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七章 商号的狂欢【求鲜花推荐票】

    听到刘三吾这一番激情澎湃的话语。

    在场的其他臣子们,也突然如梦方醒。

    是啊,不管众人心中是怎么想的。

    但是,即使是单论这献策献粮的功劳。都足以破格授官了。

    而且像这样一个腹存韬略,有着惊天伟地之能的人才。

    到了朝堂之上,大家再碰上什么疑难杂事,也有的人出谋划策不是。

    不得不说,作为开国之朝,再加上朱元璋的大刀挥舞之下。

    明初的政治环境还是相当清明的。

    现在并没有什么为祸深远的党争,所有人都在朱元璋的屠刀之下,战战兢兢,一心为了这江山社稷而奋斗。

    但是此时,朱元璋却恨不得出来一个唱反调的臣子。

    看着下面跪倒的一片片忠臣,朱元璋右手一抖,顿时下巴上一阵剧痛。

    之前捻着的几根胡须,被他硬生生的拔了下来。

    不过现在,他也没心思在意自己这几根胡子,而是一连咳嗽了几声,这才开口说的。

    “咳咳咳——”

    “此事……此事再议。”

    “陛下!”

    听到朱元璋的推脱之语。

    刘三吾再度跪倒,额头将地板砖砸的砰砰直响,涕泗横流的说道:

    “臣忝为礼部尚书,为朝廷论才,本就是臣的职责所在。”

    “现在有大才遗于荒野,这是微臣的罪过。”

    “如果陛下不能够允臣所请,那么微臣在此,自请辞去礼部尚书之职!”

    看到刘三吾这油盐不进的样子,朱元璋顿时感到一阵头痛。

    以前他还感觉面前这个大儒,有着一幅傲骨铁胆。

    但是现在看来骨头太硬,似乎也有麻烦事。

    然而事情已经被逼到了这个份上,朱元璋也不得不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声音越发和缓的说道:

    “刘爱卿请起,现在的当务之急,乃是十州的赈灾大事。”

    “至于这位大才怎么入朝堂,可以等到赈灾完成之后,大家在做讨论。”

    艰难的说完这一句话之后,朱元璋眼神一斜,狠狠的剜向了站在旁边看戏的朱标。

    而感觉到自己的老爹扔来的眼刀子,朱标忍着笑容,亲切的走下丹陛,伸手扶起了刘三吾。

    “刘先生请起,这位大才的情况,孤也知道一些。”

    “现在还是把赈灾的事情落在实处,这是刻不容缓的朝廷大事。”

    “看到灾情过去,灾民各自安稳下来之后。”

    “孤一定重视这件事情。”

    在朱标的好言相劝当中,刘三吾终于收起了那一副要磕死在大殿上的姿态,缓缓的回班。

    而随着最后的波折消失。

    朱元璋也宣布退朝。

    各个衙门顿时如火如荼的,开始了有关。荣誉称号的设计。

    灾情猛如火。

    在十州的灾情和无尽的灾民面前,应天府的官吏们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效率。

    仅仅是在四个时辰之后,一道道明发的官文,便顺着官道散步到了全国各地。

    而随着信息散布发酵。

    各地的商号也纷纷得到了消息。

    顿时这一些从来都生活在社会底端,没有任何权利的商人,像是被打了鸡血一般狂欢了起来。

    江浙一带,一个华美的园林当中。

    头戴丝绸帽,身上却穿着一身粗布麻衣的老人正颤抖着双手,泪眼滂沱的望向自己的儿子,不断的追问道:

    “你确定看清楚了,朝廷真的是这样说的?”

    老人的面前,那个中年男人同样也是涕泗横流,狠狠的点着头,紧紧的握住老人的双手说道:

    “没错,爹,布政使衙门已经贴出来公文了,上面还有布政使和知州的大印呢!”

    老人的儿子此时也相当的激动,竹筒倒豆子一般,把已经说过了好几遍的话,不厌其烦的又说了一遍。

    “朝廷说,只要捐粮食百万石,捐银超过三十万两,咱们的商号前面,就能够加上内务府的抬头!”

    “如果能够捐粮食五百万石,捐银子超过百万两,咱们甚至在江南地区可以使用皇家的名号售卖商品,这个名号可以使用三年呢,爹!”

    “而且一旦有了这样的荣誉称号之后,咱们全家人就能够穿丝绸,用马拉车了!”

    “这样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啊!爹!”

    听着儿子说着车轱辘话,老人狠狠的点头。

    明初的时候,对于商人的压迫极其苛责。

    不仅设立了商户,让商人们再也没有转换户籍的余地。

    而且还不允许商人们坐马车,穿丝绸。

    再碰到有功名的秀才,举人之时,无论是生意做得再大的商人也要行礼磕头。

    这样一来,所有的商人纵使是身家超过千万,但是却毫无社会地位可言。

    而现如今仅仅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名号。

    以及一个可以坐马车穿丝绸的机会。

    就足以让豪商巨贾们感受到了,来自应天府的恩泽!

    “快快,儿子,咱们家不缺钱!”

    父子两个人抱着哭了一会儿之后,头发早已经花白的老父亲连忙死死的抓住儿子的袖口,不断的向门外扯去。

    “咱们李家要做就做最大的!”

    “不就是百万石粮食,和三十万两银子吗,赶紧拉到布政使衙门去!”

    “绝对不能让张家人的父子两个。踩到我们头上!”

    在经历了最开始的兴奋之后,这父子俩人再度恢复了那独属于商人的狡黠。

    “有了这个皇家的抬头,即使是只能在江南地使用,那也绝对能够赚的盆满钵满。”

    “这些银子怕是只需要两年就能够赚回来,这个生意硬是做的!”

    听到老父亲的分析,儿子也瞬间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一跃而起。

    “好的,爹,我现在就去,绝对不能让张家人赶在我们前面!”

    顿时,无数的马车和牲口。满载着粮食和银子,急匆匆地赶向各地衙门。

    这样的场景,在全国各地纷纷涌现。

    一时间,原本被朝堂上的衮衮诸公所遗忘的商贾们,在荣誉和利益的催使之下,爆发出了令所有人都惊叹的能量。

    【额……感谢读者大大们的支持,小作者已经签约,正在拼命码字,各位读者大大有多的鲜花推荐票,还请多多支持小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