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欧洲各国王室的绝望】5更

    “偶买噶的,一次性裁五百万大军。”

    “简直太恐怖了,我们王国全部的人口也就两百万。”

    “上帝啊,这就是大秦帝国的恐怖吗。”

    “一次性裁军就是五百万,这就是星球霸主的威势吗?”

    “斯……买噶的。”

    欧洲,各国王室中。

    电视前的众人,无不感到震撼。

    是的,就是电视。

    而且还是帝国淘汰的黑白电视,

    他们的电视能有信号,自然是利用了卫星锅盖的原因。

    在欧洲能有电视的,也就这些王室成员了。

    毕竟一台电视的价格,简直能让一个欧洲贵族感到绝望。

    在大秦,一台电视只要二十几块钱。

    但是在欧洲,至少也是千元起步。

    是的,最低一千元的价格。

    正规渠道还买不到,只有在一些黑市才有。

    买了以后,还要买电瓶、卫星锅盖。

    这一套配件下来,少说也是两三个电视的价格。

    他们也想仿照,各国也纷纷试过。

    但是以欧洲如今的工业技术,根本仿照不出来。

    电视机的主板,就将整个欧洲给打死了。

    更加别说还有显示器等等。

    就算你弄清楚了电视机的构造。

    如果没有一定的工业,根本就造不出来。

    就算能研究出来、也能造,他们也不准备弄。

    没办法,大秦的一些商人太坑了。

    就如欧洲一些强国。

    如英吉利王国、法兰西王国、日耳曼王国等。

    他们在前几年的时候,刚将收音机的生产线搭建起来。

    这边还没开始买,大秦那边的收音机便席卷整个欧洲市场。

    至于说和大秦的商人抢夺市场。

    你觉得可能吗?

    大秦的原材料比你便宜十几倍。

    你卖十元,人家能卖五元。

    最主要的是,大秦的货物不是一般的抢手。

    就像他们现在看的电视。

    这种在大秦已经属于淘汰品的黑白电视。

    在欧洲的王室,已经是属于最先进的科技了。

    ................

    大清王朝。

    盛京,皇宫内。

    正看着新闻直播的顺治。

    也被大秦帝国的这个新闻给吓住了。

    “五百万,五百万。”

    此时的顺治,一双大手攥的发红。

    许久之后,顺治浑身瘫痪在龙椅上,

    就算他在不甘又能如何。

    自己皇阿玛都办不到的事情,他又能办到吗?

    在说了,如今的大清脱落了大秦,估计只有死路一条了。

    就这么做大秦的傀儡,甘心吗?

    肯定不甘心的。

    但是不甘心又能如何。

    就像现在,大秦一次性裁军五百万。

    然而大清巅峰时期,都不曾拥有五百万军队。

    这就是差距。

    “沙俄、欧洲。”

    顺治看着面前的地图。

    他清楚,如今的大清只有一条路。

    那就是攻入欧洲,拿下欧洲的土地。

    不过一想到多尔衮,顺治便感到浑身的无力。

    如今整个朝野,他能控制的也就是一些文官。

    至于军队,他是一点也插不上手。

    ..............

    在这一刻。

    要说震荡最大的是哪里。

    无疑是中南半岛地区。

    如果人问,帝国哪里最发达。

    肯定会有人说,是炎黄本土。

    哪里最繁荣,也是炎黄本土。

    哪里最安全,还是炎黄本土。

    炎黄本土,那是无数人梦想的地方。

    那是所有人都向往的天堂。

    可惜,哪里不是什么人都能去得。

    如果要是有问哪里最乱。

    肯定会有人说,中南半岛地区。

    虽然同属帝国的领土,但领土也有好坏之分的。

    就如南洋地区,哪里物产丰富。

    新几内亚岛屿,拥有全球最大的金矿。

    吕宋群岛,拥有全球储量最大的铜矿。

    除此之外还拥有大量的贵金属矿、合金矿、金属矿、肥料矿、工业矿等等。

    印尼群岛,他们拥有全球最大的煤矿。

    其更是拥有大量的铁砂矿、锡矿、铬矿、金矿。

    这些地方的战略意义,完全是不用说的。

    帝国百分之七十的工业原料,全部是来自南洋群岛。

    哪里的安全,自然是不用的说的。

    整个南洋地区都是属于军管区。

    曾经有人这么说过一句话。

    在南洋群岛上随便走上几步,都能遇见一些巡逻的军队。

    帝国甚至为了有人偷盗矿产。

    在天上,有颗卫星每天24小时巡逻。

    就问你,谁敢在南阳群岛撒野。

    此时的南洋群岛,已经彻底变成了帝国的矿产库。

    至于破坏当地环境、是否会造成污染。

    用帝国国老们的话来说。

    他们不污染,那污染就是炎黄本土。

    当然,一些粮食产地,帝国还是保护的不错的。

    毕竟印尼群岛每年种植的粮食,在秦臻的前世可是全球前五。

    .......

    注: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求一切的数据,数据对新书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