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六章 护送

    “大人,真的会有危险。”

    李由不太确信,看着这些天草原人对他们的态度,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才对。

    “不好说。”

    草原的上的部落很多。

    胡人大汗,也只是名义上的。可能能管上百分之六七十的胡人。

    也只是管管而已。

    甚至在某些方面其权势不如各部落的首领。

    又是几天过去。

    贾蔷和突击队员们的心志都很坚定,再次向胡人大汗辞行。

    “将军,这是我女儿乌云娜,&nbp;&nbp;还要麻烦你送她去京城了。”

    “护送丽妃回京,正是末将的职责。这一段路程会以性命捍卫丽妃的安全。”

    和亲自古有之,都是战败的女人送给战胜的。

    大汗的女人都是草原上最漂亮的,有其母亲的基因,女儿也漂亮的很。

    十六七岁的年龄,异域风情。比之前送到贾蔷帐篷里来的女人还要漂亮上几分。

    “末将参见丽妃。”

    南朝的繁文缛节,&nbp;&nbp;草原人不太习惯。

    这个女子也不想受贾蔷的礼。

    离开家去京城,但是她并没有特别伤感的感觉。

    这也是胡人战败,把可汗放了的条件之一。

    送自己的女儿当皇帝的妃子。

    直接封妃,只比贾元春这个贵妃低上那么一档。

    回来的只有大汗。

    胡人战败之后,还有好几千的俘虏在京城呢。甚至其中还有一个大部落的首领。

    七八千的青壮,都是家里的顶梁柱,差不多直接就会影响着三四万人。

    不把人救回来,整个草原都会发生动乱。

    特别是那个大部落的首领,更是不能不救。

    是出兵最多的一个首领,和胡人可汗的关系很好,是他的拥护者,好朋友。

    大汗不能不管。

    五座城池,只能暂时割让了去。

    至于自己的女儿,五座城池都割了,自己的女儿又算得了什么。

    乌云娜也知道这一点,即便自己不情愿,但是为了父亲,只能离开草原去和亲。

    这一天,&nbp;&nbp;百人的突击队员护送丽妃开始启程。

    胡人可汗那边也准备了数百勇士跟随。这数百人就当是嫁妆,全交给了贾蔷。

    “出发。”

    众人浩浩荡荡的南下,&nbp;&nbp;朝京城去。

    “大人,咱可算是离开了,接着在这边待的话,真怕自己受不住,会长久的留在了草原上。”

    差不多刚好在草原王帐这边待了近十天。

    突击队员们刚离开之时还有着些不舍。

    随行的胡人有着数百,都听从贾蔷的命令。

    其中有着好些个会汉语的人。

    两国相接。

    特别是边境上的原住民通常都会知晓两国语言。

    边境经常交战。

    可能今日是草原子民,明日便成了汉民。

    今日才是汉民,明天又归胡人统治了。

    如此反复,边境上的人,有着很多一部分都会两国语言。

    环境才是最好的老师。

    在一个地方呆久了。

    再难的语种,过上个半年也能够学会。

    两三年的时间,口音都能够发生变化,和当地人的口音根本听不出来。

    贾蔷骑着马,就守护在马车旁边。

    丽妃,这可是皇帝的女人,得看好了,不能叫她出了什么问题。

    把大汗的女儿带到京城去,想着就是质子的意思,看看能不能多换上几年的和平。

    “你叫贾蔷?我是乌云娜。”

    或许是旅途无聊,&nbp;&nbp;马车中的人和贾蔷说了下话,打招呼。

    贾蔷胆子不小,&nbp;&nbp;回话,“丽妃娘娘还会汉语,改日我也把胡语学习一下。”

    “在我们这边好多人都学汉语。你想学胡语,我可以教你。”

    和平的时候,两国人民都会交易。

    南朝的丝绸瓷器在草原上很受欢迎,利润也大。甚至汉文化不知觉的也渗透了进来。

    好些人都在学习着汉语,知道即便是现在用不上,以后迟早也能用得上。还能是一门谋生的好技能。

    这十来天,乌云娜听说了好多贾蔷的事。

    知道贾蔷是汉人的大官,能文能武。

    甚至连草原上的第一勇士都打不过他。

    至于文的,草原上的人就更加不如。

    “为什么要有战争,两国和平共处不好吗。”

    “丽妃娘娘,这得去问您的父亲。上一次的大战,我朝只是防卫者,你们草原人才是侵略者。只不过被我朝以举国之力打败了。作为战败国,赔偿是应该的义务。战争是属于上位者的艺术。”

    很快就脱离了这个话题。

    贾蔷对乌云娜的问题基本上有问必答。

    了解了很多汉人的东西。

    包括皇帝竟然有上百的妃嫔,这么多,比自己父亲的女人还多了几十倍。

    转念一想,女人多也好,这样对自己就不会太关注了。

    若不是为了父亲和族人,她不会去那么远嫁人。

    和汉人一样,草原上的女人地位也低。

    一天吃两顿。

    偶尔吃干粮,偶尔又埋锅造饭。

    至于突击队员们,都是拿出了自己怀中的压缩饼干。

    不过小小的一块,就能够他们这样的壮汉感觉饱饱的,体力也充沛。

    草原人也带了干粮,有肉干和饼。

    但是见过了突击队员的干粮之后议论纷纷。

    “你瞧,他们吃的那黑乎乎的一团是什么。”

    压缩饼干的卖相不好。

    被草原人给嘲讽了,干粮这么差,以为汉人的生活条件很差。

    但是以前听那些在南朝做过的生意的草原人说,汉人相当会享受生活,吃的穿的都是最好最讲究的。

    “这是什么?”

    “行军饼干,来上点?”突击队员给了些压缩饼干给他们。

    几天的相处,有些外向的草原人和突击队员有交朋友的。

    吃了之后,慢慢体验了下滋味,有些平淡。味道并不是很好,和他们草原上的大饼也差不多,但是和肉干相比就差很多的。

    不过确实饱腹。

    当吃下一块压缩饼干的时候,就再吃不下多余的东西。

    刚开始不觉得有什么,吃完之后就震惊了,就那么小小的一块竟然能有这么好的效果。

    一些聪慧的草原人已经知道了这种饼子在战争中能起到的作用。

    便于携带,饱腹。

    一人都能携带自己所需要的大半个月的量。

    能支撑长时间的战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