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五章 各占半边天

    “脑补是个好东西!”送走唐琯,辛生明比爬了一座高山还累。不过辛生明清楚目前只是暂时过关,唐琯只是年轻弟子,蒙了小的还有老的,把包括鬼谷子在内的所有人全蒙过去才能基本上高枕无忧,希望那个鬼谷子不要比皇帝难对付太多吧。

    楚棠回来得比想象的晚,还一副气鼓鼓的样子,居然是楚锋也想参演这大陆上的第一部电影。不过楚锋的想法和原先不同,觉得这是展示皇室和青城使者关系密切的最佳方式,楚棠出镜份量不够,他这皇帝亲自出马才行,而且不能是纯粹的商业广告,要把主题往民生上引拍成公益广告。

    对这个世界不够了解,辛生明只算了玻璃镜的成本,不知道铜镜的成本其实比玻璃镜高得多,许多老百姓咬咬牙买得起一面小玻璃镜,但仍然买不起铜镜。铜镜的材料是青铜不能用纯铜,青铜是铜锡合金,而这个世界的锡储藏量很小价格超过银价,所以铜镜的成本和不锈钢镜差不多,对许多老百姓来说都是天价。

    如果使用普通玻璃而不是钢化玻璃,镜子成本能降低一半多,一面二十厘米直径的圆镜,量产后只需要不到十铜元的制造成本。楚锋决定提议内阁对低档玻璃镜免税,同时从内帑给每面低档玻璃镜补贴两铜元作为物流、人工费用,把零售价控制在十铜元之内,让大楚所有老百姓家的女儿都买得起镜子。每面镜子补贴两铜元,就算两千万面也只需要四万金元,花这点小钱收获大量民心,对楚锋来说是非常划算的。

    至于普通玻璃镜是不是不够结实,楚锋认为对普通百姓来说不是问题,百姓人家哪样家当不珍贵,自然会爱惜着用,何况钢化玻璃也结实不了多少,只是安全性更高。也就辛生明对小九的安全重视得过头才会直接用钢化玻璃,就算在蓝星上,大部分镜子用的还是普通玻璃。

    电影角色要被楚锋分走,销量最大的低档镜子眼看着也赚不到钱,而且要占用大部分产能,楚棠很生气。辛生明则很赞成楚锋的想法,因为他也需要民心,就劝楚棠说:“你想啊,普通的玻璃镜不结实,不方便长途运输,赚得也少,不如直接把这一块交给别人去做,咱们自己只做高端产品。比如每个郡找一个合作伙伴免费提供普通平板玻璃生产技术,镀层试剂的生产技术咱们不转让,直接卖给他们成品,卖得贵一点,把利润留出来,这样不就既省了低档生产设备的投入,又把该赚的钱赚到手了吗?”

    楚棠想确实是这个道理,低档产品很占产能又赚不了多少钱,不如直接授权出去。但马上又觉得不对,玻璃钢化技术在这个世界不是秘密,掌握了普通的平板玻璃就能进一步进行钢化,那样的话,不连中高端市场也保不多久了吗?

    被楚棠缠得没办法,辛生明只好继续开动脑筋,余光看到小清正用平板电脑在教小九认东西,突然想起最早的相片是洗印在玻璃上的,也许可以往那方面想,就指着平板电脑问楚棠:“如果把图像印在一张玻璃板上,刚开始的时候可能是黑白的,你觉得有没有人需要?”怕楚棠理解不了,干脆找出数码相机给她照了张相,然后用黑白模式显示给她看。

    怀着开办连锁照相馆和电影院线的梦想,楚棠心满意足地回去找她皇帝爸爸商量公益广告的剧本了,辛生明却恨不得照自己脑袋来两下。刚才介绍完玻璃相片没收住嘴,说如果能做出玻璃底片就有可能做出胶片,然后做出真正的照相机以及摄影机、放映机,那样就可以在大楚各地开照相馆、电影院。辛生明甚至连影片的内容都给楚棠想好了,开始阶段可以直接翻拍他移动硬盘里三十多t的电影和电视剧、纪录片,每天看八小时都够楚棠看十多年。

    想帮楚棠实现那个梦想,就算他有全套的资料,一切条件也都具备,辛生明觉得也需要三五年时间,关键他只有一个人,分身乏术,想想都觉得很累。但更可怕的是等过几天电的问题解决后,楚棠可能会盯上他移动硬盘里的电视剧,到时候一群大小公主加上李平阳手底下的女兵天天追剧抹眼泪,那场面没法形容。越想越愁,李平阳回来的时候辛生明还在唉声叹气。

    “小明怎么了,今天来的那个鬼谷弟子给你带来麻烦了?”李平阳一回来就听门卫说下午鬼谷弟子到访,因为她不在家门卫直接把拜贴送给辛生明,为此她还把门卫训了一顿,因为她也想到鬼谷的人可能会给辛生明带来身份危机。

    “没有,那个人我应付过去了。哦,今天来的鬼谷弟子就是上次你们说过的苏琯,实际上不姓苏,真名叫唐琯。”辛生明摇摇头,“我是跟棠棠说话一不小心说多了,又给自己摊上一大堆事,时间不够用啊。”

    听完辛生明的解释,李平阳“扑嗤”一声笑出来,剜了他一眼说道:“这是你自找的,谁让你总这么惯着她!那个电视剧是怎么回事,找时间给我看看。”

    “这不咱们妹妹嘛!”辛生明讪笑着说道,觉得确实应该给李平阳看看电视剧,这姐姐平时太冷,多看些言情片、生活片,接受些人间烟火的熏陶也不错。后悔不该每天晚上在朱雀广场放电影,搞得自己人休闲时间没投影仪用了,总不能白天看电视剧吧,从这个角度考虑,摄影机、放映机应该尽快弄出来。就说吃完晚饭就用平板电脑给李平阳试看电视剧,小九晚上不用那个,正好楚棠她们也不在,免得那帮小丫头看上瘾了影响影响小九的作息时间。

    “哦,你要的学校用地朝廷批下来了,就在我们娘子军现在营地的东边,两千多亩,按你的要求有山有河有湖还有耕地,周围的地全划给我们娘子军了,把学校围在中间。你找时间去看下,觉得可以的话,拿个方案出来,建设费用国库支出,上不封顶。”李平阳想起来说道,“还有你要的学生,雍北和大哥、二哥那边挑选的再过十天左右就到了,梁南的要晚五六天,你要识字还会简单算术,年龄十五到十八岁,只要平民子弟,这样的人不好找,总共才挑出来三十多人,一大半是大哥那边的。”

    辛生明没打算仅凭一己之力在短期内打造出一座综合性大学,只用于教学的话,原来楚棠那个公主府的面积完全够用。城南圈地主要用作实验基地,一些会产生噪音、危险性大以及污染重的实验室全建在那,还有实验工厂和核心产品工坊。京城南边的那条神道其实就是这个星球的北回归线,京城基本上属于热带,所以大部分的良种培育工作也可以在这里做。实验室和工厂首重防火,大楚传统的砖木结构不符合要求,辛生明打算那里的所有建筑全部采用钢筋水泥结构,整体方案可以慢慢来,亲自看一下选个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水泥窑地点才是当务之急,决定明天上午就去。

    按照古来有之的说法,所有人都是上古神人的后代,先天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这个世界没在制度上规定很森严的等级,最典型的体现是这个世界没有跪礼,最底层的老百姓见到皇帝都只须拱下手。这个世界的阶层固化,主要通过对资源的控制来实现,比如教育资源。第一批学生辛生明准备当火种培养,所以优先选择利益纠葛少容易留住的平民子弟,事先已经估计过找一批合格学生的难度,但结果还是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都知道是他这个“青城使者”招学生,应该没人会不愿意,但一个最强节度使的地盘加上三个大郡规模的地方,近百万人口中竟然只找到这么点人,辛生明很想问是不是时间太短选择面太窄,比如只找城镇没找乡村。转念想想,城镇都只能找到这么点人,乡村估计是完全的文化沙漠,有漏网之鱼也没几条。但马上发现不对,娘子军中像冰清玉洁这样的不少,雍北、梁南应该也挺多,不会是只选男的没考虑女的吧,急忙问道:“姐姐,全是男孩是还有男有女?”

    “男孩啊,如果是女孩我用不着找他们,娘子军里随便选选就能选出一百多,女孩也可以吗?”李平阳诧异地说道。

    听到这话辛生明很心疼这姐姐,虽然创建了娘子军而且打造成天下第一强军,还是被男权社会的规矩束缚,潜意识中根本不敢考虑女孩。说起来皇帝也是个好舅舅,在娘子军足够强大之前,特意不给这姐姐定品级,没品级就不用上朝,免得老古板的朝臣们看着惹眼群起而攻之。想想说道:“我们那里的观念是男女各占半边天,提倡有教无类,我招学生不分男女的,女孩心细,许多事情其实女孩更合适。这第一批学生除了特别优秀的会成为研究人员,大部分人以后都要当老师,如果是教小孩子的基础老师,女的比男的更合适。”

    除了少数教女孩子规矩的宫廷女官和世家大族的女管事,这方世界的女人一般只能教她们的儿女,正式执教的绝大多数是男性,不但东大陆如此,西大陆也一样。娘子军的兼职女教官几乎是这方世界惟一的特例,而且只能在娘子军内部和两个安置基地执教,就算李平阳也不敢轻易挑战这个世界的惯例,现在有辛生明在前面顶着,情况就大不一样。李平阳很心动,有些不确信地问道:“正式的女老师吗?”

    “当然是正式的,我不做挂羊头卖狗肉的事,到时候对她们进行考核,合格的颁发证书持证上岗,还要评教师等级,等级跟待遇挂勾。我决定了,等这批学生可以用了,给下一批讲课全用女老师,不喜欢女老师的就别来,我的学校我作主,不惯毛病。”辛生明豪气地说道,“要不干脆这样吧姐姐,在京城附近招一些七到十四岁的小孩,每个年龄段四十人,男女各一半,不限家庭出身,不限基础,看起来不太笨能吃苦就行,让那些未来的女老师一边学新知识一边给这些小孩讲基础课,如果你们娘子军有年龄大准备退役的,也可以来当老师。还有那四个郡什么时候去接收,要不每个郡也招点小孩过来先?算是给封地的福利,也为封地的发展储备点人才。”

    被辛生明的情绪感染,李平阳有些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大量的女老师站在讲台上,说她马上命令娘子军选人,学生先挑出一百名,年龄大准备退役的女老师也挑出二十名,等那两个旅到了,每个旅再选二十五名学生五名老师,说完觉得好像过分了点,忐忑地问道:“是不是太多了?”

    辛生明心说多倒是不多,就是阴盛阳衰了点,而且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准备工作也没做好。不好打击李平阳的积极性,就说先把人定下吧。学生的话先发录取通知书,等楚棠的公主府改造完毕后入学,时间暂定九月初一。女老师先来报到,看几个月科普视频找找感觉,同时帮他编下教材。京城里的招生工作也可以着手进行,但要把好关,千万不要全招的高门大阀子弟,至少给老百姓一半的比例。但在向京城招生的时候要提前说好两点,一是除了特殊课程,可能全是女老师,不喜欢女老师的就别报名了;第二是实行宽进严出,考核不合格随时可能被退学。

    辛生明没说如果京城的学生报名的太多怎么办,知道李平阳不可能坤纲独断,肯定要找这方面的专家。相信有上万年农耕文明历史的这个世界会有成熟的筛选体系,因为大楚是有科举的,并不完全是门阀政治。果不其然,李平阳连饭都没吃就进宫找皇帝舅舅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