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34章 把水搅得越浑越好

    吃官家饭的,尤其事关皇族,牢头可不敢瞎议论,“你待会出去就知道了。”

    沈宁又问,“既然已经查出他栽赃陷害晋王,庞姑娘就是无辜的,不知何时能释放?”

    “这可不好说。”牢头瞟了眼庞杏秀,“谁知她有没有里应外合,得彻底调查清楚才行,等着吧,大理寺办案不会冤枉好人的。”

    哟呵,一个牢头说话都如此狂,大理寺好大的阵仗。

    沈宁宽慰道:“你不必担心,我等着去找大理寺卿,让他即刻把你放出去。”

    庞杏秀却摇头,“谢王妃关心,我在这里挺好的,可以好好静下心来,反省自己错得有多离谱,以免将来再重蹈覆辙。”

    她有这份觉悟,沈宁也不阻拦,将带来美食跟衣物留下。

    离开大理寺牢笼,她吩咐去贺王府。

    还是来迟一步,贺王府已经让人禁卫军围起来。

    周围全是吃瓜群众,对着贺王府指指点点。

    晚了一步,错过吃瓜现场,沈宁竖起耳朵听。

    “你们还不知道吧,滇王妃拿着令牌,连夜到城外调拨禁卫军,端了三百里以外的一处私兵营。”

    “私兵营?谁吃了熊心豹子胆,豢养私兵可是死罪。”

    “据说是贺王,私兵营养了七八名私兵,不,听说是死士,个个武功厉害,遇神杀神佛当诛佛,禁卫军死伤不少才拿下他们的,据说还搜出不少兵器。”

    “对对对,我也瞧见了,由霍将军押送回来,听说他还受伤了。”

    “滇王妃真厉害,巾帼英雄啊。”

    “什么巾帼英雄啊,蛮夷女子多彪悍,你是不知道滇王昨晚又遇刺了,滇王妃怒而拍案,直接带禁卫军将私兵营剿了。”

    霍庭远受伤?

    沈宁果断离开贺王府,去自家酒楼吃火锅。

    掌柜的连忙迎上来,“老板,长公主在三楼厢房。”

    呦呵,知道她爱吃瓜,这么早就过来的。

    上了楼,沈宁关心道:“霍将军的伤不打紧吧?”

    “皮外伤而已,并无大碍。”

    沈宁好奇,“怎么一夜间就变天了?”

    手心手背都是肉,如此大阵仗把贺王府围了,这可不像老皇帝的性格。

    长公主笑,“滇王好福气,娶了个智勇双绝的王妃。”

    沈宁这才知道,李珍珠夜跪宫门,以滇王中毒濒危,她查到刺客线索为由,从老皇帝那里拿到令牌,调动禁卫军连夜剿敌。

    “她想调动禁卫军,皇帝就给了?”

    长公主笑而不语,意味深长。

    沈宁恍然大悟,李珍珠毒蛊双绝,昨晚根本没有行刺,一切只是演戏而已,她想要制造滇王中毒病危瞒过御医太简单了。

    关心则乱,老皇帝得知滇王若不及时服下解药,几个时辰之内会气绝身亡,自然是急了。

    长公主刚跟霍庭远碰头,“滇王妃深知京城之行会遇到危险,每次安营扎寨都有防备,暗中在周围布下蛊粉,遇敌打斗时蛊粉会附着在对方身上。

    蛊粉会钻进宿主皮肤血肉,催生蛊虫,蛊虫能在体内存活半月之久。

    豢养的特殊瓢虫能寻着蛊粉的气味追踪,从而找到敌人的落脚点。不过追踪要在两个时辰内,超过这个时间蛊粉就会进入宿主体内。”

    但当时李珍珠选择救萧业弘,错过了最佳时机。

    只是没想到,杀手会卷土重来。

    西南边境民风彪悍,行事作风跟中原截然不同,而且李珍珠古灵精怪,沈宁对于她的话只相信五成。

    她真要那么厉害,不可能捎私信给萧惟璟。

    这里头真真假假,如果沈宁猜得没错,李珍珠应该是查到了贺王头上,但又苦于没有证据将他一棍子打死,这才找上萧惟璟。

    杀人不用自己动刀,萧惟璟送了李珍珠这个顺水人情,将贺王的把柄悉数奉上。

    贺王是否刺杀滇王,已经不再重要,被擒当场的私兵,以及搜出来的武器,足以定贺王死罪。

    何况,李珍珠在众多死士中,通过控制蛊虫,成功找出参与刺杀的死士,贺王就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

    手心手背都是肉,老皇帝注定又要折掉一个儿子。

    长公主心情不错,“皇兄得知私兵是由贺王豢养,气愤之下再次病倒,太医们个个心惊胆战。

    皇兄身体本来就不好,加之受了丹药的荼毒染上心疾,想要养好身体得平心静气,千万不能冲动。”

    太子已经够丢人现眼,虽然有律法禁止非议皇族,可萧君郡的风流跟荒唐三天三夜都讲不完,又岂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还没从废储的颓废中走出来,先是滇王被行刺危在旦夕,现在又爆出贺王不但豢养私兵藏武器,更是刺杀滇王的幕后主使。

    亲儿子手足相残,这让老皇帝如何静得下心?

    沈宁有些担心,再这样搞下去,不是脑梗就是心梗,老皇帝非得玩完不可。

    唉,他也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

    不就是又养废了一个儿子么,反正他最爱的是自己,儿子多底气足怕什么。

    沈宁吃着东西,佯装惊道:“听闻贺王风流不亚于废太子,吃喝玩乐最在行,他真的暗中豢养私兵?”

    “有些风流是真风流,有些则是假风流,真真假假的,如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长公主的话意味深长,“死士悉数被押进天灾,大理寺已经在审讯,还有那些兵器,已经全部查验过了,都是出自兵工坊。

    怎么流出去的,总共流出去的多少,还有没有第二个贺王,其中又牵涉多少官员,可不是那么容易能查清楚的。”

    沈宁快乐吃瓜,“贺王被抓了吗?”

    “禁足在府中,得等案件彻底调查清楚再议。”

    毕竟是老皇帝的儿子,没有确凿证据谁敢让他进天牢?皇家不要面子啊。

    总之对沈宁来说的,只要不涉及萧惟璟,当然是把水搅得越浑越好。

    可她隐隐觉得,事情似乎不太对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