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2 朱元璋:真当咱的刀不利否?

    “蓝玉我已经派人护送回京了,他是皇亲国戚,我处理有些不太合适。”

    “至于那个符离公主,还是由你先照顾着。估计回去之后也要住到秦王府里,她姑姑毕竟是你的王妃。”

    朱樉点点头。

    这些他原本就能猜到,也不例外。

    接下来几天,战场进入了平静期。

    双方都在进行调兵遣将。

    王保保调遣辽东的开元王加入战场,徐达也给辽东卫都司下达命令,让他们出兵骚扰纳哈出,拖延他们支援的时间。

    这期间,徐达也把上一次大战的有功将士名单传给南京,进行奖赏表彰。

    应天府皇宫。

    奉天殿内。

    朱元璋眯着眼睛躺在躺椅上。

    朱标在一边汇报着。

    “父皇,要说这一次功劳最大的,还是我大表哥的孩子,九江。”

    “他带着鹰扬卫,在大战之前就斩杀了王保保的先锋部队一千人。”

    “这么大的一次功劳,按照军部的制度,已经够到封爵的条件了。虽说将来九江是要继承曹国公的称号,但是能凭借着战功,达到封爵的条件,这在小一辈中还是第一人。”

    朱元璋眼睛睁开一条缝,说道:“什么?鹰扬卫斩杀了元军1000先锋?”

    “这事不可能!标儿,你应该也知道鹰扬卫的战斗力,他们已经有几年没打过仗了,而且补充的兵员都是当初跟随咱一起打天下的老兵们的孩子。”

    “这次让他们跟着出去,就是为了练兵。”

    “王保保的先锋可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常年在战场第一线,就算是最强悍的边军都不一定能打过。”

    “这事肯定有问题,你让徐天德查,这事肯定没有那么简单。这大明才太平多少年,现在连军功都要隐瞒了么!”

    “儿臣遵旨!”

    “不过徐叔叔在折子中提到,当初九江立功的时候,二弟跟他在一起,他也能证明。”

    “樉儿?”

    朱元璋霍然坐起来。

    “他不是跟在大军后面,负责运送粮草么?怎么会跑到两军对阵之地?”

    朱标看到朱元璋紧张的神态,笑道:“父皇,当初大将军为了隐藏大军行迹,就跟二弟走散了,他押送着粮草直接进入了草原。碰到了九江的队伍!”

    “小兔崽子,既然他能给九江佐证,那就按照军部规定,来奖赏鹰扬卫。”

    “是!”

    “父皇,这次表彰折子上也有四弟的名字。”

    “他在给天德当亲兵,有个屁的功劳,不会是徐天德想拍老子马屁,就给老子儿子随意按功劳。”

    “折子上说,老四斩首三人。”

    “什么?”

    “徐天德这个王八蛋,还真让老子儿子去冲锋陷阵了,咱看他就是不想把闺女嫁给老二,就变着法子折腾老子的儿子。”

    朱元璋拿起折子来看了看,然后愤然扔到桌子上。

    “去通知大宗正院,凡就藩亲王再加一个护卫,即均设三护卫,永为定制。”

    “儿臣遵旨!”

    “标儿啊,将来你做了咱这个位置,这大好河山还是让你的弟弟们为你守护比较稳妥。”

    “这样三卫人马,他们要是愿意带兵,喜欢带兵的,最起码也有五六万人。”

    “到时候你的弟弟们,一人守卫一处,看看还有什么人敢造反!”

    “至于北元这个祸害,咱也会在有生之年,给你解决了!”

    “父皇,户部统计,今年的收成还是没有任何起色。咱们大明朝的粮仓国库,也不能支撑长时间用兵。”

    朱标忧心地说道。

    “涂节办的那件事有起色了么?”

    “还在办,只是涉案人员都是淮西权贵,他调查起来困难重重。”

    “标儿啊,这才过上了几年好日子,他们又开始走老路。”

    “当年你爷爷奶奶被饿死,咱才起兵造反的。他们一帮子人,朕明明都已经有了丰厚的赏赐,良田百倾,千倾。”

    “却还眼巴巴盯着农民那一点点田地,侵夺田亩,占据民田,他们这是要逼得人家造反啊!”

    朱元璋越说越气,将水杯重重地仍在地上。

    “父皇息怒,儿臣这就亲自督促涂节办理此事。”

    “标儿,别手软,该办的办,该杀的杀!朕就不信他们为了一点点利益,命都不要了。久不杀人,朕的刀难道利了么?”

    “儿臣遵旨!”

    此刻的坤宁宫也热闹的很。

    马皇后将自己的儿媳妇都聚集了起来。

    常妃、吕妃、徐妙云、观音奴一众人围坐在一起。

    “妙云、敏敏,你们刚刚大婚,樉儿就随军出征,真是苦了你们两个了。”

    徐妙云拱手道:“先有国后有家,殿下是为国事分忧,儿媳不觉得委屈。”

    “天德教的好啊,咱们老朱家真是占了大便宜了。”

    马皇后对着旁边的常妃和吕非说道。

    吕妃也笑道:“以前就听说别人说魏国公府出了个女诸生,弟妹要是能参加大举,肯定榜上有名。”

    “嫂嫂客气了!嫂嫂也是书香世家出身,才情还在妙云之上。”

    马皇后又朝着观音奴问道:“月悯在秦王府过的可习惯?”

    “禀皇后娘娘,臣妾习惯!”

    “都是一家人,你也不用客气,这要是在乡下,你要叫我一声婆婆,我要叫你儿媳的。”

    “既然你嫁到我们朱家,就在这里好好生活,以后要是有什么心里话了,就到宫里来跟我说说!”

    “儿媳遵命!”

    “哎,你们说樉儿也是,好好的非要把秦王府建在应天城边,咱们要见一面,还要坐上一个时辰的马车。”

    “你们刚搬进去不就,需要什么,一会给我个名单,我让人给你们送过去。”

    “皇后,秦王府什么也不缺,我跟月悯这段时间生活的很好。”

    “而且过得也很充实,王府周边有一些田地,管理一些农桑上面的事情,也很有趣。”

    马皇后听到这话,瞬间就感兴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