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三章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提高官员俸禄

    户部尚书金大人站出来的时候都是瞠目结舌的。

    大明朝还没有主动给官员们发福利的老板啊!

    从太祖建文再到现今在外打仗的陛下。

    这一个个,其实百官们心底里都知道。

    对于他们这些官员都是很吝啬的。

    而且每天都想他们这些马儿跑,还不打算给他们喂饱。

    可就算是这样,也没有办法啊。

    当官总是好的,而且还是京官。

    但就算这样,也难掩大明朝当官,只靠着正经收入,那点薪俸的话,确实是一个穷差事!

    百官们也不比金大人好在哪里去。

    一个个都以为自己听错了的,瞧着上面坐着的监国。

    难不成监国说错了?

    主动给在京的官员们,甚至是赋闲等候补缺的闲官,提供火炭,甚至还发崭新棉被?

    大明朝几时有过这样的事情?

    以前可都是什么都得自己买,以备东西来过冬的啊!

    今天,大明朝上面管事的竟然会过问他们这群当官的冬天会不会冷着了?

    一些官员眼角挂起了泪水!

    心底里不禁想着:

    如果有火炭跟棉被,自己今年就不用偷摸着拿点贿赂去购置过冬物资了!

    朱瞻垲瞧着这些官员们神情各异,但又具有共同点的反应。

    心底里就明白了!

    难怪海瑞一个也是七品以上的京官,愣是一年都不能让自己母亲吃上一顿肉。

    而且大多数时间都要朋友来接济!

    还有那些官员们,甚至还有冬天冻死在家里的。

    自然这多数都是清廉的官员。

    可再怎么清廉,靠俸禄买点肉吃得好,穿得暖一点,也是应该能有这笔钱的吧?

    不,大明的官没有!

    除了三百六十五天,过年可以放一两天外,天天都得上班。

    工资还贼低。

    然而大明朝的官员反而贪腐是极其严重的。

    甚至大明律对于贪官都是重罚。

    贪污十两就杀头了!

    可惜哪怕是这样,依然偷摸着变着法的贪!

    因为得活着。

    至于造成这些的原因,其实就是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一条条关于大明官员们薪俸的铁律。

    老朱厚待了自己的子孙,但是对于这群当官的,他是能压榨就压榨。

    这就造成了一个很畸形的大明朝官员薪俸体系。

    少,干的活多,活得好累。

    那只有:

    ——我要贪污!

    这都不是最致命的。

    最致命的是大明朝官员出行办公得有仪仗。

    而仪仗根据品级的不同,这排场也就不同。

    这些也都是要花钱的。

    而且你不能私自降低仪仗或者没有。

    降了或者没有,就是死罪!

    军牢快手,仪仗礼器,那都是得要钱的。

    本来薪俸就低,哪来的钱?

    ——贪!

    更别提能上朝的京官,那天天都是伴君如伴虎。

    高风险合法收入还到高回报级别。

    能怎么办?

    贪!

    朱瞻垲望着这一众大臣们,想到了一句话:

    ——自古官俸之薄,未有若此者!

    也难怪天顺年间的内阁首辅李贤,都能跟皇帝诉苦一句:“臣,月用之资不过十日而已!”

    最致命的是,大明朝发放的还不是官银。

    是用奇葩的粮食当俸禄发放。

    直到灭亡时都这么发的。

    大臣们还得拿粮食去卖换成钱。

    一个正七品的县官,俸禄是七石,相当于后世的一千块左右。

    正常够花。

    可惜得加上出门的仪仗钱。

    那就完蛋了。

    户部尚书金大人回过神来,有点颤颤巍巍,又有点胆战心惊的,再一次小心的确认问道:“监国,你的意思是,要发放火炭,甚至还有崭新的棉被给在京的官员吗?”

    “对。”

    金大人躬身行礼应道:“遵命!”

    “等等,金大人,今年的岁禄发放了吗?”

    “回禀监国,还没发呢。”

    “这样,岁禄上再给每人再加十石粮食,一匹绸缎和五十两官银,还有一些宫里的香料……暂时就这样吧。”

    金大人跟满朝的大臣们,此时难掩震惊,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位于上方坐着的监国。

    此时一些老臣眼里泛起了阵阵泪水!

    甚至是一些年轻的官员们,一个个都眼含感动。

    当了大明朝这么久的官员!

    竟然有朝一日能收到过年的“压岁钱”!

    跟之前的陛下比起来,忽然令他们觉得监国是那么的好。

    完全不是屠夫!

    一些官员为自己之前的看法额头感到羞耻。

    监国这简直是菩萨在世,活佛心肠。

    见金大人发呆,朱瞻垲眉头一皱唤道:“金大人,昨夜没睡好吗?”

    户部尚书金大人被惊醒过来!

    赶忙俯身跪拜,急忙请罪道:“臣该死,监国恕罪!”

    “要过年了,不想杀人,我只问你,刚刚本监国说的,可都记住了?”

    “记住了!”

    “重复一遍。”

    “岁禄再加十石,绸缎一匹,五十两官银和一些香料。”

    “很好,记得照做,三天能发放下去,岁禄也该发了。”

    “遵命!”

    随后,朱瞻垲就跟诸位大臣们,开始商议起明年的工作起来。

    还有京城里积雪的事情。

    都是一些遵循旧例的政务。

    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大事。

    所以,朱瞻垲就交给了内阁三人还有自己老爹朱高炽,在下面主持诸位大臣们讨论起来。

    不得不说,今天的朝会很是热闹。

    而且大臣们都很踊跃。

    甚至连御史文官们都不搞事,为反而反,时不时还能提一点意见。

    对于这些大臣们的反应,朱瞻垲全部看在了眼里。

    看样子大明朝官员薪俸过低的问题得解决了。

    高薪养廉这是后世所有国家们都会做的办法。

    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因为明清二朝的官员薪俸,跟之前所有朝代的官员薪俸比起来。

    确实低了太多。

    若要马儿跑,还真是得让马儿吃草。

    一早朝会结束后。

    朱瞻垲直接去到了御书房。

    继续一天的上班。

    至于百官们不值班的也都纷纷三两个一窝,相伴着走出了宫外。

    但是每一个都在讨论着一个事情。

    监国是不是转性了?

    一个大人颇为感慨的道:“哎,我跟陛下也有不少年了,除了每逢大典大节外,从来没有给过我们这些官员们在过年的时候增加岁禄,更别提,又是火炭,又是棉被,甚至是绸缎跟银子、香料了!”

    “我觉得监国很行!”

    “赞同!”

    “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