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以文为业砚为田!一方砚台,一部历史

    网友们看着突变的天空,全都愣住。

    “……”

    “真……变天了?”

    “站长你是不是掐指算过,说下雨就下雨?”

    “尼玛,我还以为你开玩笑呢,结果……”

    “神了,你这乌鸦嘴,开过光的吧?”

    “厉害了我的宝,你就是那个自带天启系统的男人是不是?”

    “什么开过光,你们格局要打开,这叫做言出随法!”

    “震惊!虎斗第一大主播言出随法,说下雨就下雨。”

    “站长,帮个忙,跟我说一句,让我大富大贵,今天就找到个女朋友!”

    陈锋“……”

    他不理会这些沙雕网友。

    就在刚才电闪雷鸣的那一瞬间。

    他感觉山里似乎传来了一阵若有若无的嗡鸣声。

    只不过,那种声音微不可查。

    饶是他沉下心去听,也没发现什么异常。

    反倒是,大黄、小梅花、招财元宝几个小家伙,站在门外,被淋得浑身湿漉漉的。

    全都躲进了山神大殿中。

    “我发现,做站长的宠物实在是太惨了!”

    “我也发现了,平时趴在地上,晒晒太阳,看着挺美好安逸的,一下雨……连个窝都没得。”

    “我觉得还好,虽然风餐露宿,总比三天饿九顿的好!”

    陈锋也感觉有些不妥。

    看招财元宝小梅花的样子,估计是彻底赖上自己了。

    还有大黄……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像样的狗窝。

    这件事,得重视起来!

    陈锋暗下决心。

    “这雨越来越大了……”

    “这种天气,最好的地方在于,发生火灾的概率大幅度降低,就算是雷击引发的火源,也会被大雨扑灭,不会引起森林火灾。”

    “但,有些地方会发生泥石流滑坡……”

    陈锋打算等雨停了,用无人机出去飞一圈,看看有没有引起大面积的森林坍塌。

    如此想着,他转身进入厨房,开始做午饭。

    午饭过后。

    大雨还是没有停的意思。

    这时候。

    陈锋发现,山神庙的屋顶,滴答滴答的漏着水。

    他转身进屋,找了个脸盆。

    顺手抓着放在脚跟脚的一把雨伞。

    啪嗒打开,想也没想,就走进雨中。

    啪嗒啪嗒——

    ????

    所有人愣住。

    陈锋也愣住,抬起头,看着头顶的上的雨伞。

    雨伞是破的,被老鼠咬了几个大洞,伞骨也生了锈,刚一打开,整个雨伞就稀里哗啦的在风中飘摇。

    雨水毫无阻碍的,全都浇筑在头顶上。

    “……”

    “哈哈哈,打了个寂寞!”

    “站长这也太惨了吧……”

    “虽然但是,我就是忍不住想笑……”

    “站长,护林员是不是一下雨就宅家里不出门的?”

    “啊这……我着实没想到,身为百万富翁的站长,也有着跟我一样的遭遇。”

    “这……比我还惨!我虽然跟我老婆共用一把伞,只淋湿了半边身子。”

    “为啥只淋湿了半边?是不是你老婆身体太大了?”

    “……咋可能,我老婆也就才三百斤!是雨伞太小了,怪我考虑不周!”

    “……”

    “这就是爱吗?”

    “像极了当初做舔狗的自己。”

    陈锋笑笑,道“回头自己做一把就行。”

    伞放在一边,走到山神庙内。

    将盆放在漏水的地方。

    又细细的检查了一遍山神庙的屋檐瓦砾。

    还有好几处也在漏雨。

    滴答滴答……

    陈锋又冒着雨回到砖房内。

    把所有可以用的桶、盆全都拿了出来。

    放在了山神庙里,接着漏下来的雨水。

    “看着此情此景,你们有没有想起一首诗?”

    陈锋用毛巾一边擦着身上的雨水,一边望着淅淅沥沥的大雨。

    “这题我会啊,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绝绝子,这太符合站长的处境了。”

    “我觉得虎斗要是评选最惨主播,站长一定能榜上有名!”

    “不是,我想不明白,你们为什么要同情一个身价百万千万的狗币呢?同情一下我行不行?”

    “就是就是,只要你们奉献一点爱,一人给我一块钱,我也能响应国家号召,提前脱贫致富了啊。”

    “兄弟,你看我这个西瓜一样大的拳头了吗……”

    陈锋擦干身上的雨水,把毛巾挂在墙边。

    “你们看到的是床头屋漏无干处,而我看到的……”

    “是陋巷深深屋数椽,以文为业砚为田。”

    网友们“……”

    “站长你可真有情调!”

    “呵呵,别想了,你家都都漏雨了,还有,你深山老林的,哪来的陋巷!”

    陈锋笑笑,道“人生嘛,总会有一些磕磕绊绊。我们总不能时时刻刻都用像杜甫那样的悲观情绪去生活……”

    “不妨换个角度,纵然是生活再难,也要学会苦中作乐,发展自己。”

    “就像这块黑不溜秋的石头,别看着他外表丑,但内在却十分细密腻滑,莹洁滋润,只需要稍作加工,也能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贝。”

    他找了个凳子坐下,随手把带回来的苴却石取了出来。

    从墙边抓起柴刀,在掌心急速转动一圈。

    抬着苴却石,仔细的校对了一圈后,手起刀落。

    嗖!嗖!嗖!

    几刀下去。

    形状古怪的苴却石,很快成了一个长方体的石头。

    “长三十厘米,宽二十厘米……”

    陈锋目测一下,得出了一个精准的数值。

    然后,开始对苴却石进行雕磨。

    起初,网友们看不明白。

    但很快,就有人明白过来。

    “卧槽,站长是要做砚台吗?”

    “这么一小块石头,能做砚台吗?”

    “我也好奇,我去博物馆看过,那砚台都挺大的,还有五米十米的,简直惊死个人!”

    陈锋低着头,继续雕磨着。

    “华夏砚台的发展期,可以简单分为七个阶段。”

    “新石器时代到春秋时期,用的砚石主要是易水石,加工修饰比较简单,多数只有正面一个凹坑。”

    “战国到西晋时期,增加了研磨杵更方便研墨,形状方面变得多样化,圆形、三足、多足或平面、加盖,刻有简单的花纹,石料除了易水石还多了天坛石、村石。”

    “我手里的苴却石,就是这个阶段被初次开发使用的。”

    “我们所认识的,真正的石砚,是在东晋、隋代期间定型的,大多数以圆形为主,带足,侧面都会雕刻纹饰。多了燕子石、嘉峪石、金星宋石等等。”

    “砚台的发展,一直处于一个比较缓慢的状态,直到唐宋时期,石砚发展才迎来了第一次蓬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