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四章入榜原因之一

    其中,更有医书、经书,对现代的文化发展都是具有极其大影响力的!

    叶天如何能不欣慰?

    之前都是盘点完才有打赏。

    却没有想到只是盘点第一个入榜原因,就已经有礼物送达了!

    都不怎么来往。

    ……

    而大宋的前朝,几乎都在赞叹和好奇大宋科技的高度发达。

    众帝王看得是眼花缭乱!

    【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使得宋朝拥有了当时世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

    ……

    李治:“完了完了,看来大宋的版图真的要比我们辽阔了!”

    武则天:“怎么都没有想到,大宋竟然都拥有自己的舰队了!”

    朱元璋:“笑而不语了。”

    朱棣:“这就吓到你们了?如果你们知道朕当朝时,曾派人六下西洋,会不会更加惊讶?”

    【印刷术问世后,使宋代大量的典籍得以保留!】

    【入榜原因二:从谏如流!】

    【赵祯有一最宠爱的美人,名为张美人。】

    【有一次,张美人想要为自己的伯父张尧佐,向宋仁宗赵祯求一官半职。】

    【在此之前,张尧佐已经是先后升任三司户部判官和副使、兵部郎中,后又加官为龙图阁直学士,再升位给事中、端明殿学士。】

    【完全可以用平步青云来形容。】

    【这一次,张美人想向为伯父讨要三司使的职位。】

    【而包拯知道后,极力反对!】

    【力谏的唾沫星子都飞到了仁宗脸上!】

    ……

    “嘶!!!”

    所有朝代的文臣都倒吸一口凉气!

    唱着“铁窗泪”的李斯望着牢房外面的天幕,吓得魂不守舍!

    “如果微臣的唾沫星子溅到了胡亥的脸上,那还不是会被他砍了头?!!”

    一旁赵高轻笑一声:“哈哈,被砍了头都算你烧高香死得痛快了!”

    其他所有大臣更是无法想象,对皇上这么有辱的动作,会得到怎样的惩罚!

    但凡是脾气暴躁一点的皇上,直接就派人拉出去砍头了!

    脾气好一点的,怎么也得打个半死!

    古往今来,又有谁敢朝皇上吐口水?!

    这一幕,别说是大臣们了,就是皇帝们都有些绷不住了。

    这实在是太不敬啊!

    哪怕皇上不说,太后知道了这也是要命的事啊!

    几乎皇帝们都是一样的想法。

    “这包拯,恐怕有好果子吃了!”

    可接下来一幕的盘点,让所有人全都惊愕得不可思议!

    【纵使这般,宋仁宗赵祯也没有说什么,而是一边用衣袖擦脸,一边还接受了包拯的建议。】

    【丝毫没有怪罪他的意思】

    ……

    就连宋太祖赵匡胤都惊呆了:“好嘛,朕这子孙实在是脾气太好了!搁朕怎么也得打他几十大板叫他下次注意!”

    赵光义:“皇兄还是轻了,这包拯一面吐口水还一面指责当朝皇上,这就是大不敬了!仁宗,实在是太宽厚了!”

    ……

    而这还没有完!

    【后,赵祯遂将张尧佐改封为节度使】

    【但包拯知道后更反对了!】

    【不仅如此,他这次还带了七名言官,和赵祯理论!】

    【仁宗一打七!】

    王莽:“一打七?总觉得在哪里听过!”

    李世民都有些错愕了:“好家伙,皇上一打七?朕这边有一个魏征头都有些大了!等等,节度使,不算一个小官吗?”

    是啊。

    【赵祯这时有些生气了:“节度使就是一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

    【而包拯等言官毫不客气地说道:“节度使,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

    赵匡胤哈哈大笑:“哈哈哈哈,这包拯,还真是个有趣的人。”

    赵光义:“这就是个愣头青啊,不过朕喜欢。”

    宋仁宗赵祯:“……行吧,朕采纳了!”

    仁宗也没有想过,包拯竟然把老祖宗都搬出来了。

    看到这,就连朱元璋也暗暗点头:“其实仁宗给自己皇后的伯父要个一官半职,只要兢兢业业,不是贪官污吏,也无可厚非。”

    “能从谏如流从到这份上,咱佩服。”

    毕竟哪个皇帝也没有想过,会有人朝自己脸上吐口水会是怎么一个场景。

    这一幕,估计脾气再好的皇帝也不能忍。

    毕竟这是皇帝的颜面!

    但仁宗却只想着处理和摆平事件,这份心境,不是谁都能拥有的。

    显然,到这里还没有完!

    【入榜原因三】

    【仁爱温厚,勤俭律己!】

    【有一日,赵祯在皇宫中花园散步。】

    【走着走着,忽然就开始左顾右盼起来。像是寻找什么东西。】

    【左右随从见皇帝这般,心生疑惑,但皇帝没有开口,他们又不敢问。】

    【就这么走了一路,仁宗还是一句话都没有说,所以他们也只能默默跟着。】

    【直到回到妃子的住处,进了寝宫,屏退左右,仁宗这才开口:“快,快给朕倒些水来。朕口渴得很!”】

    【妃子诧异,一边倒水一边说:“刚刚身边一直有随从此后,为什么不让他们在路上给您倒水呢?”】

    【仁宗一边喝着水,一边笑着解释道:“朕几次回头看他们,都没有发现掌管茶水的当职侍吏。”】

    【“若是朕问起的话,他必然要受到惩罚。”】

    【“一口水而已嘛。”】

    【“若是为了朕这一口水,害得那小宫女遭受皮肉之苦,朕于心不忍。”】

    【“所以朕只好一路忍着口渴,到爱妃这里讨水喝了。”】

    ……

    看到这,那些残暴不仁的皇帝脸都红了!

    更有甚者根本不信!

    胡亥:“假得吧!这世上,能有这么仁义的帝王?”

    夏桀:“呵呵,讲什么神话故事呢?后世能有这么离谱的帝王?”

    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简直就是离谱!朕渴了,喝口水,怎么了?”

    杨广:“这不是小宫女的错?当不好差事,还在宫中伺候什么?”

    宋高宗赵构:“宫女而已,贱命一条,杀了就杀了,还顾忌那么多?”

    “难怪外面会说我们大宋的皇帝骨头软。”

    “原来是这个原因!”

    ……

    ……

    ……

    南宋几位皇帝快要忍不住了!

    他们的祖宗说话实在是太拉仇恨了!

    但毕竟赵构是他们的祖宗,他们也不好说什么啊!

    旁敲侧击都不管用,看来是要一条道走到黑了。

    其实大宋骨头软,说得哪是仁宗?

    反而仁宗还算里面站得最直的几位皇帝之一!

    可宋高宗他完全不自知啊!

    ……

    而对于暴君们来说,更颠覆、更离谱的事情还在后面!

    【还有一次,赵祯正用餐,吃着吃着,突然就在饭菜里面吃到了一粒沙子。】

    ……

    咔!!!

    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吃饭吃出沙子?

    还是简单的一小粒。

    这对于现代众人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吐出来便是。

    或者找老板反映一下情况。

    而对于古代文人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对于将士们来说,一旦开战的时候,那就是在沙子里面淘饭吃。

    根本就不叫事。

    然而!

    这件事放在皇帝这里,那就是天大的大事!

    祖龙眸光瞬间一沉:“这可是杀头的死罪!”

    汉武帝也是顿时严肃起来:“皇帝们最害怕有人在膳食之中动手脚,因此皇帝的一日三餐,都要格外小心再小心!”

    李世民也破天荒地跟汉武帝站在了同一战线:“古往今来历来如此!皇帝的饭菜中出现沙子,怎么可能饶了他?”

    杨广:“呵,今天是一粒沙子,明天就可能是一包毒药!”

    康熙:“不是皇帝们小题大做,而是历史当中,被毒死的储君、太子、皇帝实在是太多了!”

    雍正:“对外都说是患了不治之症,其实就是被毒死的!之后掌权者更改了历史记录而已。”

    几乎是所有皇帝都一致的认为:“这下那厨子,可是死到临头了!”

    便全都注视着天幕,期待着事情的结果。

    【仁宗牙齿一阵剧痛。】

    【他赶紧吐出来,还不忘对陪侍的宫女说:“千万别声张我曾吃到沙子。”】

    【“这可是死罪!”】

    【“你明白了吗?”】

    画面中,宫女脑子转得哪有那么快。

    但还是猛然一惊,明白了到底是怎么回事,连连点头点得像拨浪鼓一般。

    “官家,奴婢明白了!!!”

    她明白,但凡说出去,事情生张了出去,哪怕是皇帝也保不住那厨子的命。

    不然不是所有的厨子都敢往皇上的膳食里面放东西,都罪不致死了?

    哪怕只是厨子一不小心之举。

    【作为皇帝,对待侍从的过失,能如此宽容,当真是难得!】

    【不仅如此,赵祯生性恭俭,百司曾奏请扩大苑林。】

    【仁宗却说:“吾奉先帝苑囿,犹以为广,何以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