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打磨水晶镜片,望远镜诞生

    当从格物苑离开的时候。

    于谦从怀中取出了他的奏疏。

    “监国这是江南后面安排的一切事项。”

    “好,于大人,就先别走了,跟我在宫里用膳好了,这么冷,我们吃火锅。”

    “于谦谢恩。”

    当送走于谦离宫时,已近晚上。

    朱瞻垲手里把玩着一棱镜,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事物,对于前线最为有用。

    虽然这个时代也有,但是似乎还没有从西洋进献而来。

    要等下一次郑和出海回来才有。

    那就是望远镜。

    也叫千里眼。

    转身回御书房画了一个简单的设计图后。

    紧接着,就直奔匠人所而去。

    此时这里的师傅们都还在吃饭。

    匠人所的负责人一个老师傅,一见监国来了,急忙就拉着身旁值班的几个师傅,抓紧起身跪拜。

    朱瞻垲摆手快步走来道:“师傅们不必了,你们吃着,我给你们拿个东西,然后你们看看能不能做。”

    “好好好,监国请。”

    “你们看这个。”

    接下来,朱瞻垲拿出了望远镜的设计图纸,然后跟几位师傅讨论起来。

    最后得到一个结论,这种玩意需要高精度的话。

    按照监国朱瞻垲要求的清晰度,那就要用最好的水晶。

    朱瞻垲想都没有多想,就道:“我去把皇爷爷前些年收到的东海水晶拿来给你们。”

    “啊?陛下此物可是价值连城啊!”

    “没事,砸了拿来做望远镜!”

    “陛下哪里?这!”

    朱瞻垲笑道:“我是监国,我做的主,几位师傅安心做就是了。”

    说着朱瞻垲就亲自去内库找管理的太监,点名要那东海水晶。

    这东西拿出来的时候,朱瞻垲都被惊艳到了。

    通体晶莹,透着水润。

    最关键的是,这还是内含活水的。

    这估计真不是陆地形成的水晶。

    还真就是大海底下的陆地架,甚至海底火山爆发,堆积造就而成。

    这没有上万年估计都形成不了。

    而且还能被海上的渔民给发现。

    那就代表又被很大的海啸给掀到了浅滩处。

    不论是形成还是机缘现世,确实就堪称无价之宝。

    不过,朱瞻垲没有犹豫,端着就走出了宝库,准备把它砸了。

    这东西能比望远镜好?

    朱瞻垲相信,对于朱棣那样的战争狂人来说,自己拿这玩意搞出望远镜送给他,他一定得高兴得合不拢嘴。

    匠人所。

    啪啦!

    一声玻璃水晶碎裂的脆响。

    一群匠人们心惊胆战,而又心疼不已的望着监国把陛下的宝贝给砸了。

    还是监国牛笔啊!

    有了天材地宝来做镜片。

    宫里的这些匠人师傅们。

    一个个拿出了看家本领,浑身解数。

    就是力求达到完美!

    经过他们三天的努力。

    一个可伸缩的望远镜出现了。

    朱瞻垲站在御书房的殿外。

    透过手中的千里眼望远镜看着远处的城墙角落,欣喜道:“这是八倍!可以,八倍镜的望远镜,工匠们也是尽力了,这个时代达到这种程度,他们连老祖宗的一些失传工艺都拿出来了,确实厉害。”

    将这个金属外观镀银的望远镜收起来。

    朱瞻垲唤来了锦衣卫。

    “将这个东西带着我这封手信交给陛下,八百里加急送去,不管你骑死多少马,我都要你星夜兼程,什么都不要管,抓紧送到。”

    “是,微臣遵命。”

    ……

    五日后。

    朱棣的大军又击败了一支漠北游牧的骑兵。

    而这一次不是他来亲自指挥的。

    是他手下的朵颜三卫的骑兵小队,突然偶遇到。

    然后就按照《军地两用人才之友》那本手册上的战术,直接以八百人消灭了敌人三千人。

    骑兵打骑兵!

    大胜。

    只是损失了三百人不到。

    朱棣龙颜大悦,更是要求所有的基层将官,必须熟读《军地两用人才之友》。

    不会识字也得学着识字了!

    暂时不会识字的就找官员去读给你听这本手册讲了啥。

    朱棣下了死命令,并且一月后考核。

    所有将官们有没有熟读这本手册。

    这些大明将军们,会识文断字的还好。

    不会的,那就郁闷了。

    打仗还得学习!

    这叫什么事啊?

    但是没有办法,只能照做,陛下可都是下了死命令。

    朱棣今日在营地里四处巡查。

    穿得也不厚,但是精神好得不行,红光满面的。

    走起来路来龙行虎步,虎虎生风。

    跟在他身后的两个儿子,汉王跟赵王,都没有自己这个老爹精神头好。

    汉王都忍不住小声嘀咕起来:“老爷子偷偷吃药了?”

    赵王也是一脸不解。

    就在此时。

    门外传来一声疾报大喊:“京城监国派人来报!——八百里加急!”

    朱棣一听,没有丝毫的犹豫,转身就朝营门口跑去。

    速度之快!

    让汉王跟赵王都追不上。

    真的是大小伙子了?

    汉王追上喘得不行。

    赵王还好,还要年轻一些。

    但是对于自家老爹朱棣,二人都是大感疑惑。

    真的变年轻了?

    一个浑身是雪的锦衣卫千户翻身下马。

    从怀中拿出了望远镜跟监国手信道:“监国说交给陛下的!”

    “哈哈哈,又是什么小玩意?让朕看看。”

    接过望远镜后,朱棣先打开了朱瞻垲给他的手信。

    看完之后,朱棣就迫不及待的将望远镜给放到眼睛前。

    随后,就按照信中所说的拉开镜筒,凑上一只眼,再闭上一只眼!

    下一刻!

    “哈哈哈哈哈,好!妙啊!”

    “有此物,谁还能逃过我大明天军的眼?”

    “哈哈哈哈。”

    朱棣止不住的开怀大笑,快哉不已,连连赞道。

    身后的一众将士跟二位王爷都很是奇怪。

    汉王凑上前去问:“父皇,你到底在看什么啊?”

    “来你自己看看!”

    “啊?”

    “笨,拿起来,放在眼前,闭上你的一只眼睛!笨死!”

    “爹,我在做了!”汉王一脸无奈郁闷。

    随后,也透过望远镜的镜子孔,眯着看向了远处!

    就见!

    汉王先是一愣!

    吓得是放下手中玩意,再眨了眨眼单凭肉眼,看了一眼远处。

    又是一愣!

    赶紧拿起望远镜来,又透过这玩意看了一眼。

    下一秒,汉王喃喃自语的吃惊道:“这真是千里眼啊!”

    “你们那个侄子,我的好孙子,就是我大明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