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二章迁都之始,杨羽的算计

    战汉时代,为何被后人无尽向往?

    只因秦汉遗风。

    不似唐末宋末明末,在这个时代,文人风骨最是拔群,提笔可奋书定策,披挂可纵马杀敌。

    即便不少朝官惧怕董卓,却依旧有铮铮铁骨站了出来。

    太尉黄琬愤慨道:“往者王莽篡逆,更始赤眉之时,焚烧长安,尽为瓦砾之地,更兼百姓流离,户无一二,今弃宫室而就荒地,相国就不怕万夫所指?”

    董卓为眯双眼:“关东贼起,天下纷乱,长安有崤函之险,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唾手可得,宫室营造,最多月余即刻。”

    荀爽上前一步:“相国若质疑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届时后果不堪设想!”

    有这两个大佬带头,一些踌躇的朝官们也就壮气胆子发声。

    但生逢乱世,兵权才是硬道理。

    尤其是这洛阳城中,董卓就是理,董卓就是天。

    所以也不废话,听从之前李儒的交代,杀一人以儆效尤后,其余阻挠者皆贬为庶人。

    西凉兵甲如轰赶垃圾一般把朝官们赶走后,留在大殿内的全部是董卓的嫡系。

    让杨羽意外的是,自己竟也被留了下来。

    李儒手握令箭,开始发号施令。

    “牛辅将军,即率本部铁骑,按照名单抄没洛阳富户,籍收入官,尤其是袁绍门下,杀其宗党而抄其家赀,必得巨万。”

    这好差事,自然是嫡系中的嫡系,董卓的好女婿牛辅来做。

    众将都投来羡慕的眼神,暗想这一趟必定富得流油。

    “樊稠将军,即率本部铁骑,于洛阳城中个要道布置陷阱隐桩,不出五日,贼军先锋必进洛阳。”

    “张济将军,即率本部铁骑,发掘先皇及后妃陵寝,带不走的全部损毁,一颗铜板也不可留给贼军。”

    “李傕将军,郭汜将军,即率本部铁骑,驱赶洛阳百姓西行,如不从者可归为贼军细作,就地斩杀。”

    将令如飘雪,令箭似连珠。

    杨羽暗暗钦佩,不愧是董卓的头号谋士,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

    所有安排滴水不漏,环环相扣。

    当然,地不地道就另说了。

    “徐荣将军,待大军出城后,即率本部兵马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誓要只留贼军一片焦土。”

    “而后于大军尾端伺机而动,如有贼军冒进追来,伏杀之。”

    说到这里,李儒看向最末的杨羽。

    “断后重任,兹事体大,万不可有误,所以杨羽将军,你辅佐徐荣将军,听从调遣。”

    杨羽上前一步,抱拳领命。

    不卑不亢让众人又高看几许。

    徐荣不必说,西凉骁将,大场面见多了,留下断后无可厚非。

    但杨羽及冠之龄,被留下断后却没有表露出任何惧怕担忧之色。

    泰山崩于前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也。

    是个可塑之才。

    命令下达完毕之后,众将出殿。

    这时董卓叫住杨羽,笑着勉励道:“子将,让你参与断后,是对你的信任,你也清楚自己资历尚浅,又不是西凉出身。”

    “如只因吾喜爱便破格提拔,恐众将不服,因此待你平安归来,想要什么官职,尽管开口。”

    杨羽微微躬身作揖,“相国抬爱,子将竭尽所能。”

    “很好,去准备吧。”

    杨羽抱拳离去。

    转身后,嘴角不由牵起一抹冷笑。

    真当看不出你们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这段时间你董胖子破格提拔的还少了?

    说白了,就是检验忠诚度和能力成色罢了。

    能活下来,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董卓又能得一新助。

    死了,那正好将薛仁贵等收为私军还不受口舌。

    一石二鸟,够毒。

    想到此处杨羽笑容更甚。

    岂不知这般安排,正是自己想要的最好结果!

    .....

    初平元年,二月二月十七。

    董卓见关东联军气势甚盛,对洛阳形成威胁,决定迁都长安。

    迁都之前,董卓先鸩杀前少帝弘农王刘辩。

    又因袁绍作为联军盟主,大杀袁氏,自袁绍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余人,更丧尽病狂将一应首级送出虎牢关。

    李傕、郭汜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

    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

    加以饥饿劳累,抄掠践踏,又纵军士淫人妻女,夺人粮食!

    如有行得迟者,背后西凉军催督,军手执白刃,于路杀人!

    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堪比九幽炼狱!

    洛阳城内,火光四起。

    留下断后的西凉军肆意纵火,蔓延速度极快。

    洛阳城南,杨羽横刀立马,背后大雪龙骑没有发出丁点声响。

    “重复一边。”

    身旁薛仁贵躬声道:“奉主公命,率一千精锐直奔北宫兰台,金银玉器财宝锦缎皆不碰触,只要皇家藏书,一本不落,事成后埋于白岗山,再与主公汇合。”

    杨羽微微额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