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3 敌情,准备迎战!

    “不管他是什么身份,但是在没有把握保护公主殿下安全离开的情况下,我们是不会范险的。”

    “而且此人所言,并不像是假话,只要我们老老实实,他没有要害我们的心思。”

    “张知院,我可不是什么柔弱的汉家女子。再说了,他要真是把我们虏到大明,我们这辈子可能就真的回不到草原了。”

    张玉和盛庸听到这里,都低下头去,想着自己的心事。

    他们两人都是汉人,只是在元朝为官。

    当大都刚被明军攻破的时候,他们两人也被裹挟这一块逃离大都。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回到中原,但父母妻儿都在北元,也是身不由己。

    如果自己因为被俘获而回到中原,不知道算是幸与不幸!

    现在大明军力鼎盛,而大元部队则是节节败退,能扛起抵抗大旗的也只有齐王扩廓帖木儿。

    但扩廓年事已高,而大明刚刚建朝,正值鼎盛。

    接下来的战局不难判断,一旦扩廓兵败,那么大元将会彻底分崩离析。

    再也回不到以前。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自己帮着公主逃出去,也算是全了一番君臣的情谊。

    从此之后,安安稳稳地找个地方隐居。

    海别不知道自己一句话,戳中了两人的心思,还以为他们在思考什么对策。

    望着茫茫的夜色,也陷入了沉思。

    营地上没有生火,因为火光在草原上非常显眼。

    甚至连做饭都是在天黑之前做的。

    草原上的温差很大,即便是暑夏还没过去,这里夜间的温度已经接近零度。

    朱樉嫌弃地脱下自己华丽的镂空铠甲,换上一身结实耐用的布甲。

    躺在草原上,繁星低垂,银河灿烂。

    这里确实有中原见不到的美景。

    人有生老病死,王朝也有衰落更迭。

    都抵不过这风云流转,日月变幻。

    一切都是那么渺小。

    微不足道。

    朱樉犹如进入了贤者时间。

    下半夜,他被极远处的一阵马蹄声惊醒。

    是自己安排的哨兵正在急速朝着这边冲来。

    “报告总旗,前方打起来了,两支千人队伍正在交战,其中一方正是我们见过的北伐先锋军”

    “鹰扬卫?”

    “是,李将军跟元人的先锋军发生了遭遇战,从战况上来看,李将军不敌!正在朝西方撤离。”

    “距离这里多远?”

    “十五里!赶过来要一盏茶的时间。”

    朱樉略一思索,迅速做了决定。

    李景隆再不堪,在大本堂的时候,也是自己的忠实跟班。

    两军交战,生死攸关。

    现在不是藏着掖着的时候,这一战必须要尽自己所能了。

    “释放联络信号,将鹰扬卫引过来。”

    “是!”

    这名忠字营的护卫迅速远去。

    朱樉回头吩咐道:“把人都喊起来,准备战斗了。”

    马和行了一个军礼,“是!”

    哨声响起,火把也亮了起来。

    整个营地也如同沸腾了。

    所有人都本能地进入防御姿态。

    片刻之后。

    远处,一道哨声响起,一个鞭炮在空中炸响。

    每过多久,便响起了马蹄声。

    所有人都紧张地望向远处。

    只有海别、张玉、盛庸脸上露出了期待之色。

    “去,给他们三人锁上脚镣。”

    他可不希望自己在应敌的时候,内部发生什么意外!

    所有的粮车围城了一个圈。

    忠字营的人这是均匀地分布在周围。

    王顺指挥着一些人在阵地前方挖坑。

    这是最简单有效防止骑兵冲锋的办法。

    这些不起眼的小坑有些时候就能别断战马的前蹄。

    骑兵的速度很快,众人的眼中就看到了一支队伍在前方逃,另外一支在后方追的场景。

    双方相隔不到一里地。

    有些元人在马上弯弓搭箭,将落后的士兵射翻在地。

    鹰扬卫早已不复前几天那样的趾高气昂,一个个跑的垂头丧气的。

    这陡然出现一队明军,让他们激动莫名。

    哪怕就是一支运粮队,也如同救命稻草。

    此刻忠字营的哨兵引导着他们分成两路,从营地两侧传过去。

    马和大声喊道:“所有人,火铳准备,上铅弹。”

    此时的忠字营每个人手里都多了一根铁管。

    这种细长的铁管就是朱樉研发的火铳。

    虽然简陋,但是射击距离在100米左右,准确度极高。

    他手里的那支短铳,射击距离才仅有50米。

    马和看到众人将火铳上好弹之后,又大喊道。

    “检查弩箭!做好随时击发的准备。”

    诸葛连弩的有效射击距离在50米。

    放完火铳之后,根本没有时间来重新装弹。

    那诸葛连弩的威力便发挥出来了。

    箭匣子中的50支弩箭,能在极短的时间射出去。

    这才是朱樉最大的依仗。

    也将会是元人的噩梦。

    王顺带着士卒和其他民夫这是躲在最中间。

    望着这些奔袭而来的战马,有些瑟瑟发抖。

    这种场景他们都是第一次遇到。

    但看着前方这上百名民夫,有条不紊地操作这火铳和弩箭。

    他们的心也慢慢安定了下来。

    没想到这支队伍中,总旗还藏着这么多后手。

    但他们是什么人?总旗又是什么人?

    这些问题在脑中一闪而过。

    他们已经没有时间思考了。

    元军的骑兵已经冲过来了。

    而此时,张玉和盛庸看着这有条不紊的100民夫。

    装好弹的火铳。

    上好弦的弩箭。

    他们心中有些发寒。

    有这些武器,元人要是攻下这里,肯定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但,有一点毫无例外。

    元人部队肯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这里是草原,而且他们是最强的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