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章 去救少主

    花玉眼前是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妇人,满头银发,年纪约六十余岁,她是前相国丁望白的妻子,也是现任丁氏家主丁然的母亲,此时她惊魂稍定,连忙向花玉摆手道:“花公子是我的救命恩人,应是我向你施礼才对,请快快免礼!”

    顾明却带领关右书院的士子们跪了下来,恭恭敬敬地叩了个头,从某种程度上说,丁老夫人就是他们的祖师母。

    “关右书院冀州校尉顾明叩见祖师母!”

    “原来你就是顾天都家的那个彪郎!”丁老夫人的泪水流了下来,她拉着顾明哀求道:“丁家为保卫大夏疆土,倾兵北上,却无法保护自己,城破了,祠堂被焚毁,家财被抢光,连你们的书院也成为一片废墟,我已经不知道有多少丁家子弟被杀被抓,还有澈儿,他与我一同逃难,一个时辰前为引开契丹人,带领家丁们向西逃去了,生死未卜。”

    丁老夫人拭去眼泪,叹了口气又道:“彪郎,说起来澈儿还是你师弟,对你极为推崇,他曾不止一次向我提起过你,你能去救救他吗?”顾明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他站起身对花玉平静地说道:“丁澈在关右书院是我的手下,我不能坐视不管,健生兄!这是我书院内部之事,希望你不要插手!”

    花玉却微微一笑道:“丁澈也是丁尚书的嫡长子,丁氏家主继承人吧!适才老夫人也说,丁家为保卫大夏疆土,倾兵北上,却无法保护自己,如此,私事也是国事,我怎么可能置身事外?”

    顾明默默地望着花玉,半晌,他点了点头。

    花玉走到孙四身旁,对他道:“你们保护丁老夫人先回船去。”

    孙四见手下死伤累累,确实已无力再战,便对花玉歉然道:“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公子一路保重!”

    “你们也要保重!”花玉不再多言,他飞身上马,放开缰绳便向西疾驰而去。

    ......

    穿过一片片莽莽的森林,天已经渐渐黑了下来,前方的官道上越发人烟稀少,到处是残垣断壁,未烧尽的房屋还在冒着青烟。

    好容易遇到一群逃难的人,才得知距契丹大军撤离此地还不足二个时辰,此时天色已黑尽,朔风四起、寒冷彻骨。

    “这样走下去不是办法,没有一点头绪。”

    花玉勒住缰绳,有些疑虑地说道:“如果我是丁澈,向西逃早晚会遇到契丹大军,一定会折道再向南,再者,我们一路上都没有看见家丁的死尸,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所以我推断丁澈向西跑了没多久,极可能就转向南而逃了。”

    “我也是这样认为,调头吧!”顾明也同意花玉的意见,众人调头向南而去。

    往南走又重新进入密林,林中幽暗寂静,清冷的月色不时透过云缝和树隙透入,显得十分诡异,大家控制住马速,以免走散,一路上只听见马蹄踏在树叶上发出的沙沙声,夜枭忽然发出的一声怪叫,扑向夜空。

    又走了约一个多时辰,众人终于在路旁发现了几具家丁的死尸,也就是说,他们走对路了,众人顿时兴奋起来,再行了十几里路,花玉忽然停了下来,“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众人凝神细听,寂静的夜里,似乎有‘哗哗!’的瀑布声,“前方有河!”钱格脱口而出。

    “不错!是河流声。”

    花玉点点头,对钱格道:“你去看看,有没有契丹人宿营?”

    钱格应了,下马便向林中奔去,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满脸兴奋地跑来,急切地说道:“健生料得不错,前面河边果然有契丹人的几顶账篷,约三十余人。”

    “终于找到他们了。”花玉将马缰绳扔给了付骨余,道:“你们先在这里等着,我们去看看!”说着,他向顾明和钱格一招手,三人迅速地向河边跑去。

    约跑了一百余步,一条七八丈宽的河流果然出现在前方,河水是从西北方向流来,流到一个斜坡上突然断落,形成一道小小的瀑布,水流在此此变得十分湍急,再向下约二百步,有一座小小的木桥。

    他们悄悄伏在一道土垄之后,凝神向对岸看去,对岸林木茂盛,在月光下显得格外亮白,只见河边有一片空地,空地上搭了几顶账篷,但契丹人都集中在外面,围着一堆熊熊的篝火,火上一只整羊烤得正焦黄,肉香四溢,脂油落入火中,不断发出‘滋滋!’声,在离契丹人约几步外捆绑着一个年轻人。

    “是他,丁澈!”

    顾明一眼认出了那个年轻人,他眼中闪过的兴奋忽然黯淡下来,对方有三十人,而且是斥候军,他们一群书生怎么打得过?花玉没有说话,他看了看河面,又看了木桥,似乎想到了什么?

    这时一个契丹大汉拎着一只皮囊走到丁澈面前,似乎要喂他,但丁澈却极为倔强,头扭向一边不肯喝,契丹人大怒,一把揪住他头发,拖了两步,猛地将他头摁进河水里。

    顾明看得眼中喷火,他拔身而起,却被花玉一把摁住。

    顾明动弹不得,只得狠狠地猛击一拳土垄。

    花玉凝视着宽阔的河面,缓缓道:“或许我可以试一试!”

    他回头向钱格叮嘱几句,钱格立刻弯腰飞奔回去。

    ......

    契丹大汉又将丁澈从水里拉了起来,只听见丁澈含糊不清的怒骂声,契丹大汉咧嘴大笑,又抓住他头发,将皮囊里的烈酒灌入他口中,只片刻时间,丁澈的骂声消失了,契丹大汉哈哈大笑,将他推倒便扬长而去。

    此时,花玉利用水上漂功夫迅速过河,很快便接近契丹人的火堆。

    花玉贴着河边,身子慢慢浮起,透过水面,他紧紧地盯着丁澈,丁澈已烂醉如泥,躺在几步之外沉睡不醒。

    花玉迅速计算了一下距离和时间,丁澈正好躺火堆和河的中间,皆是三步左右的距离,自己上岸一进一回需要走六步,而且肯定会被契丹人发现,从上岸到被发现这段时间自己或许能跑出两三步路,考虑到灯下黑、抱丁澈等因素,以及契丹人起身冲来需要的时间,应该能将丁澈救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