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章 天下三分,二分向周(6/10)

    始皇帝:“粗俗!什么叫权利是男人的椿药?男人非要吃药吗?我就不吃!身体贼好!”

    李太白:“大哥!姜子牙快八十了!能跟你比?”

    刘伯温:“别说八十了,五十能有姜子牙这身子骨就已经算不错了!”

    廉颇:“咋了,我八十了不是照样喝酒吃肉,领兵打仗?”

    黄忠:“咋的,我斩杀夏侯惇的事,你们没听说过?还敢看不起老头?”

    ……

    视频继续:

    【但这个时候,纣王这个“百克”之君,也发现了周人的叛逆,知道周人想要造反。】

    【命令将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姬昌召到朝歌城,然后将他关进了今天的河南汤阴,让他被关在牢房中,直到死亡,以打击周人。】

    【但是,姜子牙在朝歌任职的时候,就已经摸清了他的性格,所以,他和散宜生、弘天等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将所有的美人和珍宝,都献给了纣王,救出了他。】

    【最后,贪得无厌的商纣王不但将姬昌放了出来,还让他以文王的名义稳定了整个西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姬昌遇到姜子牙的时候。】

    【不管怎么说,羑里之囚已经让姬昌放弃了对商国的希望,他在策划讨伐商国的计划。】

    ……

    始皇帝:“我倒是觉得纣王这活儿干的没毛边!你周国已经成了商朝的威胁,囚禁一个君主算什么?没灭了你的国就已经算是手下容情了!”

    唐太宗李世民:“要是真的把文王直接干掉,也没有后来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了!干嘛又放了呢?纵虎归山啊!”

    李太白:“咱能别顶着上帝视角评论吗?马后炮谁不怕?”

    朱元璋:“就是,你们俩有时候干的那事,我们听着就觉得不靠谱,但是你俩还不是干了?”

    ……

    视频继续:

    【姜子牙帮助姬昌在政坛上立下汗马功劳,促进了国家的团结,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而对外,就是联系对商朝有意见的诸侯国,让他们履行向商朝上的责任,让纣王这个贪图功名的家伙,放下了戒心。】

    【姜子牙在财政方面,提倡仁政,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食供应,保证国家的发展,粮食的充足。】

    【姜子牙在军中,以剿灭叛逆为借口,培养武将,极大地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姜子牙在这段时间里,曾与姬昌商议谋略、治国之策,都被周人所记载,并加以反复推敲,最终被后人所推崇,尤其是兵法。】

    【这是华夏历史上最早的一本《六韬》,据说是姜子牙写的。】

    【姬昌是有名的英雄好汉,再加上姜子牙这个以阴险狡诈著称的家伙,大周王朝要发展起来,那是不可能的。】

    ……

    李靖:“六韬可是我兵家之宝!凡带兵者不可不读!”

    汉高祖刘邦:“六韬?不是太公兵法?那张良学的啥?哪位太公传的?”

    张良:“六韬那是明面上的教学材料,我学的太公兵法是小灶!”

    刘伯温:“姜子牙还给你开小灶?咋的,托梦啊?”

    诸葛亮:“托个梦算啥!身外化身听说过没有?”

    ……

    视频继续:

    【虞、芮两位皇帝有了领土纠纷,他们没有向商王求和,而是向姬昌求和。】

    【刚到了周人的领地,就被周族的和谐一脉蒙蔽了双眼,瞬间抛弃了偏见,成为了大周的忠实粉丝。】

    【想要称霸,就算是有圣人坐镇,也不能只靠着文武。】

    【姬昌被《诗经》吹捧为“膺受天命”,也不可能只凭一句话就打遍天下,关键时刻,他的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周族附近的周族附近,有一位擅长建造城池的重国(陕西西安鄠邑区),他们都很讨厌周人。】

    【所以,姜子牙这个更爱用实力说话的人,才会帮助姬昌,去攻打崇国。】

    【征服崇国后,他连续进攻甘肃灵台以西的密胡、犬夷(周人的宿敌犬戎族),极大地扩大了周人的实控区,并在西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周人这么厉害,这么有道理,各大王都投靠了他们,成为了他们的忠实粉丝。】

    【所以,历史中有一句话:“三分地,二分归周。”】

    ……

    唐太宗李世民:“靠嘴说当然是不行的!必要的武力必须跟上!你以为我这个天可汗怎么来的?灭国灭来的!”

    朱元璋:“确实,不服无所谓,打到你服就行!”

    宋太袓赵匡胤:“等你服了,我再动嘴皮子!事倍功半!”

    李太白:“跟其他国家打交道这点事都被你们整明白了,难怪你们名垂千古呢!”

    ……

    PS:求鲜花,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