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车马辚辚。

    首尾不相见的车队,缓缓驶入泾水旁边,停了下来。

    蒙古人有序地忙碌着。

    每隔一段距离就立起一顶帐篷。

    这段日子,他们一直在重复干这些事情,早就熟络无比。

    这里距离西安府还有两百余里。

    整个西北道人员稀少,这里更是见不到一个人。

    土地大片大片地荒着,茅草比腿还高。

    “殿下,您调遣的兵器已经到了西安府,是否让人运过来。”

    “运过来吧,1000支诸葛连弩,怒卫和女营各500吧!”

    “还有,镔铁长刀装备怒卫!”

    “是!”

    “我要的管理方面的人才,也到了?”

    “殿下,从西安府调入一个掌柜的过来管理,您看可行?”

    “行吧,反正还有怒营呢,不听话就武力镇压。

    让他来到后,跟李远商议着管理就行。”

    “是!”

    “殿下,这里还有几份重要的消息。魏国公在北面已经取得大捷,扩廓撤军,征北大军不日就会班师回朝!”

    “燕王殿下跟李景隆将军,在经过中都洛阳的时候,陷入了涂节正在查办的淮西公侯贪墨田地一案。其中有个叫铁铉的国子监民生,为民请命,找上了燕王殿下!”

    “铁铉?济南府的铁铉?”

    朱樉好奇地问道。

    “殿下知道铁铉?可是奴婢的情报中,铁铉可是河南邓州府人士,而且是色目人后裔。”

    “哦,是我想错了。”

    朱樉只记得,历史中铁铉就任山东布政使,曾经在济南府大败朱棣。

    后被朱棣施以磔刑。

    铁铉跟盛庸、平安一样,都是在建文时代,为数不多的能臣。

    只是没想到现在铁铉和朱棣为了一个案子,竟走到一起去了。

    铁铉这种人算是士大夫的代表,捍卫的事礼教大统。

    就算是他跟四弟的私谊再好,将来靖难的时候,也不会投降他。

    马和继续说道:“陛下已经打算重设检校,从宫廷仪仗、力士、侍卫和外部的亲军中挑选人手,重组队伍。”

    “听说陛下还为这个新的机构起了一个新名字,叫锦衣亲军都指挥使司。

    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典诏狱!”

    “锦衣卫!”

    朱樉听到这个名字,霍然转身!

    历史还是改变了!

    原来锦衣卫可是洪武十五年才设立的。

    但是现在明显还不到时间啊!

    难道是后世的史书记载出现了问题?

    “殿下,怎么了?这个锦衣卫有什么特殊的么?”

    “马和,你是如何看的?”

    “殿下,奴婢不敢置喙。”

    “这里就是咱两个人,我早已将你视为兄弟,你但说无妨。”

    马和就是听不得朱樉说这种话。

    一说,他的眼泪瞬间就迸发出来。

    “奴婢残破之身,承蒙殿下器重,奴婢是无以为报啊!”

    “好了,好了!你又来了。”

    朱樉只好让马和哭了一会,稳定了一下情绪。

    “殿下,奴婢觉得陛下设立锦衣卫是好的,这样能更加容易管理百官,监听天下。

    但是锦衣卫的权利如果过大,则会影响各衙门的正常运转,就相当于是陛下以强力手段直接干预,而各衙门还无从对抗。”

    “锦衣卫用好了是利器,用不好却是能伤到自己。”

    朱樉听得暗暗点头,这些年,马和的眼光也历练的挺厉害。

    这般见识,恐怕在大明朝也能做个有品级的官了。

    “这也是老朱犹豫的原因,当初他撤检校的时候,恐怕就是自己有所顾忌了。”

    “不过老朱毕竟是老朱,锦衣卫在他的手里,也就是老老实实当把刀,伤不了他!”

    朱樉笑着摇摇头,然后接着又正色道。

    “从今天起,所有的生意由明转暗。还有咱们在各地收养的那些孩童也都化整为零吧,让他们分散开。

    还有各营的人手,也都进入潜藏状态。没有召唤,就隐藏一辈子吧!”

    马和听到这话有些吃惊,忙说道。

    “殿下,这可是您毕生的心血啊!”

    “不打紧,让他们潜伏,又不是舍弃他们。”

    “生意我们照做,就是没事尽量少练习,甚至不联系。”

    朱樉想了想,又说道:“如果他们有机会加入锦衣卫,那也别拒绝!”

    “是!”

    “这件事你亲自盯着处理,办好了,回来向我汇报!”

    “是!”

    “殿下,我不在的这段日子,您可要照顾好自己。您要是瘦了,奴婢会心疼的。”

    朱樉鸡皮疙瘩都起了一身。

    “滚蛋!”

    “要是再说这样的话,老子踹死你。”

    他一脚将马和踹飞出去。

    马和顺势打了两个滚,然后爬起来,伏身一拜,就驾马远去。

    朱樉站在一个高处,望着弯弯曲曲的泾水。

    心中却在盘算着,自己这些年来发展的人手。

    他以生意为纽带,贯穿了整个大明朝。

    基本上稍微有一点规模的县,都有他的人。

    州府更不用说了,他的生意都不止一处。

    而且不仅仅是大明朝。

    就算是大明周边的一些小国,也有他的人。

    而且在这些国家中,做生意也不用藏着掖着,直接跟当权者处好关系,别人自然会为你保驾护航。

    要不是因为建船坞的目标太大。

    朱樉甚至还想再沿海地区建立船坞,将来做全球贸易。

    现在大明境内的生意开始由明转暗,并不是不做了。

    而是各方的联系要更加隐蔽。

    老朱现在设立锦衣卫,他们肯定会从各行各业的人员中发展锦衣卫的人员。

    要是有一天老朱发现他设置的锦衣卫中,有很多自己的人。

    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

    马上要上架了,求各位大大支持点数据!

    上架之后,我会每天保证五更一万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