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章 激战高桥(六)

    “哮天,众位将士,停止追击,整顿军伍。”见哮天和手下明军骑兵还要追击,陈晟忙举手阻止。

    “现在,我们还不是以杀伤鞑子为目的,而是要把散落在各地的明军残部集合起来,形成一个拳头,打破鞑子的包围,帮助更多的同胞突围出去。现在我命令,打扫战场,就地补给。”

    得到命令,这些明军骑兵纷纷策马,向那些已死或未死的蒙古兵跑去,搜刮他们身上的兵器、甲胄,以及更重要的食物和饮水。哮天则是忙着收拢散落在各处的战马。

    望着向他们奔驰而来的战马,马上那人已经掀开头盔,露出那张肤色白净的俊朗面容。赵大虎等人有股跪地膜拜的冲动,哮天那个名字他们可是听得一清二楚。老天爷啊(额的天哪)!莫非真的是二郎真君下凡了。不是他,谁会有哮天那只神犬;不是他,又有谁能有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神能。

    等那人来到跟前,扫视了一周,他身上那舍我其谁的庞大气场,终于压得众人再也站不稳脚,一个个口称“神君”,跪倒在地。

    “众位将士起身,战场之上,无需行此大礼。”

    以陈晟的行为表现,在这个时代很难解释的通,这是他在第一次解救被围明军的深刻体验,所以这次他也没有准备再解释什么。战场上每一分钟、每一秒都会瞬息变化,而且每一分每一秒明军都在流血,与其做这些无用之功,还不如不解释,既不承认也不否认来的更好。

    而且通过首批明军的表现来看,他们将你当作神灵对待,会增添更多的信心和勇气。这个时代的人对神灵有着无比的虔诚,拉大旗作虎皮得效果会更好。并且在这个战场中,可是有三到四万的明军将士,也只有借助神君这个称号,才能令每一个明军或者明人做到心悦诚服,将更多的明军聚在自己旗下。

    陈晟将头盔上的微型麦克风打开,以便每一个明军将士都能听得到。继续说道:

    “将士们,天帝的子民们。天不欲亡华夏,亦不忍自己的子民横遭斧钺之祸。鞑子将汝等围于此,欲将汝等全部歼灭。汝等可愿在此等死吗?”

    “不,我们不愿死,求神君救我。”近千将士纷纷举起手中的武器,大声喊道。

    “本将来此,并非来救汝等。”陈晟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下来。一听此话,喧闹的人群顿时平静下来。一个个低下头去,脸色灰败下来。甚至有的又重新跪了下去,口中央求求救之类的话。

    陈晟并未理会这些人,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救人者必先自救。若凭本将手段,又能救得几人?汝等人数倍于鞑子,可何以被鞑子围歼?何以被鞑子屠杀?皆因汝等不齐心,无人率领所致。所以本将来此,是欲将汝等重新聚合起来,群策群力,打破鞑子围困,助汝等逃出生天。汝等可否愿意?”

    “愿意,我们愿意听从神君指挥。”一听有救,众人灰白的脸色,一个个激动起来。

    人最大的欲望就是求生。有了求生的可能,众人才不管你是天神还是凡人一个。只要你给了他们生存的希望,他们就是赴汤蹈火也会在所不辞。在得到他们的信任后,陈晟对余长生这些人进行整编。编制仍然采用原来的明军的编制,只不过重新任命军官罢了。余长生被任命为千户,赵大虎也被任命为其中的一个百户。大同军的一个总旗被任命为百户,率领大同军居多的杂兵,暂听从余长生的指挥。

    陈晟又从中挑选了二百会骑马的兵士,将他们并入骑兵营。至于没有武器的兵士和民夫,则编为辅兵营,跟随在大队之后。等缴获武器以后,再重新列入战兵营。整编完毕以后,陈晟又重申了一遍军纪,并未设立专门的督战队。

    对于临战不前者,临阵退缩者之类,人皆可斩之。不过这个意义不大,对于重围中的明军将士,退缩不前者只能落在最后,被敌人所杀。“乱世用重典”,严酷的军纪并非没有人性,纪律如同水火,火至热,所以被烧死者寥寥;水至柔;则溺死者众多。

    简单整顿以后,就是解决肚子的问题了。这些从杏山仓皇逃出的将士,大多已经一天或者多天没有进食了,陈晟组织人员将死伤的战马分解后,加上昨夜杀死的那些马肉,每个人都得到了一块血肉淋漓的马肉。马肉虽然不好吃,不过对于这些饿坏的溃兵,不啻于天下最好的美味。

    高桥村东一里开外,女儿河两条支流在此合扰,河水两岸,草木萋萋,如茵似锦。本应该青青的河水,此时却是染成一片血红,时不时一两具尸体浮在水面,顺水流入大海。

    河汊附近,一群明军正沿着河水向东狂奔,他们的身后,大约百余清军挥舞着马刀纵马追杀过来,时不时地弯下腰去,将落在后面的明军一一劈杀。他们肆无忌惮狂笑着,丝毫不担心明军全反扑过来,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在大林子围猎的时代。

    眼前的这群明军就是那些任他们猎杀的狍子,甚至连狍子也不如,狍子被追急了有时也会反咬一口。而这些明人只会不要命地狂奔,直到实在跑不动了,才会绝望地跪在地上,闭上眼睛等待被宰杀那一刻的到来。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河岸上腾起大股烟尘,烟尘狂卷的方向正是向着他们这厢而来,不用看也知道烟尘中裹携的是股规模不小的骑兵队伍。不过,这群清兵却是毫不在意,有些清兵还轻松地对着那股烟尘打起了呼哨。谁不知道,如今在高桥这片战场上,明军的骑兵要么被合围,要么逃出生天,即使有小群的明军骑兵,见到他们,也都是亡命逃窜,哪会作死反向他们扑来?

    这股骑兵速度极快,片刻功夫已经到了他们近前。这时清军才发现他们错了,而且错的厉害。这股骑兵竟然是明军,数量不下五百,跑在最前的竟是匹黑狼。等这群清军反应过来,准备迎战时,那匹黑狼已经到了他们近前。到了近前他们才发现,这匹狼身上满是血迹,有的血迹已经干透,根本就看不出原来的颜色。

    哮天猛的纵起,一下将正准备下令的牛录章京扑倒在地,而后一口将他的咽喉撕开,就在血液喷溅前,已经跳向另一个目标。随着哮天取得第一个战果,随后的明军骑阵已经恶狠狠地撞了上来,人飞马嘶,双方展开恶战。虽然清兵弓马熟练,而且战斗经验丰富,可是他们面对的是五倍于他们的敌人,而且这群明军阵型密集,毫不畏死,与以前的作风大不相同。即使有些明军骑术生硬笨拙,可是还是不要命冲上来,即使身负重伤,也要拉上一个清军陪死。

    清军虽然悍不畏死,战意高昂,可是在失去指挥,而且队形松散的情况下,终究不是这些有备而来明军的对手,尤其是领头的那匹恶狼,刀枪不入,一口就是一条人命。不过半刻功夫,百余名清军只剩下不到二十骑。这二十名清军一看势头不好,转身就逃。在哮天和明军的追击下,最终只逃出不过七八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