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章 杀伐果断,朱棣的态度,不愧是我孙子(求鲜花月票评价票)

    太子站了出来。

    朱高炽见势不对,自己这小二儿,这是要将这满朝文臣杀掉十几个啊!

    这咔嚓一刀下去!

    朱高炽都觉得后怕不已。

    屠夫所为!

    朱高炽面朝站在龙座下方的朱瞻垲躬身一拜,还是得顾虑自己儿子的监国身份。

    “监国,容我一言,这些大臣们都是为了大明献言进谏而已,断无过错!”

    “反而是监国你,若大开杀戒,此举实在是有违我大明‘仁德治天下,法理以定江山’向来的治理之道!”

    朱高炽不卑不亢,同时也拿捏好了自己跟儿子之间此时关系,以臣建言,却也不给自己儿子做主,从而施加压力。

    一见太子出来求情。

    诸位要被拖出去的大臣们,一个个感激涕零,齐齐叩首跪拜。

    “太子仁厚啊!”

    “仁德之君!”

    “多谢太子。”

    “太子……呜呜呜,臣不胜感激!”

    这才那到哪儿!

    朱瞻垲神色不动,这群站出来反对自己的大臣们,有一个是一个。

    今日若是不杀,这威信也就立不住了。

    所以,哪怕是自己老爹站了出来,朱瞻垲也没有过多的犹豫,起身令喝:“锦衣卫何在?是我这个监国说话不管用了,还是你们都想抗旨不遵?监国如圣,我令如圣旨!来人,将这些大臣们全部给我拖出去,午门问斩!”

    “是!”

    门外锦衣卫这时不再犹豫,齐声应道。

    瞬间,鱼贯而入,几十个锦衣卫,每两个为一组,拖着架着那些哭爹喊娘的大臣带出殿外。

    “太子!”

    “太子救救老臣!”

    “太子救我!”

    “屠夫!屠夫!”

    “呜呜呜,我冤枉啊,臣冤枉啊!”

    “我要见陛下!”

    朱高炽呆若木鸡的愣在原地。

    他不敢相信的望着九龙玉台上的儿子,一时间竟然不认识了。

    汉王和赵王两人,对视一眼,也都难掩神情里的震撼。

    十几个大臣说杀就杀!

    好家伙,这是监国?

    不如说就是老爷子!

    朝堂之上,此时武官都望着被拖出去的文官们,只觉得后背发凉。

    至于那些还站在这里的文官,一个个都垂拉着脑袋,就生怕上面这位皇孙注意到自己。

    朱瞻垲坐回龙椅,面无表情的道:“好,海关税收的问题,杨士奇大人,你来先说吧。”

    就这样在一场充斥着血腥味的早朝之中。

    大明敲定了海关税的问题。

    早朝一结束。

    朱瞻垲目送百官跪拜后离去的身影。

    这时,注意到了自己的老爹朱高炽还站在殿内。

    父子二人,相视无话。

    直到,朱高炽率先打破了沉默,略带责备和不悦指着自己的儿子说道:“你是疯了?还是失心疯了?为君之道就是仁德!”

    朱瞻垲走下龙台,来到自己父亲跟前,神情严肃的反问道:“父亲难道不知道北宋宋神宗年间,王安石变法失败,就是因为那官商勾结,将茶盐两税全部席卷,导致各地竟然出现无数流民!富庶的北宋的都经不起商贾们的折腾,我大明可没那么财力,怎能经得住?

    朱瞻基又步步紧逼反问道:“宋神宗变法失败,直接导致了北宋从此一蹶不振,直指徽钦二帝被俘五国城的教训,父亲不知?”

    一句话就堵住了朱高炽。

    朱高炽熟读经史子集怎能不明!

    见父亲不再言语,朱瞻垲想了一下后。

    又继续苦口婆心的解释道:“商人重利,我朝江南一派的官员之中,他们哪家不是士林出身?这些士林可都是商贾们的代言人,每一个都想着从我大明吸血,从我大明百姓身上吃肉!”

    朱高炽神色有些纠结起来!

    朱瞻垲见状,最后浇了一把火道:“至于御史言官,他们除了为他们身后的资本代言,还会做什么?甚至都不如教书先生有用!言官误国,建文帝的前车之鉴可就在不远,父亲!”

    此时的朱高炽彻底的惊住了!

    “父亲监国比我还久,自然比谁都清楚,只是不愿快刀斩乱麻,你仁慈为怀,我知道。”

    朱高炽重重的叹了一口气。“

    “哎,也罢,父亲我是辅佐你的,老爷子也定了。”

    “唉!”朱高炽大手一挥,虽然一些不情愿,但是已经答应了儿子,只能是衣袖一甩,转身离去:“不多想了!你爹帮你就是!”

    望着自己父亲,这一位历史上的仁君离去的背影。

    朱瞻垲心中没有多少的犹豫和后悔。

    改革哪有不杀人的?

    天下可不太平。

    杀了这些官员们的后果。

    让朱瞻垲不到半日的时间内。

    成为了京城家喻户晓的人。

    当朝太子的次子,现在贵为监国。

    第一天上朝,就斩了十几个大臣。

    一时间,关于监国是屠夫,残暴不仁的说法,不胫而走。

    当朝监国暴戾乖张,古怪糊涂……之类的更多了。

    反正都不是好词。

    ……

    次日,令朱瞻垲没有想到的是,百官们虽然明面上不敢反对他了。

    但是私底下,一个个都不把自己的政令当做铁令政策执行下去。

    阳奉阴违就算了。

    这摆明就是——令不出紫禁城!

    实际架空,表面顺从。

    大明士大夫集团们的老手段了。

    朱瞻垲嘴角冷笑,找到了海棠。

    这么喜欢私底下违背自己的命令?

    那么私底下死也是你们最好的归宿。

    杀一儆百还得来一次。

    与此同时。

    才出京城不远的朱棣

    在直道上收到了一份密报。

    这份密报到的时候。

    汉王跟赵王也早已经在昨日早朝结束后,就追上了朱棣。

    这份密报一到,他们就在朱棣身旁。

    两兄弟都猜到了是啥。

    不就是前脚老爷子刚走,后脚皇孙就杀了十几个大臣。

    这里面还有老爷子钦点的江南出身的举人。

    怎么可能不火大?

    汉王赵王觉得已经可以期待看到老爷子的怒火了。

    可是接下来的一幕,令他们二人差点下巴给惊得掉到了地上。

    老爷子冷笑着将这一份密报揉成一团废纸,转手就扔到了火堆里面,一面伸手烤着火,一面说道:“哎呀,这小子有我老子当年的气魄,不愧是我老朱家的种!”

    汉王忍不住多嘴问道:“爹,你这是很满意?”

    朱棣横了一眼汉王,没好气道:“滚去给我拿笔和纸来,我要写信。”

    “得,这就去!”

    “老三给我拿壶酒来。”

    “好的爹。”

    ……

    入夜的京城。

    因为临近秋冬,温度已经转凉。

    晚上基本也没有人会想着出来走走。

    临近皇城的几个胡同里。

    一个正在打更的更夫,喝着烈酒暖着身子。

    就在这时,身后忽然刮过几道冷风,令他觉得脖子凉飕飕的。

    “咦?”

    更夫摸着发凉的后脖颈转身,四处看去,自觉奇怪。

    他感觉好像刚刚有人从他身后一闪而过!

    “奇怪!冷死了……喝口酒。”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一更咯!”

    “夜防盗贼。”

    更夫才离开不久,就见十个黑衣人,从一侧的高门大院内飞了出来。

    紧接着!

    院内,传来了女人受到惊吓的尖叫声。

    “啊!!!”

    “来人啊!老爷,呜呜,老爷死了!”

    “老爷!”

    御史大夫尚书令今夜被刺死家中!

    后面的一个时辰内。

    好几个御史言官,也都被刺死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