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7 收复队伍,发号施令的只能是我

    当天,朱樉就接收到了200车军粮,300名民夫,50名士兵。

    运送军粮的粮车都是两轮的牛车,全靠人力推拉。

    而这些民夫也只有一半的强壮,剩下的都是些老弱之人。

    50名士兵,估计也是主战部队淘汰掉的,站在一起松松垮垮,随身携带的兵器都锈迹斑斑,自带破伤风效果。

    朱樉亲自试了一下粮车的重量,自己拉着也挺吃力。

    更别说这些人了。

    这要赶上恶劣天气,或者是不好的路况,速度估计会慢的可怜。

    朱樉骂骂咧咧,也不知道是徐达故意难为自己,还是现在整个大明就这个条件。

    他把从王府带来的马匹全部套在这些牛车上。

    把忠字营的人打散,跟这些民夫搭配,然后让这50名士兵也加入到推车的退伍中,速度才能稍微的提起一点来。

    他自己也没法坐在舒服的马车中,而是跟在队伍中走着。

    面对朱元璋、徐达这些人,他可以耍赖撒泼,胡作非为。

    但是面对这些底层的人,他还是没法拉下脸来,任意妄为。

    行出二里地来,50名士兵开始起哄。

    他们推举出一个小旗来找到朱樉理论。

    “朱总旗,我们是有名册的卫所兵卒,负责护卫粮草安全,不是推车的民夫。”

    朱樉心里正不爽呢,听到这话,斜眼看着对方:“就你,还护卫粮草安全?看看你们的样子,是打仗的样子么?”

    “可整个运粮队,只有我们这五十士卒,你让我们推车,要是我们力竭,敌人来袭,可如何抵挡?”

    “你们只管推车就行,敌人来了,不用你们抵挡。”

    “这可是关系这所有人的性命,不是你一句不用我们抵挡就能就能应对的。难道敌人会听你的话不成?”

    后面的士兵们都纷纷附和起来。

    大部分人也离开粮车,不再帮忙推。

    朱樉笑了起来,“还真他娘的给你脸了,一个小小的小旗,还敢跟我啰嗦。你信不信,我随手指一个人,你都打不过。”

    “你想保护我们是对的,但是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实力。”

    朱樉随手一指,从忠字营中走出来一个人,看上去普普通通。

    “你们两个比划比划,要是你输了怎么样?”

    这名小旗面带戾色,“我输了,自然是带着兄弟们重新推车,而且以后绝无二言。”

    “好!不拖泥带水,也算是条汉子。”

    半刻钟后,这名小旗被揍的鼻青脸肿,心服口服。

    “标下服了,标下服了,愿意带着兄弟们一同推车。”

    “我也不是苛责之人,再往前五里,我们便休息,明日再赶路。但你们要记住,这支队伍里只有一个声音,发号施令的人就是我!”

    “是,总旗!”

    “启程!”

    朱樉知道现在的行军速度,每天能走三十公里算是不错的了。

    自己的运粮队伍,每天行走二十五公里就可以了。

    在这件事上,他可不想争第一。

    马和凑上前来问道:“殿下,您晚上想吃什么?”

    “那我带着的腊肉煮上一些,晚上都分着吃了。”

    “那可是给您带的,要是吃完了,以后可就找不到!”

    “算了,给他们补充补充体力吧,反正牛羊肉,塞外多得很。”

    “是!”

    “老爷,要不您上车坐坐,您又没出过远门,别把脚累坏了。”

    “马和,我有那么娇气么,再说了,我怎么没出过远门,你不记咱们回凤阳的时候,还去过武当山。”

    “老爷,那次咱们可是骑的马。”

    朱樉踢了马和一脚,又说道。

    “这一路上也不知道有没有强盗流寇之类的来打咱们主意。”

    “别忘记在外围安排点岗哨。”

    “等出了南直隶,再过去湖广省,那些地方的人都是苦哈哈,即便是有大军的粮草,也会有人动心思。”

    “是!”

    皇宫内。

    朱元璋和朱标处理完一天的政事,来到坤宁宫。

    但是进门后,才发现餐桌上没有饭菜。

    “妹子,今天是咋了?怎么没做饭?”

    “做饭,做饭,我天天辛辛苦苦伺候着你,你倒好,把儿子一个个地往战场上送。”

    “那战场上是闹着玩的么?就算是徐达再用兵如神,他还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安全?”

    “妹子,你听咱说,孩子们都大了,该让他们历练历练了,当年咱跟他们这么大的时候,也不是投身义军了!”

    朱元璋一提到义军,马皇后直接抹眼泪了。

    “义军,义军,一场一场的仗打下来,到最后活着的十不存一,你怎么就不盼着儿子们好呢!”

    朱元璋看到朱标站在一边,丝毫没有帮腔的意思,直接踢了他一脚。

    “以后的江山是要传给标儿的,他的弟弟们要都是一块块扶不起的烂泥,那怎么替他守护这份基业。”

    “我听说了,老四我倒不是太担心,毕竟是给天德当亲兵。但是老二干的却是押运粮草的任务,这山高路远的,这要吃多少苦。”

    “又是樉儿,这孩子都让你惯坏了。前段日子,咱不就是把宫门关上来,没让他进宫,你就骂咱心狠。”

    “现在押运粮草,咱就觉得很好。他虽然不在军中,但还是在大明境内。这一路走下来,能看不少的风土人情。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这对他将来治理自己的封地是有益处的。”

    “唉,自从他搬到宫外,我就没见过他。现在他又去了塞外,不知道下次见面要等到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