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0章 这是何人之谋?

    第10章这是何人之谋?

    一旁的刘备闻言呵斥道。

    “胡说什么,那人衣衫褴褛,满身灰尘一看就不像是二弟。”

    “二弟乃当世之人杰,一向威风凛凛,岂能是这般模样!”

    张飞听的刘备的训斥,顿时想了想,不由得颔首以示赞同。

    也是,自家二哥是何等模样,他这个做三弟的还是知晓的。

    可紧接着张飞皱着眉头,是越看越不对。

    当即他扯了扯刘备的衣袖说道。

    “大哥,那人好像...就是二哥啊!”

    “你看,一样的红脸...”

    刘备没好气的看去,这次他也愣了。

    顿时心中大惊失色,老脸一红。

    这!!

    没多久,一身狼狈不堪的关羽驾马奔来。

    刘备、糜竺、张飞三人相迎上前,赶忙追问道。

    “二弟,你这是?”

    然还没等刘备说完,只见关羽率先倒地一拜,说道。

    “大哥!”

    “你惩罚我吧,是我不好!”

    闻听此言,刘备大惊,赶忙上前扶起关羽,询问道。

    “二弟,你这是何故,快先起来再说。”

    关羽执拗的不愿起来,同时看着糜竺和张飞长叹一口气说道。

    “我...因为过于贪杯,导致江夏失守了!”

    这!!!

    .

    新野。

    赵云听着耳畔惊呼声,心中顿时有些不好的预感。

    只见凝眸望去,满天的火矢袭来,宛若亿万星辰。

    这一刻赵云的脸庞被火光映照的通红,也显露出了眼底那一抹惊慌。

    但好在赵云也算是身经百战,只见他慌忙向着身后大喊道。

    “传我命令!躲避火矢!快离开新野!”

    仅仅一瞬间,军队方寸大乱。

    唰唰唰!

    无数的火矢降下,赵云艺高人胆大,他不仅没有躲避,反而是举起手中龙胆枪,不断地将火矢荡开。

    但是身后的士卒就没这么幸运了。

    近乎一半的人身上沾染了火焰,正痛苦的大声哀嚎着。

    赵云看着眼前的一幕,再听耳畔的哀鸣,顿感心痛不已。

    彼时,城外。

    诸葛亮看着如同流星般划过天际的火矢,不由得瞠目结舌。

    他怎么也想不到,曹仁不仅没有进城,反而还下令放火矢。

    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诸葛亮眉头紧皱,心中思绪万千。

    不应该会是这般情况啊!

    曹军中他不认为谁能看得出来自己的谋划。

    甚至于他觉得就算号称曹操谋主的荀攸都绝不会有此智力。

    按理说,眼下计划应该是没有丝毫瑕疵,天衣无缝才对。

    毕竟火烧新野之计,乃是他苦思许久才想得出来。

    每一步他都在脑海中演练过数次,堪称是无上之策!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然还没等他细想的时候,只听身后不远处传来了一阵骚动。

    诸葛亮回眸望去,只见赵云灰头土脸而来,眼神不善。

    “军师,我们中曹军诡计了!”

    听闻这话,诸葛亮摇扇的手掌不免抖了一下,随即看向赵云身后一个个负伤的士卒们。

    只见其中一个重伤的士卒一脸疑惑的看着诸葛亮,询问道。

    “军师,为何会与之前所谋划的不同,何以至此啊?”

    话毕,便手臂垂下,显然已没了气息。

    唉!

    诸葛亮看着眼下这般景象,心中不免有些悲痛,为之哀叹一声。

    但转念一想后,他便目光坚定。

    为了苍生之大业,牺牲总是必不可少的。

    “赵将军切莫心急,吾已安排关将军前往江夏,如今算来,想必江夏已入主公囊中!”

    诸葛亮平缓了一下心态后,便再次恢复以往淡定自若的模样,安抚着赵云。

    然而不等赵云作何反应之时,只见一士卒快马加鞭而来。

    “报!”

    “前方线报!江夏失守,关将军败走逃亡!”

    ....

    曹营。

    “报!”

    “前线捷报!”

    “不费一兵一卒,夏侯渊将军就以攻克江夏!”

    一士卒纵马前来,闯过了诸多大帐,高声喊道。

    然他这一声却使得无数文臣武将从各自的营帐中纷纷露头,脸上写满了疑惑。

    江夏?

    咱们不是在攻打新野的吗?

    此刻,贾诩的营帐中。

    刚一听闻这等消息的贾诩,也是颇感疑惑。

    前几日他是向主公出言进策来着,但是按照以往来看,主公可都是会细细斟酌,

    而且刚刚传令的士卒说什么,不费一兵一卒?

    这怎么可能?

    莫非,这是荀攸等人的计谋?

    不行,自己得去找主公探得一些情报方可。

    一念至此,贾诩也不再犹豫,提上步履便径直向着中军大帐的位置而去。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此刻众多文臣亦与贾诩的想法一样,大多都直奔中军大帐而来。

    很快,贾诩便已然来到中军大帐的位置所在。

    然而刚掀开帘子进入的他,便看着眼前一幕,微微一愣。

    只见荀攸等一众早已在此之内议论纷纷,唯独不见曹操本人。

    然下一瞬间,有一谋士注意到了贾诩,当即便喊道。

    “文和来了!”

    话毕,屋内瞬间安静了下来,一个个目光灼灼的看着贾诩。

    只见贾诩讪笑了一声,随后向着诸位拱了拱手说道。

    “诸公都来了,看来不止是我一人疑惑。”

    在座诸位都是才富五车之人,自然懂得贾诩所说的意思。

    当下,在座诸位都不再紧盯贾诩,反而又开始议论纷纷了。

    唯有荀攸站起身来,看着贾诩说道。

    “文和,我且问你,换做是你,你可能想到不费一兵一卒就攻克江夏的良策?”

    贾诩闻言,再度笑了笑说道。

    “某不才,抵不过诸位机智,诸位尚且没有良策,某又有何良策呢?”

    话毕,只见荀攸微叹一声,随即摇了摇头坐下。

    一时之间,整个帐中的谋士们皆面面相觑,不知所以。

    荀攸看着诸位脸上的疑惑,纵使心中有千般不解,也唯有等到主公回来再议了。

    不过,荀攸转念一想,心中又不免佩服起主公。

    攻克江夏,那么南下之事则成功了一半。

    要知道,江夏地理位置特殊,地广富饶。

    既可以成为军伍的储粮之所,又可成为绝佳的练兵之地。

    如此一来,南下怎会不成?

    一想到这里,荀攸不禁暗自咂舌,感叹主公眼光之深远。

    很快,日落西山,众人也都有些坐不住了。

    整整数个时辰过去,可如今还不见主公身影。

    主公到底去往何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