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3章 激动的老爷子:这都是咱大孙搞出来的!

    书      第153章激动的老爷子:这都是咱大孙搞出来的!

    同一时间,百姓们早已经欢呼起来。林

    纷纷露出不可置信之色。

    “真是皇长孙?”

    “那些流传的消息,竟然都是真的......”

    “是皇长孙给了我们粮食,给了我们钱粮,让我们有了住的地方。”

    “那对我们而言,岂不是再造之恩。”

    有百姓露出惊讶。

    然而很快。

    各大使团中。

    高丽使团的外使,当先就坐不住了。

    他不敢直接质疑。

    只能旁敲侧击。

    “明国的陛下!”

    “我们也听过那几个月前的传说,所以,我们非常好奇

    “这些东西,你所说的皇长孙又是从哪里得到的?”

    “整个大明都没有?”

    “那皇长孙又是从何处得来?”

    话落。

    他继续话锋一转。

    再次说道。

    “可就以您所言的大明三代英主而言。”

    “你打下了大明,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太子殿下监国,辅佐您,才有了如今的洪武盛世!”

    “但是......”

    高丽使团的外使,是一个高高瘦瘦的男子。

    因为历史原因。

    虽然他们现在还是高丽王朝。

    并非之后,是老爷子亲自赐名的“李氏朝鲜”。

    但他们依旧使用汉字,对汉文明的一些“明君”、“英主

    “没有大功绩,根本不能入列“英主”的名号。”

    “更何况,正如刚才,帖木儿使团的说法。”

    “若是仅仅凭借钱财和粮食,就足以位列所谓的三代英主

    “想要压下......五龙同朝。”

    “未免太不够了......”

    他又一次用了“五龙同朝”。

    ”的评价苛刻,可谓了解极深。

    傻子220都知道......

    不怀好意!

    就是想在这个关键时候,挑拨是非,也好让百姓心里出现种种疑团

    只是,面对这种询问......

    老爷子却忽然一笑。

    他看向使团。

    “看来咱那天说的话,你们是一点儿都没听啊。”

    “还是说,光想着咱所说的皇长孙,存不存在了?”

    话音刚落。

    老爷子没有在乎,他们突然变幻的脸色。

    当即看向百姓。

    再度说道。

    “正如这些外使所言。”

    “如果仅仅是凭借钱财和粮食,咱当然不会说出,三代英主这样的话!

    “既然说出来了!”

    “咱当然有这个自信。”

    “正巧,今日的盛典,本来就是要向咱大明......”

    “宣布,咱那大孙,到底在这段期间......”

    “给咱们大明,留下了多少瑰宝!”

    一时间。

    听到老爷子如此笃定的话。

    百姓纷纷露出惊诧和疑惑。

    反倒是一众使团,似乎想起了什么暗道不好。

    联想到前天他们刚来。

    老爷子说起的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汇。

    刚想继续换个语气。

    可突然。

    只见老爷子话锋一转。

    忽然看向一旁。

    “刘三吾,将你们手中的东西拿过来!”

    “还有詹徽,也让他们......把新粮拉出来。”

    “都说新粮新粮......”

    “可这到底何物?真正意义上亩产几何?”

    “也是时候,让咱们这些外使,长长见识了。

    “刚好......”

    “也让他们考虑一下,重开西域的事情。”

    话音落下。

    老爷子身后。

    刘三吾和詹徽(cedd)对视了一眼。

    前者当先站出。

    慢悠悠的来到了老爷子面前,并且从自己的怀中,取出了三部“典籍

    “这位......是刘老爷子,朝堂上的老太岁都出现了?”

    “是什么东西?”

    “要知道,现在刘老爷子岁数大了,只有在每一次的科举出现。”

    “咦!洪武老爷子怀里的东西是什么?”

    百姓还在纷纷疑惑。

    而此时。

    老爷子已经随手取过,其中的一部刊印好的书籍。

    正式说道。

    “不知道诸位百姓有没有发现,眼下京城之中??...

    “新兴起了一种,蒙学启蒙之法!”

    “名:拼音!”

    此话一出。

    帖木儿使团中,祭祀老者,微微眯眼。

    而下方的百姓。

    只是恍然大悟。

    “当然清楚,最早好像是钟山东面那边的传过来的......”

    “对对对!我家先生大肆夸赞,说这是几代人,费劲心血,才能研究出来的微言大义!”

    “对于识字的人来说,可能是鸡肋。”

    “但是对于目不识丁的幼童而言,却能加快识字速度!”

    “这要比所谓的很多书香世家的启蒙学,还要好用。”

    “可皇爷为什么现在提出来......”

    “难不成这发明的主人??”

    一瞬间。

    所有人的呼吸都开始急促起来。

    大多数的目光,全都看向老爷子,一眨不眨。

    老爷子看到百姓讨论的热烈。

    当下。

    也不隐瞒,直接将手中之物,昭告天下!

    他大笑道。

    声音里满是自豪。

    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没错!”

    “大家猜测的,一点儿也没错。”

    “这也是咱大孙弄出来的!”

    一边说着。

    老爷子指着手中的书册,大笑道。

    “在我手中,是一本以【拼音】囊括,五千多个字的书册!”

    “咱的大孙,将其称呼为《字典》!”

    “以拼音为纲目,将所有的同音字形归纳,再添加意思,表明字的含义!

    “此种宝物,是我大明启蒙学、不!”

    “是让我大明百姓,全力开展教育识字的......至宝!”

    老爷子先是下了个定义。

    看到下方百姓齐齐目光大亮。

    他语气和缓。

    “咱早年,在大明天下大兴学府,让我大明的孩子,都可以进入学府读书,将来成为大明的有用之人!”

    “但可惜!因为很多原因。”

    “我大明的百姓穷啊,稍微出现一点儿天灾**,就得饿肚子。”

    “种地的时候,更是累月累日、不分昼夜......”

    “赶上农忙的时候,家里的孩子连书都读不了。”

    “开垦、得除草、得堆农肥......”

    “家里稍微大的孩子,就要赶紧出来补贴家用!”

    “归根到底,还是咱大明,太穷了!”

    “所以!”

    “咱现在不提,之前救了整个怀城百姓的钱粮。”

    “就单单说,咱手里,现在握着的宝物。”

    “这宝物之一,就是字典!”

    “现在京城各地的印书局,已经全力开展印发......”

    “这些字典,在一个月之内会全部发往我大明各地!”

    “让每一个大明子民,都能在任何空闲的时间,认字、识字。

    “知道汉家传承之根!”

    “体味我汉家,自炎黄时期,就流传至极的文脉!”

    “而这些文脉......”

    “是每一个大明子孙,都有权力享受它的遗泽。”

    随着老爷子振奋的声音响起。

    这一刻。

    他福灵心智。

    老爷子只感觉自己的身体,充满了活力。

    更是不由得振奋喊出。

    注定传遍民间的宏愿!

    “十年之后,咱的大明,凡青年者,皆可识字!”

    “二十年之后,咱的大明,将再无目不识丁!”

    “三十年之后......”

    “今日因“字典”而成长起来的年轻人!”

    “将成为我大明,新一代的重臣!”

    “到时!”

    “咱若是天上有灵......”

    “定会老怀大慰!”

    顿时。

    随着老爷子这番,震彻人心的话语响起。

    下方。

    近乎所有的百姓,全都睁大着眼,一个个激动无比,胸中流淌热流

    有的更是眼眶一红。

    只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时代变局之中。

    竟是热血沸腾!

    老爷子的话语没听。

    这一次。

    甚至是加速响起。

    “除却《字典》外,还有以词汇为主的【词典】

    老爷子一连拿出三本书册。

    将其置放在面前的桌子上。

    “这些......”

    “都是咱大孙建议的!”

    皇子皇孙中。

    此时此刻。

    以典故、谚语、以及古人的真言大义为主的《成语词典》!”

    朱允炆攥紧双拳,这一幕,他虽然早就猜到会发生。

    但没想到。

    皇爷爷竟然以这种方式拿了出来。

    而且每说一句。

    他脸上的自豪就多上一份。

    而下一刻。

    老爷子更是拿出重头戏。

    “詹徽,把你的东西拿出来!”

    詹徽连忙上前。

    他提着的,是三个袋子。

    老爷子拿到后,一一取出。

    先是拿出了一个土黄色的东西。

    继续笑道。

    “诸位百姓,咱手里拿出来,可知是何物?”

    怀城的百姓,是这一次种植的主要人选。

    当即大呼:“土豆!”

    老爷子再度拿出一个红色的东西,“此物呢?”

    “红薯!”

    最后,老爷子拿出一个有些干瘪、不复水润的黄色颗粒农作物。

    “此物种植季节还没到,但大家也应该明白。”

    “玉米!”

    老爷子笑道:“这三种新粮,就是此次,这些外使来求的。”

    “三种新粮,亩产......视土地贫瘠不同,皆是主粮的两三倍以上!

    “此物!”

    “也是咱大孙......送给咱大明的!”

    话音落下。

    百姓纷纷振奋起来。

    然而还没等他们说话。

    谁料。

    老爷子的话,还没结束!

    “大家再看,你们脚下踩着的地面......”

    “又是何物?”

    “此物,最近在怀城大肆使用!”

    “虽造价低廉,但重要性,却关乎到百姓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

    “用处广泛,可用于道路、桥梁、房屋、堤坝等各类建筑!”

    “从此之后,我大明患!”

    “百姓,自可早早脱离,再也不用担心,被洪水肆虐,危及生命!”

    “而这......”

    老爷子红光满面,在所有人骇然的目光里。

    再度说出了那六个字!

    “还是咱大孙的!”.

    文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