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1章:长生仙人!天下在我,我愿为圣君!

    李世民批阅完奏章后睡下。

    刚躺下入梦,他就被带入一处仙雾缭绕,仙霞灿烂,五彩祥云弥漫,地涌金莲,异香遍野的仙境之中。

    深吸一口气,灵魂仿佛得到极致的升华,飘飘欲仙一般。

    他清楚的意识到自己的正在经历的事情,与做梦完全两种截然不同的感觉。

    “这里是什么地方?”

    李世民好奇的打量四周,心中没有过多的害怕。

    他有过被阎王索魂到地府的经历。

    在地府的遭遇,绝对是他最为不堪回首的过往。

    可眼前自己身处的这片仙境,怎么看都知道为一处不可多得的仙家道场。

    说不定有一位得道高仙在此,特意传召他相见。

    至于见面谈到的是好事还是坏事,还得谈过才知道。

    隐约间。

    李世民好似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座白玉凉亭。

    一脚踏出,有造化道莲承托他的身影,将他送到凉亭面前。

    他刚靠近,便看到凉亭内,有一名长相俊逸,气质宛若谪仙降世,深邃的眸光之中,如同蕴含万古岁月与苍苍古史的年轻仙人。

    眼前这位仙人的眼睛,仿佛蕴藏无数故事,给人一种难以想象的沧桑感。

    陈凡抬起头,笑了笑道:“李主请坐。”

    李世民安然的坐下,好奇的询问道:“请问仙长何人?为何召我来此相见?”

    “我名长生仙人,特来此地,询问李主大志。”

    “我的大志?”

    “人主有庸君、昏君、仁君、明君、圣君之分。”

    陈凡淡淡一笑道:“庸君碌碌无为,昏君殃民祸国,仁君博爱厚德,明君奠基创业,开创盛世。以贫道看来,李主称得上一代明君。”

    李世民眉头一皱,心里有股难以言说的落差感。

    他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平定外族之乱,征服西方各国,被各国尊称为天可汗。

    自己的丰功伟绩,不说比肩三皇五帝,相较于历代皇帝而言,已经无人能出其右。

    如此硕大的功业,竟然称不上圣君。

    这话从其他人口中说出来,以他的宽宏大度,或许还能不当一回事。

    偏偏出自一位仙人之口,让他难以接受。

    李世民不服气道:“仙长,我开创贞观之治,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课农桑,实现休养生息,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难道称不上圣君?”

    “你只是做了任何一个皇帝应该做的本分之事,既是勤恳做本分之事,当属于仁君。”

    李世民眉头一挑,不解道:“为何又成仁君了!”

    刚才还说自己是明君来着。

    话锋一转,怎么又下降一级。

    “对内行皇帝的本分,爱民如子,此为仁。在朝堂里虚心纳谏,兼听则明,对外开疆拓土,拓展版图,打击外族的入侵,保家卫国,此为明。两者结合起来,李主才称得上一位真正的明君。”

    听到陈凡的解释,李世民沉默片刻后,眼神一定,恭敬道:“敢问仙长,何为圣君?!”

    他要当,自然要当圣君!!

    陈凡缓缓道:“想要成为圣君,除了仁明以外,须得创下千古功业。此番功业,有利于百姓社稷,延绵千万载,尽管有朝一日李唐皇朝不复存在,你留下的功业依旧在百姓口中相传,为后代所有皇帝推崇使用。能做到的君王,便为圣君!”

    “除却三皇五帝外,历代皇帝之中,能称为圣君者,当有汉武帝刘彻与隋文帝杨坚。”

    “汉武帝改革的方面极多,深入涉及到内与外,打通西域,兴利开边,从此东西两方互通有无,为后世所用。”

    “隋文帝建立科举制度,单凭这一点,往后各朝各代的寒门读书人,谁能不念他的好?”

    “后代皇帝当中也有两位圣君,只是天机不可泄露,他们的身份尚不能告诉你。”

    他所说的后代两位,一位是武则天,一位是朱元璋。

    李世民仔细咀嚼汉武帝与隋文帝的功绩,发现两人的确有如同陈凡所说的功业流传至今。

    而他虽然开创贞观之治,在外开疆拓土,说到底只是做了一个皇帝应该做的事情,还有暂时得到外族的臣服。

    贞观之治只算皇帝个人的业绩,在位时期的评分标准。

    外族的问题犹如癣疥之疾,有朝一日还会卷土重来。

    仔细一想。

    李世民觉得自己真没有值得流传千古的功业,他所能保证的只有一段时期的稳定,等到人心流转,沧海桑田,他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早就没人记得起。

    一想到这里。

    李世民的内心难受至极。

    以自己的功绩,足以名垂青史。

    可想到在自己之后,再无多少人记得起他的事情,唯有史书偶有记载,做不到皇帝里面最顶尖的那一撮,身上好像有无数蚂蚁在爬。

    李世民回想起眼前这位长生仙人见面时说的话,恍然大悟般眼睛一亮。

    “天下在我,我愿为圣君!”

    李世民目光诚恳坚定,恭敬一拜,道:“请仙长传授我成为圣君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