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另一个傳奇:皇帝翘班运动的开创者(1/10)

    始皇帝:“我擦,这个目的性很强啊!”

    唐太宗李世民:“好家伙,直眉瞪眼的就奔成圣去了!”

    李太白:“大哥,志向能不能不要这么远大啊!压力很大的喂!”

    房玄龄:“我特么堂堂大唐宰相都感觉一股扑面而来的压力!我也想打孩子了!”

    朱元璋:“谁爱成圣谁成去!我特么就想问问,这个叫门天子是怎么回事?”

    明成祖朱棣:“我堂堂大明还能让瓦剌给欺负了?来人,点兵聚将!讨伐瓦剌!”

    ……

    视频继续:

    【大明成化二十二年,王守仁奏请陛下,恳陈平叛之法,自山海关北上,考察边陲之地,以雄才伟业。】

    【王守仁十五岁。】

    【弘治元年,王守仁十七,受家令赴南昌迎娶,王守仁的公公诸养和,看到这位英俊潇洒的姑爷,欣喜若狂。】

    【然后这个姑爷就没了。】

    【新婚之夜,老王家族专门用来引诱异人的能力开启了。】

    【王守仁和一位道人聊的很开心,得到了一门养生之法,然后就在树林里打坐,做了一天的试验。】

    【完全忘了今天是自己的大喜之日了。】

    【就算这样,也让他娶了自己的闺女。】

    【王守仁大婚后,携妻子返乡,途中听见一名老者在讲朱熹的“观物理”,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就尝试了起来。】

    【观察物体,理解物体,认知物体,所以王守仁找到一根竹子,观察它的原理。】

    【王守仁在不吃饭不喝酒的情况下,看了七天七夜,终于明白了一件事。】

    【也许朱熹说的不对。】

    ……

    始皇帝:“确定是这人成的圣?成圣的条件这么低吗?缺心眼也行?”

    唐太宗李世民:“结婚忘了,还对着竹子看七天七夜?这特么入了邪教了吧!”

    李太白:“都别拦我!我特么看竹子去!”

    杜甫:“太白兄,看竹子可没有酒喝!”

    李太白:“那算了。”

    ……

    视频继续:

    【王守仁还未入圣境,随意做了些预备,就去应试了,虽然不如当年的父亲一鸣惊人,但也算得上是一个奇才了。】

    【弘治十二年,二十八,王守仁中了秀才,又提出了一项关于西北边疆的政策。】

    【十三年之前,王守仁十五岁,首次呈堂,十三年后,王守仁正式登上大明中央政坛,给出了更为稳妥、切实可行的意见。】

    【不忘记自己的初衷,才能成功。】

    【虽然朝堂依旧没有接受他的请愿,但是大臣却从他身上感受到了一丝光明。】

    【号阳明,王守仁这个人很厉害。】

    【普天之下都离不开太阳,普照大地。】

    【王阳明中了秀才,先是担任了刑部尚书,然后顺利的加入了军中最有影响力的军队,负责军队中的军官考核和晋升。】

    【十三年后,他长大了,但他拯救边境的决心,却没有丝毫的动摇。】

    【假如是一个拯救天下的年轻人,那么这本人生的书也就到此结束了,现在,就是那个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青年,携着荣耀与爱,满载着荣耀归来的崭新神话与传奇。】

    【只可惜,那个时候,又有一位传说,在朝堂上熠熠生辉。】

    ……

    始皇帝:“说实话,王守仁不看竹子开始管边防,我一下子还有些不适应!”

    唐太宗李世民:“问题是说破大天,他也不过是个武选司郎中,管的了这事?”

    张居正:“在大明朝,别说有官身,就算你是个秀才,也敢在巡抚衙门门口破口大骂!啥事不敢管!”

    朱元璋:“放肆!我建立大明的时候就已经明令禁制秀才言政!他们懂个六啊!就敢胡说八道!”

    李太白:“别吵别吵,等着看另一个传奇呢!”

    ……

    视频继续:

    【他是……】

    【帝国首屈一指的开创者,顶级摸鱼者,花样逃学记录保持者,六部血压专家,内阁长跑倡导者,杨廷和一生之敌,威武将军,正德帝国一品大员,正德大帝朱厚照!】

    【大明建国以来,朱元璋为了后代着想。】

    【让蓝玉南下,剿灭蒙古余党;利用胡惟庸的案子罢免了大臣,利用空白文书对付当地的贵族,成立了护城卫,建立了一个专为皇上管理的国家情报网,并立了一条命令,让所有的宦官都不能插手政治。】

    【朱元璋连将来的帝王都订好了,总之,按照朱元璋的计划,谁也不能阻止他的后代成为一代帝王。】

    【朱元璋这个劳模,漏算了一件事。】

    【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么喜欢工作的。】

    【而在这个世界上,帝王就是最有可能划水摸鱼的人。】

    ……

    始皇帝:“我擦!朱厚照的这一串名头把我吓到了!这玩意真是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朱厚照算个屁啊!你看看朱元璋定的这些制度!这特么是干皇帝还是当囚犯呢?”

    朱元璋:“你们都不懂我对后代的要求,我老朱家只要按照我的制度执行下去,就不可能有昏君!”

    明成祖朱棣:“老爹,这话容易打脸,你忘了刚才说的那个叫门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