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章 传朕旨意,调惊怖大将军五十万兵马入京!

    朱厚照翻看着秘折上的人名单,听着青龙指挥使的禀报。

    雄霸的天下会总舵位于天山,山高皇帝远,先帝在世的时候,天下会便在不断扩张,如今他登基两个月,天下会扩张的速度竟然越来越快。

    “陛下,这是雄霸颁布的天下会公告。”

    青龙从怀中取出了一卷泛黄的帆布,帆布展开之后,赫然是天下会的布告。

    “天下会派三大弟子前往无双城,参加无双城主独孤一方的六十岁寿诞……借机同无双城主商议共同执掌武林,成为武林皇帝……”

    武林皇帝?

    雄霸的野心昭然若揭啊!

    他竟然想成为武林皇帝。

    此时此刻,天下会的雄霸和无双城的独孤一方,恐怕都不会想到,他们的宏图霸业,即将崩塌!

    现在他们声势浩大,但是辉煌只是片刻,他们马上就会覆灭。

    因为,他们已经上了大明皇帝的必杀名单!

    “青龙!”

    “卑职在!”

    “启动五镇锦衣卫!”

    朱厚照话音落下,青龙领命,率领卢剑星和沈炼退下,两人离开的时候,感受到了天子的杀机,很显然,雄霸和独孤一方的所作所为,已经碰触了天子逆鳞。

    ……

    卢剑星与沈炼退下之后,朱厚照起身走出了金銮宝殿,少年天子站在金銮宝殿外,凝视着金銮殿外的白玉石广场,巨大的广场之上,大内侍卫拱卫于此,偌大的紫禁城,飞鸟不能入。

    “若是你们和雄霸交手,有几分胜算?”

    朱厚照的话音落下,一个扫地僧,拖着扫把,缓缓现身,破旧的黄色僧袍已经不能再破旧,身形岣嵝的清扫着本就干净无尘的金銮殿,另外一侧,捧着一卷书籍的总管太监现身,这名太监身形消瘦,更像是一个落魄秀才,而不是太监……

    “启禀陛下,老奴曾经写九阴真经的时候,雄霸便已经雄霸天下,老奴不敢妄言……”

    扫地僧一言不发,一直默默的打扫着干净的大殿,扫地僧出没很古怪,基本没有什么规律而言,时而在金銮殿清扫,时而在养心殿清扫,朱厚照在经楼查看经书的时候,扫地僧也时常出现。

    黄裳是朱厚照的御书房太监,每天负责整理奏折,黄裳属于二十四监的太监,黄裳陪在帝王身边的时间,比掌印太监曹正淳还要多得多。

    曹正淳执掌东厂,时常要出宫办差……

    朱厚照转头看了一眼扫地僧,也没有过多的理会,扫地僧是朱厚照来到这个世界第三天签到的武林强者,根据系统规则,扫地僧固定出现在几个场景之中,金銮殿,养心殿,经楼等……

    紫禁城后宫,扫地僧不会现身……

    雄霸……

    天下会……

    独孤一方……

    无双城主……

    朱厚照的目光中,显露杀机。

    朱厚照攥紧了青龙递交的秘折,除了这些武林豪强以外,还有一批人是朱厚照的眼中钉,肉中刺!

    吃着朕的饭,砸着朕的碗!

    黄裳跟随在朱厚照的身边,前往了养心殿,朱厚照离开不久,扫地僧打扫了金銮殿后,缓缓的走出金銮殿,随手关上了金銮殿的殿门,前往经楼打扫。

    ……

    养心殿,御书房太监黄裳整理着奏折,朱厚照查看着系统,穿越到这个世界两月来,朱厚照除了签到了一些忠诚度百分百的武林神话,还签到了不少的丹药,以及几件神兵。

    扫地僧的境界,大概达到了大宗师的境界吧。

    虽然朱厚照签到了忠诚度百分之百的扫地僧,但是扫地僧到底是什么级别的强者,朱厚照并不能确定,毕竟系统之上,并没有标注出境界。

    不过,这个世界的武力等级分为九品制,从小到大,九品至一品。

    伤甲而不破,是下三品。

    破六甲以下,中三品。

    破甲八九,第三品。

    二品为小宗师。

    一品四境:金刚境,指玄境,天象境……

    朱厚照看了一眼整理奏折的黄裳,这个黄裳应该有小宗师的境界吧,朱厚照心中猜测着,并没有去询问,这瘦弱如秀才的身板,即便著书九阴真经,也最多不过金刚境……

    至于指玄境和天象境,朱厚照没有考虑过,不久前,他听黄裳说过,这个世界的天人路断绝,夫子战天失败之后,便再也超越天象境的大宗师了……

    “睡觉!明天上朝,看朕怎么治理你们这帮权臣!当真以为朕,年少可欺?”

    养心殿。

    朱厚照躺下之后,就睡下了!

    第二天清晨,朱厚照起床之后,换上龍袍,抓起了天子剑!

    “上朝!今天整治朝臣!”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过后,文武百官穿过午门、踏上拱水桥,来到金銮殿内。

    这一朝乃是大明武宗皇帝的第一朝。

    朝中文武百官皆比往日早到了将近半炷香的时间。

    朝殿上,百官林立两侧朝班,低声议论着这位少年武宗皇帝。

    “陛下驾到~”

    随至宣号声起,百官闭口不言,静待天子亲临。

    朱厚照一身龍袍,踏上龙台,坐于龍椅上。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平身吧!”

    “谢陛下。”

    朱厚照环顾着朝中大臣,而臣子们同样也在小心翼翼的打量着这位少年天子。

    “今日乃是朕登基以来的第一朝!”

    “今日宣召诸位爱卿倒也没有什么大事。”

    “朕初涉朝政,有些事情上,倒是还有些不太清楚。”

    “须得从诸位爱卿口中多多了解一番。”

    “今日朝堂之上,诸位爱卿无须拘谨,随意而谈。”

    话音落下,百官面色一怔,目目相视。

    天子虽是这样说,可百官们却是不敢真的大肆论谈。

    而在朝堂之上,有个不成文的规矩。

    天子若问,先由官阶较低的臣子来回答天子。

    若天子不悦,方由高阶官职的大臣回答。

    “回禀陛下,我大明江山国泰民安,自陛下登位后,天下风调雨顺,人人得而富足……”

    当臣子侃侃而谈之际,朝中大臣们亦在打量着天子脸色。

    直至臣子话音落下,退回朝班后,天子的脸上也未曾流露出半分不悦或是恼怒。

    这一刻,百官们也逐渐放开了言谈,纷纷奏禀着佳绩。

    朱厚照笑着说道:“如此听来,朕这一朝堪称古今盛世,纵是遥指当年永乐大帝一朝,也不足为过啊!”

    内阁首辅刘健躬身走出朝班,拱手说道:“陛下正值少年,而我大明朝同样如此!”

    “臣等相信,我大明朝必定更加兴盛。”

    朱厚照微微颔首,开口道:“兵部尚书。”

    兵部尚书张经快步走出朝班,拱手说道:“臣在。”

    “今大明天下之中可有何乱事?边疆之地是否时有倭寇滋事?”

    张经面色一怔,黔首拜道:“回禀陛下,自封禁了部分海域后,我大明朝沿海之地的百姓们几乎很少再遭到倭寇的袭扰。”

    “除此之外,山东备倭军足有二十万之余,倘若倭寇敢来,定令要他们有来无回!”

    朱厚照听闻此言,朗声大笑道:“哈哈哈!兵部尚书说的好啊!”

    “有卿等朝廷栋梁之才,朕心无忧矣!”

    “只不过,朕心中倒是还有个疑问。”

    “户部尚书。”

    列班内,户部尚书梁储闻言,忙身走出,手持象牙板道:“臣在。”

    “既然大明朝天下繁荣安定,想必这每年、每月征缴上来的赋税也是不少吧?”

    话罢,朱厚照饶有兴致的盯着梁储,等待着他的回答。

    朝堂上,百官心情万般紧张的看向户部尚书。

    旁人不知,可身为户部尚书的梁储,却是比每一个人都要清楚大明朝每月征缴上来的赋税。

    若如实照禀,天子正值心情大悦,必然会恼怒。

    可若隐瞒不报,其罪难当。

    一时间,梁储面颊尽是缜密的汗珠,举足无措。

    倒是次辅李东阳看出梁储此刻的窘态,出列解围道:“回禀陛下,我大明朝每月征缴上来的赋税的确不少,只是……”

    “只是什么?!”

    朱厚照惊诧一声,开口追问道:“爱卿但说无妨!”

    “只是我大明朝每月开支同样也是一笔不小的份额,尤其是在军费、修造陵墓上。”

    “除此之外,还有修缮的沟渠等等。”

    “故而……”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如此说来,这些倒也不怪户部尚书,毕竟这些事上,也不是他能左右的!”

    梁储闻言,这才尴尬的笑了笑,擦着鬓角冷汗道:“多谢陛下谅解。”

    朱厚照目光看向朝中百官,开口道:“说的好啊!说的好啊!”

    “今日听得诸位爱卿一番言谈,真是令朕别开生面啊!”

    “纵是将大明朝称之为天朝上国也不足为过!”

    “若不是由诸位爱卿说出这些,朕怕是都不知道大明朝已强大到这般!”

    天子朗声大笑之际,原本因此而喜的百官,面颊上的神采却是猛然定格。

    天子言语中,似乎说的像是什么反话。

    可不待百官追问下去,朱厚照豁然从龙椅上站起身来。

    此时此刻,少年天子哪还有先前半分和善、稚嫩之色。

    朱厚照不怒自威,声音浑厚道:“既然诸位爱卿如此一说,那朕倒是也没有什么好顾忌和担心的了!”

    “传朕旨意,责命惊怖大将军率五十万兵马入京!”

    “什么!!!”

    一时间,朝中百官失声惊呼,错愕的望着龙台上的皇帝。

    惊怖大将军常年驻守于九边重镇,其麾下十大将军更是骁勇善战的猛将。

    他们不解,明明说的大明国泰民安,天下又无战事,天子因何会宣召五十万兵马入京!

    而这五十万兵马入京的目的又是为了什么???

    清君侧?

    还是……

    百官脸色复杂无比。

    内心更是忧心忡忡。

    可,等百官缓过神来之际,朱厚照早已离开了龙台。

    一时间百官神情错愕,谁也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但唯有一点他们敢肯定的是,他们今日这番言谈非但没有取悦皇帝,反而引得天子不满。

    正当百官准备退离朝堂之时,近侍太监快步走上前来,拱手说道:“首辅、次辅,六部尚书诸位大人。”

    “陛下有旨,命诸位大人前往养心殿。”

    刘健、李东阳等人闻言,心中一惊,面面相视。

    天子宣召,怕是与惊怖大将军率五十万大军入京一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