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一章 各方云动

    他和武宗主是私下进行切磋,除了陆小龙和石秀儿,再无旁人观战。

    没想到前脚刚出门,后脚就上了潜龙榜。

    这个万晓生是百晓生的升级版啊,此人必定非同小可!

    凌浩不知道的是,与此同时,另有无数份同样的卷轴被送进了皇宫内院、各大家族和各大门派。

    几乎是一夜之间,凌浩的名字便传遍了中州大陆的每一个武道势力。

    皇宫,养心殿。

    李公公扣响了养心殿的殿门。

    不多时,便有一道威严的声音传出:“进。”

    李公公恭敬地推门而入,手捧一册卷轴走到大夏永安帝跟前,毕恭毕敬道:

    “陛下,时隔三年,潜龙榜再次更新了。”

    “哦?”

    永安帝的目光从奏折上移到李公公手捧的卷轴上。

    李公公心领神会,立刻展开卷轴。

    “陇西郡凌浩,四品悟刀意……”

    永安帝微眯起眼。

    天下最有含金量的三个榜单:先天榜、一品榜和潜龙榜。

    其中,潜龙榜仅三十岁以下的青年俊杰方可上榜。

    能上此榜者,均有先天之姿。

    四品悟刀意,说明此人刀道天赋之高,世所罕见!

    永安帝来了兴趣,问:

    “凌浩,……中州没有凌姓的世家吧?”

    李公公服侍永安帝数十年,甚至比永安帝更了解他自己。

    一听这话,就知道皇上想要问什么,解释道:

    “来之前我已命人查过,这个凌浩,并非出自任何一个世家或者宗门,只是一个散修。”

    “散修?”

    一向沉稳的永安帝脸上闪过一丝诧异,喃喃道:

    “只是散修,便能在二十一岁的年纪修炼到四品。

    不仅如此,还能悟出刀意。

    就算是那几个大世家的几个天骄,只怕也是远远不如!

    倘若给他足够的资源……”

    永安帝神色一凛,断然道:

    “带我口谕,即刻动身,宣凌浩进宫觐见!”

    ……

    岭南城,宋家。

    “啪!”

    宋小缺将卷轴拍在桌上,冷笑道:

    “呵,哪儿冒出来的村野匹夫,也配跟我齐名?我倒要领教领教!”

    他原本是当世唯一一个在四品境界就悟出刀意的刀道天才。

    现在不是了。

    宋小缺是极度自负的人。

    被人夺走了“唯一”的称号,他内心十分不爽,决意要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凌浩分个高下。

    宋家现任家主宋志玉冷声道:

    “天子脚下,勿生事端。”

    “父亲还请放心,我此次去,只是找他以刀论道,不过一个区区四品武者,我岂会动真格?”

    宋志玉摆摆手说:

    “知道分寸就行,去吧。”

    他不担心儿子会输,宋小缺悟出刀意已有十年。

    早已大成,绝非刚悟出刀意的四品武者可比。

    ……

    陇西郡,王家。

    “陇西郡凌浩?”

    当王家现任家主王成乾看到新晋潜龙榜的人,竟是出自陇西郡的时候。

    目光一凝,神情顿时慎重起来。

    “我陇西郡出了如此人才,你们竟然一个不知?

    都是干什么吃的?!”

    王成乾望着堂下的王家骨干,呵斥道。

    对于这样天资绝艳的人才,王家通常都会招为上门女婿,提供其修炼资源,收为己用。

    可如今,由于这群人的失职,竟然放任本郡数百年来最耀眼的天才跑到了京城!

    倘若此人为朝廷所用,日后必成为王家的大敌!

    这令王成乾如何不怒!

    堂下一片安静,谁也不敢吭声。

    就在这时,一道赤色的身影飘然入内。

    正是一品榜排第二的王家天骄,王通天。

    王通天道:

    “不如,我去一趟京城。他若愿意跟我回来,那便最好。

    不然,我便替王家除掉这个隐患。”

    王成乾沉吟片刻,摇摇头说:

    “不妥,天子脚下,不可恣意妄为。

    现在还不是跟大夏朝廷翻脸的时候。

    你还是去南疆,寻找藏在那一带持有造化玉盘的后人吧。”

    “是。”

    王通天领命而去。

    ……

    关外,胡人部落,三王子的营帐。

    呼延庆正左拥右抱,尽享欢愉。

    忽然,门外响起一声咳嗽。

    呼延庆立刻放开两个美人,披上衣服,吩咐道:

    “进来吧,达瓦卡。”

    他的贴身护卫,一品武者达瓦卡进入营帐中,将一册卷轴呈现在三王子的面前。

    “陇西郡凌浩,四品悟刀意……”

    呼延庆叹口气,感慨道:

    “这潜龙榜上,共七十二人,大夏王朝独占五十人。

    反观我族,仅有二十二人。

    若不是大夏国内,世家、宗门林立,人心不齐,哪还有我们什么事……”

    达瓦卡进言道:“不如趁着他还没有成长起来,我们先派人做掉他,也算为我族除掉一个后患。”

    呼延庆不置可否地“嗯”一声,只说:

    “他身处京城,不好动手,若是来到关外,我们再作打算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