬重。

    偏偏潘凤在于两人和其他人交谈时毫不倨傲,对于他们这些籍籍无名之辈也不矜不伐、谦逊有礼,令人如沐春风。众人交流起行伍经验时,面对他人的求教,潘凤有问必答,讲解起来说的头头是道,令初出茅庐的曹仁、乐进等人大有启发。

    等到曹操迎韩馥和桥瑁入军营后,众人随即分开,曹仁、乐进等人也纷纷退下,与军营中的夏侯惇、夏侯渊会合。

    夏侯惇瞧着曹仁、乐进恋恋不舍的表情,又看着跟随韩馥的潘凤,不由问道:

    “此乃何人?”

    “冀州上将潘凤是也。”

    “哦?莫不是那力能扛鼎的潘无双?”

    “正是。”

    曹仁向夏侯惇感叹道:

    “与潘无双相交,如饮美酒,不觉令人陶醉呀~~”

    一旁的乐进也感叹道:

    “从前听闻潘将军大名,不觉其异,甚至还揣测其是否徒有虚名。今日一见,却知我乐进坐井观天、孤陋寡闻了。”

    “也难怪潘将军能以河南北部都尉,得韩冀州看重,拜为冀州上将,信赖有加,却是此人真乃当世英雄,韩冀州慧眼识人啊~~”

    夏侯惇、夏侯渊听了曹仁、乐进的话,不由大为惊奇,同时惋惜自己没有一同前往迎接韩馥,错过了和潘凤结识的机会。

    “唉~~真乃一大憾事啊~~”

    “呵呵~~元让(夏侯惇表字)、妙才(夏侯渊表字)何必长吁短叹?今冀州军前来酸枣会盟,我等大可前往冀州军营拜访,何必担忧没有结交潘无双的机会?”

    “这倒也是...”

    而在另一边,潘凤与曹仁、乐进等人分开之后,眼里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目光。

    ‘这次结识了曹仁、乐进,等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去曹操军营拜访然后刷声望了。还有桥瑁这边,也可以通过桥徽去拜访东郡军营。’

    嗯,他潘凤结交桥徽,纯粹是为了有机会去东郡军刷声望,绝对没有垂涎大乔小乔的心思(确信脸.jpg)。

    “无双,在想什么呢?”

    “嗯?没什么。使君,你看那边?”

    “嗯?”

    韩馥回头望去,便见一身长八尺、相貌英俊、气质威严的中年男子,正在一大帮人的簇拥下,朝着他迎了过来,脸上还露出欣喜的笑容。

    “啊呀呀~~不成想文节公响应讨董檄文后,率军来的如此急促。文节公一片赤胆忠心,真乃国家栋梁也。绍有失远迎,还望文节公切莫怪罪呀~~”

    闻言,韩馥顿时面露复杂的表情,最后还是身旁的沮授拉了拉他的衣袖,这才回过神来,深呼吸一口气,随后朝来人郑重一拜:

    “袁氏门生韩馥,拜见本初公。”

    ……

    冀州军和东郡军抵达酸枣的当晚,作为讨董发起人的袁绍、曹操,和作为地主的陈留太守张邈,为两路诸侯军举行了盛大的招待宴会。

    宴会上,众人频频向韩馥举杯敬酒,称颂韩馥急公好义、兴兵为国。韩馥则一边回敬一边再次声明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与董卓势不两立、坚定武装保卫汉室的决心。

    宴会上于是宾主尽欢,好一片万众一心、精诚团结、众志成城的和谐氛围。

    然后,等到宴会结束,众人各自回营后,原本‘醉酒’的袁绍立即便清醒了过来。只见他喝了一碗醒酒汤,然后脸色阴沉地对着亲兵吩咐道:

    “去将荀友若、许子远、逢元图三位先生起来,就说我有要事相商。”

    “诺!”

    亲兵恭敬地退出营帐,不一会儿,就见三名文士走入帐中。还不等他们行礼,就见袁绍摆了摆手,然后面色忧愁地说道:

    “子远、友若、元图,形势不如预想啊,那韩文节来的如此急忙,世人皆叹其忠良。如此下去,我该如何图谋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