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七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自那夜濮阳之战后,曹军与吕军皆是修养声息,高挂免战牌。

    赵云的出现,令设下反间计的吕布军并未取得多少优势。

    曹操这边,虽然士卒伤亡比吕布军要多上一些,但得益于赵云的勇武,斩两将,俘虏一将,反而士气高涨。

    中军大帐中,曹洪押解着五花大绑的高顺,来到议事大帐之中。

    高顺闭口不言,一心求死。

    见良将不能得,曹操无奈的叹了口气,示意将高顺拉下去斩首。

    高顺面不改色。

    这时,一身便装的赵云走入了帐中。

    脱下了贴身的白银狮子铠,敛去了战时的常胜将军气,此时的子龙,一身白袍,脸上带着温和谦逊的笑容,令人好感倍生。

    待看清来人乃是赵云后,原本都坐于两边草席之上的一众文武肃然起敬,纷纷站起身来,深施一礼。

    曹操一时间手足无措,歪歪扭扭的走向赵云,挽住其手掌。

    “若无子龙单骑救我,世间已无操矣。”

    说着,对赵云直接一拜。

    赵云眸中闪过一抹惊讶,旋即将曹操扶起。

    目视帐中文武,淡然一笑。

    “诸君不必如此,云奉先生之命而来,何必相谢。”

    又将目光望向被五花大绑的高顺。

    “高顺乃吕布麾下名将,先生令云有言转告,曹公可愿?”

    曹操讶然的看向赵云。

    听子龙的意思,那位先生早知道这高顺不愿归降,所以留了后手?

    高顺乃是吕布麾下名将,虽然武艺不如张辽,但在军中威望仅次于吕布。

    而且高顺手下有八百陷阵营重骑兵,铠甲兵器精炼齐整,每战无所不克。

    如果能够招降这员大将,那比攻克濮阳城,还令曹操振奋!

    只是这高顺俨然一幅视死如归的模样,又如何能够劝降?

    曹操满心疑惑,同时心中期待不已。

    因为他也想看看,赵云口中不时提到的这位先生,能说出什么妙语,引得高顺倒戈。

    当即便是对着赵云点了点头。

    赵云颔首,随即上前一把拉起高顺,快速解开绳索后,竟是直接揽着高顺的肩膀走了出去。

    别说曹操有些震惊,就是高顺整个人也是身躯一僵。

    “咕咚。”

    高顺喉结滚动,显然也是不明所以。

    至于曹操与麾下一众文武,更是感觉有蚂蚁在身上爬!

    喂!你们就不能在这里说吗?我们也想听一听啊!

    ...

    赵云拉着高顺,一直走到曹军营帐百米之外,旋即席地而坐。

    两人本就惺惺相惜,所以高顺对赵云并不反感。

    当即也在赵云对面坐下!

    四目相对。

    “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适时啊。”

    赵云目光如电,直接开门见山。

    他也知道此时高顺视死如归,所以直入主题。

    “将军自幼便出身兖州顶尖士族,就连那四世三公的袁绍,都不得不与你家族联姻,将女儿嫁给你家中名士!”

    “你族中俊才高干,今为袁绍外甥,独领并州,可见你家族之强啊!”

    “而你高顺,饱读兵书,严于律己,清白有威严,善知统兵之道,奈何从事吕布?”

    “这天下,并非主择良臣,更是良臣择主。”

    赵云一番话,说的高顺面目通红。

    想他本该是兖州风云人物,如今却是为吕布效力,作乱兖州。

    高顺不愿如此,但,高顺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我家先生曾断言,想必将军也想过投身曹操,奈何曹操只重用颍川士族,轻慢兖州士族,所以让将军寒心吧!”

    听到赵云这句话,高顺整个人心神巨震,身体也不由挺直了几分。

    这话,正是说到他的心坎里去了啊!

    曹操手下郭嘉,荀攸,荀彧等深得器重之人,哪一个不是颍川之人?

    相反,对于兖州名士,如九江太守边让,直接被其杀害。

    这令高顺对曹操十分厌恶。

    “边让空有名士之名,曹操为报父仇,其引兵阻拦,杀之也不为过。”

    似是看出高顺心中所想,赵云说道。

    “如今群雄逐鹿,正是天高任鸟飞之时,将军却将目光局限于地域之中,岂不是太过狭隘?”

    “曹操善用颍川名士,乃是因为郭嘉,荀彧等人真有奇才,而边让等人徒有虚名而已。”

    “将军不见,曹公帐下文如程昱,正是兖州东郡之人,前番吕布策反兖州,程昱帮助曹操守住兖州三县,得以崭露头角,被曹操封为东平相?”

    “更有武将于禁,乐进,李典,以及曹氏众将,不都是出自兖州这片土地吗?”

    “云出身寒微,却志在镇国之将;先生不过寒门庶子,假以时日,必然封侯列相。将军你出身士族,为何放弃希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赵云说完这些,拍拍身上的尘土。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只剩下高顺整个人在原地,呆若木鸡!

    赵云的话,如同晨钟暮鼓,令他醍醐灌顶!

    尤其是那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彻底打开了他的格局!

    当即牵过曹营一匹好马,向着濮阳城池而去!

    守营的士兵看着高顺盗马向濮阳而去,当即报告曹操!

    “主公!那高顺盗马逃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