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章 论欧阳修是如何成为大宋第一杠精的?

    始皇帝:“人丑桃花运好,还真是有才华可以为所欲为啊!”

    杜甫:“这话没毛病,你们不知道我多羡慕太白兄,这货去酒肆喝酒,真的可以刷脸啊!”

    苏轼:“说的谁不行似的!我不但可以刷脸,那些美女赶都赶不走!就往身上扑啊!”

    海瑞:“你们这是刺激谁呢!”

    张居正:“我擦!你们完了,把海笔架给炸出来了!这货可看不得你们这种花天酒地的样子。”

    ……

    视频继续:

    【但任何事情都是有好有坏处的。】

    【或许是欧阳修过于轻浮,以至于他的名声都被那些流言蜚语给玷污了。】

    【欧阳修这辈子,幸运的话,能中三次改变命运,倒霉的时候,妻亡子亡,就连自己都被贬。】

    【这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戏。】

    【不过,他最好的朋友梅尧臣说过,人的一生,十有八九都是不顺心的,看来欧阳修的想法,要远不止于此。】

    【他在讽刺自己是个酒疯子,还让年轻人多玩儿。】

    【哪怕是被降职,也要为本地人的发展着想。】

    【他从来没有因为年龄大而目中无人,反而会全力培养年轻一代的人才。】

    【惊叹于苏轼写的那篇文章,吓得他满头大汗,一定要让苏轼扬名立万。】

    【欧阳修就是靠着这份洒脱,才让北宋的文学繁荣起来的。】

    ……

    始皇帝:“为啥我感觉这个老头还有点可爱呢!”

    唐太宗李世民:“这样的人换句话来说,就是缺心眼!没有威胁,当然可爱!”

    苏轼:“你说谁缺心眼呢!别看你是大唐皇帝,真打起来。。。。”

    王安石:“赶紧打住!那是李世民,提刀砍过人,上过战场的人,别说你一个了!就算你把苏门三学士都召集齐了,你看够他砍的吗?”

    唐太宗李世民:“其实我也没有那么野蛮!”

    宋太袓赵匡胤:“这好啊!我早就想跟各位切磋一下了!赶明谁跟平台说一声,请他安排安排!”

    ……

    视频继续:

    【欧阳修是个花花公子。】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背后,其实是一个很厉害的爱抬杠的人物。】

    【包拯在宋国的史书中,一直都是光明磊落,但说到骂人的能力,他和欧阳修比起来,差了十万八千里。

    【欧阳修文采斐然,学识渊博,天赋异禀,在朝中几乎是无人能及,从来都是别人一句话说的自己不顺心了,立马就开怼。】

    【上到官员的家事,下到官员的闲话,一旦他说出来很少有人能抵挡得住。】

    【会骂人、会斗嘴的作家,他的破坏力绝对是惊人的。】

    【欧阳修就是“毒舌之王”,一副尖酸刻薄的样子,惹得不少同事嫉妒,还好宋仁宗宽容了他。】

    【他在骂人的时候,为了自相残杀,连累了自己和同伴,所以他在被贬的时候,就有了《醉翁亭记》。】

    【欧阳修是怎么当上了大宋抬杠之王的,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始皇帝:“怼人?那不是嘴炮功夫?说起嘴炮功夫,我大秦的张仪丞相可算是此中魁首!”

    唐太宗李世民:“你家张仪是挺牛逼,凭着一张嘴就能换来十五个城,比不了比不了!我家那个魏征,除了恶心我,啥也不会!”

    张居正:“那是你们没见过海瑞,这位爷也是个气死人不偿命的主!他带着棺材去怼皇帝,你们谁敢?”

    海瑞:“我那叫怼吗?我那叫进谏!咋的,缺谏啊?让我谏一下子?”

    ……

    视频继续:

    【一位是欧阳修的师父,晏殊。】

    【晏殊是宋代的代表人物,大政客,是一位大丞相,从小就以天才著称。】

    【那么,你就可以名正言顺地中了秀才,再一飞冲天,升官发财,升官发财……】

    【当上了宰相,没有低谷,没有跌宕起伏,没有挫折,没有传奇,有的只是平静和财富。】

    【他的一生不能被编入电影和电视剧中,只能作为一款游戏来提升。】

    【他的人生很成功,但他不骄傲,不嫉妒别人,他很温柔,是个很善良的人。】

    【《宋史》中对他的评价是:“此人心胸宽广,喜欢举贤,乐于助人,无所不用其极。”】

    【1130年,欧阳修以十四的成绩,登上了二甲。】

    【主考官晏殊回想,欧阳修之所以没拿到第一,就是因为他太过强势,想要打击他的斗志,让他成长起来。】

    【可见晏殊对欧阳修的关心。】”

    【但欧阳修在晏殊面前,说了他想说的话,就把他的小脸蛋砸的啪啪作响。】

    ……

    始皇帝:“原来刚才说的为欧阳修好,所以没让他夺魁的人是晏殊啊!这关系可就有点复杂了!”

    李太白:“说不定晏殊是真心希望欧阳修再磨炼几年呢!”

    张居正:“也只有你这样的官场小白才会这么想,不信你问王安石,他会这么想不?”

    王安石:“我可没什么想法,从欧阳老大人那里论,晏殊是我师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