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9章:饥荒何解?民变何解?(给大哥的月票加更)

    第19章:饥荒何解?民变何解?

    刺客之事,朱棣得知苏文计划后,也并未再费心了解。

    因为在他关注此事的同时,这几日御书房内已堆积了不少其他奏折!

    不错!

    尽管锦衣卫这样的闲散衙门在正月是属于假期,可天下不可一日停止运转,六部衙门都是有官员留守衙门的。

    虽说只有几日的时间,可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之处送上来的消息,却还是多不胜数。

    甚至当朱棣打算将前段时间疏漏的奏折重新拾起之时,却等到了几个内阁大学士的求见。

    “陛下,内阁首辅解缙、大学士杨士奇、胡广在殿外求见!”

    听到这三人前来,朱棣就觉得一阵头疼,很显然不愿意在这个时候面见这三人。

    其中胡广还好,也是自己曾经的旧部,只是那解缙和杨士奇二人,可真的就要让朱棣要命了!

    这二人都是太祖皇帝时期的朝臣,在建文一朝也有不低的地位,虽然二人并未如同方孝儒一般反抗自己,可他们也对自己谈不上多忠心!

    或许是出于报复,每每朱棣政务之上有所纰漏,这二人都会入宫面圣直言朱棣痛处。

    这要是搁以前的朱棣,绝对不会放过这无君无父的臣子,可眼下他已君临天下,这二人又是为天下苍生计,朱棣也拿二人没有办法。

    毕竟若是随便打骂二人几句,日后史书之上只会大书特书,将自己说出一个昏聩残暴之君!

    朱棣本想冷落这二人,偏偏这二人还政务出色,帮助朱棣处理了不少棘手的内政,更是让朱棣对二人又喜又怒。

    所以听闻二人前来,没有办法朱棣也只能不情愿地接待他们。

    片刻之后,王芳便带着三人前来,正是当朝内阁三大学士。

    此时的内阁名声之上无法压制六部,可真正掌控的实权,已是仅次于朱棣,所以上奏的事情自然不是小事。

    只是让朱棣没有料到,这三人一上来,竟然先开口问起了他。

    “陛下,前段时间臣等上书陛下之事,不知陛下是否已有了定论?”

    前几日朱棣一直都在调查刺客之事,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所以也记不清内阁给自己上奏了什么事情,不过表面上他还是没有任何表露。

    “三位爱卿,这几日朕公务繁忙处理的事情甚多,你们说的是什么事情?”

    一语说出,解缙和杨士奇二人满脸愤怒,一旁的胡广则极为尴尬。

    “陛下!北方之地受靖难之战影响,不少百姓流离失所,前段时间北方各地又饥荒严重,今春又是倒春寒粮食减产。”

    “若是不速理此事,恐怕北方将会浮尸千里,甚至山东等地还有可能引起民变啊!”

    内阁前段时间将奏折上报朱棣,还以为朱棣一直都在想着治理之法,所以今日才会主动求见和朱棣商议此事。

    可哪里知道这么重大的事情,朱棣竟然直接就忘了,这如何不让解缙和杨士奇二人生气!

    而朱棣听着事情竟然闹得这么大,心里也不由得露出了几分愧疚。

    这几日他的确是没有太过注意内阁的奏折,所以面对解缙和杨士奇几乎指责的语气,倒也没有反驳。

    只是在听闻山东百姓有可能引起民变之后,眼中又露出了几分凶横。

    “山东……又是这个地方!”

    当初朱棣靖难,在山东之时就曾遭遇铁铉的阻拦,甚至差点靖难大军都被堵在了那里。

    原本他就对山东百姓看不惯,如今加上闹饥荒,纵使会有民变也不怎么意外了。

    一旁解缙眼见朱棣话语带恨,此时也立马反应过来,提醒了朱棣一句。

    “陛下!君王之爱,雨露均沾,不可顾此失彼啊!”

    这个道理朱棣自然明白,所以他也并未继续对山东百姓有所另眼相待,随即便和在场几位内阁大臣商议起来了解决办法。

    但是在这一番仔细的商议之后,不仅没有商议出来一个完美的结果,更是商议出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

    今年北方奇寒,不少麦苗都冻死了,甚至今年可能颗粒无收,或许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

    他们不仅仅需要化解眼下的粮食危机,更要化解不久之后颗粒无收的更大危机!

    当朱棣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脸色瞬间变得铁青起来,半晌也说不出一句话。

    他作为藩王造了自己弟弟的反,这件事情恐要被后世之人口诛笔伐,若是不能再建立一番功业,只怕自己就要成为千百年来之耻!

    偏偏这个时候老天爷也在和自己作对,这让朱棣顿时倍感头疼。

    这几人商议一番过后,依旧没有任何结果的时候,其中解缙无奈只能让内阁拟旨先调度粮草前往北方化解当务之急。

    至于杨士奇也只能去查验户部衙门,想要清点一下还有多少国库,想着一旦赈灾又要耗费多少钱财。

    只是所有人都清楚,不论是调度粮食去北方,又或者下拨赈灾钱财,都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一旁已经开始被朱棣培养的皇长子朱高炽看到如此一幕,本就仁慈的他自然想要为自己父亲分忧,救助天下百姓。

    所以回到府邸之后,这位皇长子也将在御书房内,自己父亲遇到的难题吐露给了自己的妻子张氏。

    张氏出身虽普通,不过聪敏贤惠深得徐皇后的喜爱,很多时候她都扮演着老大朱高炽的智囊。

    当这位贤内助听到自己丈夫说起北方百姓即将可能遭遇的灭顶之灾后,这位出身普通的皇妃同样没有怠慢,开始进行了思索如何应对。

    只是这件事情朝堂三大学士和朱棣都商议不出来一个结果,更别提她张氏一介女流了。

    所以半晌之后,张氏同样没有说出一个有用的办法。

    可张氏却并未放弃,而是眼前一亮又像想到什么,直接就对着自己丈夫开口道。

    “我的皇长子啊!你怎么糊涂了呢!咱们二人在这里想半天能想出来什么应对之法啊!”

    “你不是和那苏文关系好,让自家的儿子都拜他为师了吗?他鬼点子多,你去找他啊!”

    不错!

    在无计可施之下,张氏想到了苏文。

    如果说还有人能处理好这件事情,恐怕也非他苏文莫属了。

    ps:动动小手,支持一下作者!

    一朵鲜花,一张评价票,一个打赏,一张月票!统统加更!

    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