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章 贾瑜诈降,大破十八路诸侯!

    听了曹操的话,北平太守公孙瓒笑了——

    “孟德此言差矣!贾瑜乃是华雄的部将,自古以来,哪有杀掉主将,向敌方诈降的?”

    曹操一愕,随即笑了:“看来是我多虑了!”

    ……

    且说关羽去后,跟随华雄和贾瑜出城的那五千铁骑,也都处于了震惊状态——

    贾瑜不是华都督的心腹吗?怎么突然斩杀了华都督?而且,贾瑜素来武艺平常,为何刚才犹如神助,只用一刀就斩杀了华都督?

    由于震惊,那五千铁骑,竟然没有对贾瑜群起而攻。

    其实,这个结果,贾瑜早就推演过了——

    这五千铁骑,并不是华雄一手带出来的亲兵,而是董卓的兵马!

    因此,这五千铁骑,并不效忠华雄本人!

    华雄活着的时候,这五千铁骑听从华雄的指挥。一旦华雄死了,他们也没有替华雄复仇的意志。

    贾瑜用大刀挑起了华雄的首级,向跟随的五千铁骑大呼道——

    “华雄与十八路诸侯暗通消息,我奉董丞相钧旨,阵前斩之,你们休要惊慌!”

    那五千铁骑将信将疑,却依然跟随贾瑜返回了汜水关。

    李肃得到消息,大惊失色,质问贾瑜道——

    “你斩杀主将,以下犯上,是要造反吗?”

    贾瑜没有辩解,反问道——

    “我伯父如今就在董相身边,如果我要造反,岂不是陷我伯父于死地?”

    李肃听了,脸色立即缓和了下来,说——

    “那也说得是!你自小由伯父抚养长大,断不会陷自己的伯父于死地!”

    说完,李肃压低了声音,说——

    “老弟,华……雄真的暗通十八路诸侯?你有确切证据吗?”

    贾瑜摆了摆手,说——

    “李大哥,证据的事,不是你所能过问的!你现在要做的,就是亲身前往十八路诸侯的大营,凭你的三寸不烂之舌,让他们相信:明天上午,我们献关投降!”

    李肃脸色大变——

    “你真的想投降?”

    贾瑜朝着李肃翻了一个白眼,斥责道——

    “你傻啊!我要是投降了,我伯父岂不是死定了?”

    李肃的大脑,有些短路了,他一脸茫然地看着贾瑜,问——

    “那么,你为什么让我出使十八路诸侯的大营?”

    贾瑜决定对李肃摊牌了!这样的话,就能让李肃吃下一颗定心丸。

    贾瑜说:“李大哥,你出使十八路诸侯的大营,自然是诈降!是为了麻痹他们!然后,午夜之时,你我尽起全城兵马,劫他们的大营!”

    李肃再次脸上变色,说——

    “整个汜水关的兵马,满打满算,只有五万!而十八路诸侯,有几十万大军啊!”

    贾瑜淡淡一笑,气定神闲地说——

    “十八路诸侯,看似声势浩大,其实各怀异心,相互猜忌。无非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盘散沙!我军只要敢于亮剑,全线出击,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必将一触即溃!你我建盖世奇功,便在今夜!”

    李肃听完,心动不已,大声说——

    “老弟,我听你的!”

    说这话的时候,李肃不禁看了贾瑜一眼,暗想——

    “贾诩足智多谋,我素来敬服。原以为他这个侄子乃平庸之辈,现在看来,是我走眼了!”

    按照贾瑜的安排,李肃亲自前往十八路诸侯的大营,表达了“弃暗投明”之意。

    为了增加可信度,李肃根据贾瑜的叮嘱,故意提出了一些非分的要求——

    打败董卓之后,他和贾瑜,分别拥有一个州的地盘。

    如此一来,就连奸诈多疑的曹操,也相信贾瑜和李肃是真的要投降了!

    等到李肃一离开,十八路诸侯的大营,一片欢腾。

    当天夜里,十八路诸侯都喝酒庆功,放松了警惕。

    三更时候,贾瑜尽出汜水关五万兵马,与李肃兵分两路,猛攻十八路诸侯的大营!

    十八路诸侯,虽然共推袁绍为盟主,有几十万兵马,却是互不统属。突遭袭击之下,各路诸侯,包括盟主袁绍,皆是率部而逃。

    各支队伍,争相逃命,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就连刘备,也在关羽和张飞的保护下,带着他为数不多的人马,跟着公孙瓒逃之夭夭了。

    只有率先扯起讨伐董卓大旗的曹操,率部奋起抵挡,却是独木难支。

    曹操朝着贾瑜大骂——

    “贾瑜小儿,你从此失信于天下!”

    贾瑜大笑——

    “曹阿瞒,你难道不知兵不厌诈?”

    曹操大怒,欲死战到底,却被部将夏侯惇、夏侯渊、曹洪、李典裹挟着,逃命去也!

    到天亮时,贾瑜大获全胜,斩杀诸侯联军数万人。

    贾瑜令人写了文表,向洛阳丞相府报捷。

    在文表中,贾瑜陈述了华雄意图谋反、被他阵前斩杀之事。

    文表报到了丞相府,董卓览表,大为高兴,加封贾瑜为都督,代替华雄的职务。

    并且,董卓还重赏了贾瑜的伯父贾诩,称赞贾诩“育子有方。”

    李儒作为董卓最重要的谋士,私下向董卓说——

    “贾瑜说华雄谋反,却无法提供真凭实据。丞相为什么听凭他的一面之辞?”

    董卓淡淡一笑,说——

    “华雄谋反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贾瑜大破各路诸侯,立下了盖世奇功!”

    李儒沉默了一会,说——

    “丞相,我所贾瑜拥兵自重。”

    董卓皱起了眉头,说——

    “依你之见,应该如何?”

    李儒说:“现在关东各路诸侯,元气大伤,已不足为虑。丞相可召贾瑜入京。如果贾瑜奉命,可知心中无鬼,丞相可以放心用之。如果他畏惧不来,一定是心怀鬼胎!丞相可以密令李肃斩之!”

    董卓点头,说:“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