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一章 味精的味道,土地兼并

    “这是你做的?”

    “味道可以啊。”

    太子妃跟朱高炽尝过这放过味精的三鲜汤后。

    止不住的夸赞。

    甚至朱高炽还让丫鬟端来一番热饭。

    开始泡饭吃。

    对于“食客”的表现朱瞻凯很满意。

    这样一来的话,味精也可以卖了。

    不过目前还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大明的问题很多。

    单单是反贪腐和收税并不能解决大明的危机。

    朱瞻凯看自己爹娘吃着自己做的三鲜汤,坐在一旁跟自己老爹问道:“爹,我大明朝这些官员勋贵们,其中手底下的土地不少吧?我记得大多数都不是荒地,其中很多,都是贫农家的田地,只不过我查户部账面上,这些土地却都不在他们的名下。”

    这就是土地兼并。

    大明朝亡国的因素很多。

    但土地兼并绝对是大明朝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历朝历代对付土地兼并问题。

    都是大刀阔斧的解决。

    成功了续命。

    失败了亡国。

    前有王安石变法,后有张居正改革。

    失败是变法,成功是改革。

    都是从根本上要从土地兼并上拿款子,一定程度上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

    问题还很多,一件件来。

    听到自己家小二提到的问题,贵为太子的朱高炽眉头皱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川字。

    朱高炽说道:“对啊,前朝也是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太祖曾经想解决,但是杀人都止不住,你说的只是其中之一,最要命的是那些地主豪强们,将名下兼并到的百姓土地,为了避税,经常挂靠在那些藩王勋贵们的名下,皇亲国戚和世袭勋贵们的产业可是不交税的。”

    “所以一些藩王和勋贵们的名下竟然出现了几十万亩的农田?”

    “对啊。”朱高炽吃着这三鲜汤泡饭,瞥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朱瞻凯,若有所思的道:“这些人牵扯很广,这里面有分封的藩王,还有世袭爵位的勋贵,既有豪强地主,也有皇亲贵胄……可不好解决啊,我的儿。”

    “嗯,知道了,父亲,娘,你们吃,还喜欢小二来给你们做,我去书房了。”

    “去吧,小二,不要太辛苦了,你这么小,娘都心疼了。”

    “嗯嗯。”

    ……

    次日。

    早朝朝会。

    朱瞻凯已经跟于谦他们的检察院打过招呼了。

    于谦第一个站了出来,跪地叩拜,行礼,禀道:“启禀监国,臣有本奏。”

    “于大人,起来说。”

    “谢监国。”

    此时周围的一些官员们,神情一阵紧张。

    一些夸张的脑门都滴出了冷汗。

    这个于谦怎么又出来了?

    又要弹劾?

    会不会是他查出了自己了?

    真是倒霉!

    真是一个扫把星。

    于谦真是该死!

    这些官员们内心开始极其无语的暗自心道。

    一旦早朝上检察院有人跳出来。

    他们就极其的郁闷。

    都担心是不是自己倒霉,又或者是谁要遭殃了。

    不过这一次于谦却没有提出弹劾谁。

    就见于谦拿出一份奏疏呈递上去后,朗声说道:“禀监国,臣觉得反贪腐不应该局限于钱财器物或者是美色利诱,应该加大力度,直接开始彻查起每一个官员名下的土地,甚至是功臣权贵们也都得巡查,他们很多人名下的土地远远高于太祖,文帝,甚至陛下赏赐的份额。”

    于谦又道:“这些勋贵权臣们,大多数都是世袭的爵位,一个个暗地里勾联地主豪强,兼并霸占了不少百姓们的土地,这对于我大明朝以民为天的立国之本来说,就是一种赤裸裸的羞辱,此问题不解决,我大明危矣!”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众大臣们,不论文臣武官,全部都议论纷纷起来。

    至于朱瞻凯心中对着于谦点了点头。

    先打击勋贵们,至于皇亲国戚,朱家藩王们放在后面再说。

    大臣们对于于谦这个奏禀可谓是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于谦你这是大逆不道,是嫉妒功臣老将们!”

    “就是,那些土地,谁都知道,都是契约为凭,都是有地契的。”

    “于谦你其心可诛啊!”

    “于谦你这是忤逆太祖,置陛下于不义,置监国于不孝啊!——当斩。”

    “老夫跟随陛下征战半生,怎么你这个小小文臣,就要拿陛下赏赐给老夫的田地?要不要来把老夫的性命也给拿去啊!”

    “于谦你怎么敢的啊!”

    文臣武将们骂声连连,纷纷指责于谦不断。

    甚至让朱瞻凯听起来,这群人就是要活吃了于谦。

    可是于谦我只佁然不动!

    安然处之,充耳不闻。

    这气度,着实是让朱瞻凯更是喜欢这个于少保。

    于谦还不停,又启奏道:“监国,很多贫苦百姓家里的田地都被强取豪夺了,没有办法,只能成为贫苦的佃农,给这些勋贵们名下的田产种地!而这给地主种地,从来没有吃得饱的时候,不饿死也得穷死,我大明百姓着实可怜!”

    “于谦!那都是这些百姓自愿买卖自家田产,地契为证!”

    “就是,于谦你平白冤枉我大明的勋贵们!”

    “于谦你这是要加害对我大明有功之臣啊。”

    “我要向前线的陛下奏禀你的不端!”

    朱瞻凯听着这群大臣们的骂声。

    心底里发笑。

    老朱家杀功臣杀权臣杀武将又不是没有过。

    这群人真觉得可以居功自傲了?

    朱瞻凯冷声说道:“诸位大臣们,安静,本监国没死呢,我大明朝的二品官,要罢黜也得我来,别忘记了陛下的那一封信,陛下在前线的日子里,所有的藩王,皇亲,甚至是勋贵们,也都得听本监国的,生死大权在我,陛下不会过问。”

    一把握在手里的“天子剑”丢了出去。

    竟然瞬间,震住了吵闹的朝堂。

    哪怕是那些武将们,一个个也都耸拉着脑袋。

    个个都不敢吭声了。

    他们都知道那一封信。

    毕竟监国当着一次早朝的时候念过。

    陛下是将所有的天子大权,全部交给了这个少年。

    “臣等知罪!”

    百官们开始跪地叩拜,齐声山呼。

    朱瞻凯望着下方的所有人,说道:“我有一法,请诸位静听,此法——一条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