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4章 出师北伐,永清沙漠!

    他们俩一开始并没有亲近胡惟庸。

    两人都是因为犯了事儿被皇上责罚了,但两人都觉得自己犯的都是小事,皇上却小题大做大肆责罚。

    这让两人忽然觉得自己的地位或许不保。

    这个时候,胡惟庸又朝着两人递出了橄榄枝,所以才会首鼠两端攀上了胡惟庸。

    本以为胡惟庸是丞相,他们跟着胡混肯定能吃香的喝辣的。

    却不想胡惟庸一朝被罚,他们之前又听了胡惟庸的话去得罪了刘基。

    现在胡惟庸被禁足,他们两人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殊不知,此刻的胡惟庸正在府中召来了府中的幕僚,仔细地分析着刘木。

    “当时,金陵第一神医江起云带着众弟子来行礼的时候,称呼刘木为教主。

    不知道江湖上到底有哪一派的教主竟然会让江起云这等人如此恭敬,甚至要贡献出药王谷来讨好于他。”

    “且不说他到底是什么身份,这药王谷的地理位置绝佳,他得到了这个地盘,只怕实力会大增呀!”

    “是啊,我看刘基对他的重视程度,更甚于刘基的两个儿子!”

    “前几天,我亲眼看到周王殿下也曾在刘府周围徘徊。”

    “不止周王殿下,我听说昨天马皇后去刘基家,那些皇子们竟然都唤刘木为大哥!”

    “还有呢,我曾亲眼看到金玉行的掌柜的对他点头哈腰。”

    “皇上身边的李从说,就连仪鸾司都没有查出来这个刘木的来历。”

    “他不止骑射的功力数一数二,竟然还会驯兽术,然后还和那个驯兽女有莫大的关系。”

    胡惟庸听到这里,顿时紧抿着嘴唇。

    这个刘木不但有了神医的支持,竟然还得到了马皇后和皇子们的青睐。

    和应天府的大型商贾们都有密切联系,连仪鸾司都查不出底细,再加上和异族有关系……

    连胡惟庸自己都不知道,他和这样一个人为敌,到底是不是明智之举。

    但是现在自己的丞相之位都在皇上许与不许之间。

    而最关键的点,就在于自己能不能完全调查出刘木的底细。

    这关系到自己能不能重回丞相之位。

    不过很快,胡惟庸便引来了好消息。

    二月十二日。

    朱元璋在御武楼开会研究如何对付北元的事情。

    洪武三年,定西之战,北元大将王保保不敌明朝大将徐达,手下十万明军全军覆没,扩廓帖木儿(王保保)也乘乱出逃。

    元顺帝驾崩爱猷识理达腊继位,是为元昭宗。

    明军趁北元内部不稳,明将李文忠率兵奇袭应昌,元大败,昭宗仅以数十骑北逃,后与扩廓帖木儿在和林会合。

    昭宗与王保保君臣二人在这关乎北元生死存亡之际,捐弃前嫌,重归于好,欲携手光复元朝霸业。

    王保保到此时才意识到,中原军队早已不是自己所认为的那样不堪一击,明王朝也不是先祖轻易就能征服的懦弱的南宋。

    于是休养生息了几年之后,他要一雪前耻了。

    王保保集结手下军队,开始频繁骚扰大明边境。

    明军不敌,王保保又乘明军后退,占领了东至吉林、西至甘肃、宁夏北部的广大地区。

    并以此为要塞,使用游击战术,不断向明军进攻。

    面对如此局势,朱元璋聚拢群臣商议对策。

    “上位,北元若长期被王保保掌控,恢复元气的北元日后必成大患!”徐达大声道。

    虽然现在的徐达已经十分稳重,但是面对北元的滋事,他这个开国第一功臣在面对北元的时候,也是硬气得不行。

    “是啊!趁北元还未从数次大败中恢复元气,明兴兵讨伐,一鼓作气,永绝北元后患!”冯胜也极其亢奋。

    也有一些将领认为不可莽撞行事。

    因为王保保才用的是游击战术,你打他就跑,你走他又来。

    若是贸然进攻,怕又会进入他们的圈套。

    而另一些主不战的将领却认为王保保成不了气候。

    毕竟洪武三年的两次战役说明了北元已经日薄西山,王保保所带领的北元军队始终无法战胜大明。

    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在他心目中,王保保一直是个“奇男子”。

    大明在他手中也有无数败绩。

    如洪武元年十月初,韩店大战,汤和惨败于王保保之手;

    洪武二年,兰州被围,明廷派兵救援,王保保设伏全歼明数万援军,援军将领于光被杀。

    可以这么说,北元之所以能够安然的退居蒙古,然后在蒙古地区继续其政权的存在,这之中是绝对少不了王保保的功劳的。

    对于元朝来说,王保保就是“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的存在。

    若是没有王保保,元廷可能早就不复存在了。

    加之朱元璋此时已经对北元的频频自扰不厌其烦了。

    于是他站至大殿中央大声道:

    “王保保狡猾狙诈,使其在,终必为寇,不如取之,永清沙漠!”

    “永清沙漠!”

    “永清沙漠!”

    众武将们皆是热血沸腾。

    接下来就是拟定作战计划了。

    北元一直是朱元璋的心腹大患。

    如何北伐也是他思考过无数次的大事。

    所以,他很快便拟定了一个近乎完美的计划。

    他手下的名将们全部参与了这次行动计划。

    他召集了十五万大军,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副右将军,各率兵五万人,分三路出征。

    其中以徐达为中路,出雁门关进攻和林。

    李文忠为右路,出居庸关经应昌靠近和林,在徐达军队与元军决战时出其不意发动攻击,一举切断元军后路,并与徐达合击元军。

    冯胜为西路,出金兰取甘肃,作为疑兵,令北元摸不清明军的真实意图。

    朱元璋的这一战略部署,主攻,辅攻,佯攻皆有,分路出击,待时机一到便可以三路合击。

    堪称一个完美的军事计划!

    PS:这里把洪武五年的北伐推迟到了洪武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