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八章 史上最难科举【今晚十二点上架,求首订】

    “陛下圣明!”

    听到朱元璋这突如其来的想法,在座的几人对视了一眼,异口同声的说道。

    这本身就是应有之义,毕竟这个办法,是朱英从无到有,独自一人想出来的。

    而且如果严格来算的话,现在的六部尚书都是待罪之身。

    与其在派一个官位比较低的官员作为主考,徒增变故。

    还不如一事不烦二主。

    反正因为赈灾的事情,朱英已经有了些许声名。

    只要把朱英的提议宣扬出去,想必不会引来什么异议。

    “哈哈哈,好,那就这么定了!”

    “你们拟诏,咱这就去通知太子!”

    看着刘三吾亲手拟定了诏书。

    朱元璋拿着圣旨,风风火火的便走出了奉天殿。

    今天,自己的好大孙终于松口,答应了他的条件。

    而且在随手之间。便解决了他这个爷爷头顶上天大的难题。

    像这样的双喜临门,他一定要第一时间,和儿子分享一下。

    第二天一早。

    天还没有蒙蒙亮的时候。

    朱元璋便带着圣旨,风风火火的来到了朱英的小院。

    “哈哈,小子,告诉你个好消息……唉,那位郭先生呢?”

    进入小院之后,朱元璋刚刚开口,却发现朱英的身边似乎少了一个身影。

    他这才后知后觉的想起,似乎昨天就没有见到那位鬼神莫测的郭先生的影子。

    “哦,他去北平府有点事。那边的生意出了点问题,他自告奋勇的去看看。”

    朱英摇了摇头,随口说道。

    这本是稀松平常的事情,毕竟现在他们的手里,能用的人才实在是太少,一人身兼数职极其常见。

    但是,朱元璋的眼神当中却是闪过一目了然。

    他知道,这位郭先生,怕是已经在帮他处理之前的手尾了。

    想到这里,朱元璋也在不多问,而是炫耀一般的拿出了圣旨,放到朱英的眼前晃了晃,说道:

    “看看,小子,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不等朱英开口询问,朱元璋便兴奋的说道:

    “昨天你的提议,在朝堂之上被一致通过。”

    “六部尚书对你那是赞不绝口!”

    “皇爷亲自下旨。点你为这次恩科的主考官。”

    “并且到处宣扬你的功劳,没有丝毫的隐瞒。”

    这样说着,看着朱英呆若木鸡般的表情,朱元璋嘿嘿一笑问道:

    “怎么样?很兴奋吧。”

    “这一次的考生们,不但视你为公平正义的代名词,而且全部都是你的学生。”

    “这等你以后篡权之时,岂不是一些极其有用的助力?”

    听到这句话,朱英才从震惊当中缓过神来,不由得笑了出声:

    “好家伙,洪武皇帝的脑子被驴踢了?”

    “哎,小子,你怎么评价咱……咱的皇爷的!”

    看到自己苦心谋划,居然孙子说是脑子被驴踢,朱元璋当时就不乐意了。

    好在在最后关头,他硬生生的搬过了话锋。

    开口问道:

    “怎么,你对这个结果有意见?”

    朱英摇了摇头笑道:

    “意见倒是没有,正如老爷子你所说,这件事情对我而言是一个难得的大好处。”

    “只不过我,我只是平民之身,朝堂之上衮衮诸公,怎么想也轮不到我来担任主考?”

    然而,朱英的疑惑却让朱元璋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在他迷惑不解的眼神当中,朱元璋这才悠悠说道:

    “这你就有所不知了,现在朝堂之上的六部尚书,有一个算一个,都是戴罪之身。”

    “所以与其让一些不够品格的侍郎充当考官,引人非议,还不如用你这个力挽狂澜,身居大功的白身。”

    “而且这也是太子的意思。”

    “等到你立功之后,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太子府了。”

    说到这里,似乎是害怕朱英还有什么顾忌,朱元璋起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而且也不需要你做些什么。”

    “这一次的阅卷,会由皇帝和太子亲自进行。”

    “你只需要站在那里,接受考生们的跪拜就好。”

    听到朱元璋的这番话语,朱英这才算是松了口气。

    如果真的让他赶鸭子上架去充当主考官,他可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开玩笑,从穿越过来到现在,对于基本的四书五经,朱英就只略略的翻过一遍。

    要想让他从里面出题,那岂不是故意刁难吗?

    看到朱英终于同意了下来,朱元璋也长长松了口气。

    为了让自己的这位好大孙,一步一步骗到他们预定的道路上。

    昨天晚上朱元璋和朱标父子二人,可是讨论了一个通宵。

    “好,这就这么决定了!”

    “到时候咱来接你,你只需要穿着官袍,站在那里就好!”

    听到朱元璋不断在安慰着自己。

    朱英摇了摇头,笑道:

    “我倒不是紧张,只是感到世事实在无常。”

    “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有朝一日,我居然会在朱明王朝担任科举考官。”

    “哈哈哈——”

    听到朱英的感慨,朱元璋不由的哈哈大笑。

    一边笑着,一边在心中暗暗的说道道:

    “小子,这才哪到哪?”

    “你不仅要在咱的手下充当科举考官,你还要在咱闭眼之后,独自撑起朱家王朝的这片天!”

    “然后成为这天下,最令人敬仰的千古一帝!”

    正当朱元璋和朱英谈笑正欢的时候。

    此时的举人考生团体当中,却掀起了轩然大波。

    “什么?居然要重开恩科?”

    “朝廷承认了出题时候的差错,之前所录取的考生一应承认。而重新考试录取的学子,居然能够提升一级录用!”

    “哈哈!我要去重新考试!那可是正七品道从六品的跨越,这在官场上,岂止是一两年的时间能够弥补的!”

    “同去同去!这一段时间北蛮子阴阳怪气,正好再度下场,让他们看看什么才叫文华之地!”

    “这位朱先生果真是大才!由他担任考官,我们北方学子一定能够得到公平的待遇!”

    “那是自然,二卷任选其一考试!在实务上,我们北方人一定不输给南方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