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三章 大明的高质量人才们!【3/7】

    魏贤道:“应当是回去歇息了。”

    “嗯,那就好,现在天冷,切记不可让灵猫受了风寒。”

    朱晟楷微微颔首,然而没走几步,刚刚走过一个街口,就碰到了灵猫。

    灵猫身上裹着朱晟楷的大氅,站在寒风中等着朱晟楷,此刻见了他,一双眼眸满是灵动。

    年轻的皇帝走过去,轻轻的拥住她,口中有些责怪:“瞧你,都说了让你回去歇息,怎么还在这?”

    “冷吗?”

    灵猫小脑袋埋在朱晟楷的怀中,挺俏的小鼻子略有些红,她摇了摇头:“不冷,你的衣服很暖和。”

    “走吧,回寝宫。”

    “下次别干这种傻事了。”

    “什么傻事?”

    “这么冷的天,就站在风里,也不知道回去歇息。”

    “我不觉得傻,等你再怎么都值得。”

    年轻的皇帝拥着他的美丽的妃子,周围的兵士自觉的簇拥上来,用身体抵挡着周围的寒风。

    魏贤站在原地,他只觉得有些感动:“万岁爷和嫔妃娘娘,当真恩爱呀。”

    说着,他突然发觉自己提着朱晟楷的膳食,连忙又跑了过去,可别凉了。

    ..................

    坤凡纳明和青霉素的研制成功了。

    现在朱晟楷该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的扩大产量。

    以及,北美洲大明医药公司的建立。

    正好,这个时候新入大明的一万子民的统计也结束了。

    魏贤手里拿着一份名册,向朱晟楷汇报着:“万岁爷,经过这几天的统计。”

    “新入的这一万名大明百姓,基本上人人识字!”

    “而且还有不少人,都精通《算术十经》《九章算术》等数学,还有一批人精通《天工开物》此等书籍。”

    “另外有不少匠人,懂得制作火药,火枪,懂得炼钢炼铁之术。”

    “这一部分人才,占据了新入新都的一万百姓的三成。”

    “另外还有大约上百名,懂得各种医术,草药学知识的郎中,医生。”

    朱晟楷闻言,心中涌现出了兴奋。

    他没想到,这一批系统出来的人口,竟然有着如此高的质量!

    人人识字不提,甚至还有大批数学,工匠,医学上的人才!

    朱晟楷心中无比兴奋,虽然在如今的十八世纪,数学上,这批大明百姓可能会有所落后。

    毕竟这个时代微积分已经出来了,但他们也可以学习。

    数学上可能是有所落后,但是,医学上,这一批大明百姓之中,懂得中医的可并不落后!

    甚至于,他们对于医术的理解,很可能还要超越这个时代的大部分医生!

    中医,乃是神州大地数千年来的文化结晶。

    中医最重要的,乃是其与西医完全不同的理论!

    这是至关重要,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也有大批中药制成的药物,远比西医有用的。

    甚至还有不少连现代医学都感觉到棘手的病,被中医轻松治愈的。

    现代人享受到的医学便利,有很多人称之为西医,其实是不对的,传统的西医在中世纪懂得一些草药学,但是绝大部分只会放血进行治疗。

    这才是传统西医。

    而后世的现代人享受的药物等医疗手段,是现代化学方面提升所带来的必然产物,和传统西医,没有关系。

    一直让后世的朱晟楷感到不幸的是,后世的神州中医,虽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

    但是,其中绝大部分却是被米联邦,东瀛,棒子偷走,进行申遗的!

    其中光是东瀛,就偷走了华夏超过两百余份中医药房,拿到世界上去进行申遗!

    后世地球的世界草药市场,华夏只在其中占了不到百分之十!

    另外百分之九十,都被米联邦,东瀛,棒子等国占据!

    可以说,是华夏之不幸。

    在1712年,这个时代,朱晟楷还有机会,有能力去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

    而且,这个时代的中医也只是缺少了一些现代化学知识而已,一旦朱晟楷将其补充完毕。

    那中医,将会爆发巨大无比的力量!

    席卷全世界的市场是轻而易举!

    目前的整个大明新都,人口达到了一万四千。

    新一轮的建设开始了。

    朱晟楷派人前往旧金山,购买这个时代的一些数学,物理,化学知识的学习。

    大约三成的人口懂得华夏传统数学,工匠,中医等知识。

    对于这一部分人,朱晟楷自然是要利用到极致。

    这一次,朱晟楷计划建立多个化学实验室,多个钢铁厂。

    以及数学研究学堂。

    首先将大明的各种方面科技的基础,全都建立起来。

    然后打造,建立起来一条大明的科学体系。

    这个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1712年十二月。

    现在的新都也不再是一开始朱晟楷到来的时候,只有原始的帐篷的新都了。

    处处都充满了新建设的房屋,建筑。

    神州数千年来一直延续下去的传统木质结构建筑,在新都得以应用。

    这个时候,朱晟楷觉得,新都的建设也可以开始引用其他的建筑材料了。

    将水泥,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和华夏神州传统的建筑结构进行结合。

    在对新都进行新一轮的建设改造。

    这个时候,魏贤向朱晟楷踢出了一份建筑的方案。

    “万岁爷,现在新都已经初具规模了,皇宫的建设,是否也该提上日程了?”

    魏贤一边观察着朱晟楷的脸色,一边说道。

    “皇宫?”

    “是呀,万岁爷,您乃是咱们大明的皇帝,这咱们华夏神州数千年来,哪有没有自己皇宫的君王呢?”

    魏贤对着朱晟楷劝说道。

    现在朱晟楷住的,在外人看来,也只不过是大一些的木质结构的房屋罢了。

    “现在不是时候。”

    朱晟楷摇了摇头,道:“等到以后,大明更大一些了,再提此事。”

    算是将此事回绝了。

    朱晟楷并不是不想建造皇宫。

    但是此时的大明正在进行上升发展,人口就这么多,又怎么有其余的经历,给朱晟楷建造一个皇宫呢?

    而且,就算建了,皇宫规模也必然不大。

    朱晟楷觉得,要么不建,要么一建,那必须就得是恢弘无比的。

    而现在,不是时候。

    “前一段时间抽奖出来的造船厂好像还没有进行使用。”

    朱晟楷思索着,他点开了系统的地图,他得选一个好的地方进行具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