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章:真有意外

    大明落到现在这种境地,跟朱元璋有很大关系,不重视工商,无视工商税,眼里仅盯着田地,所以工农兵很苦啊!

    三个大臣也有点晕乎,再晕还得赶紧去做事,毕竟是皇上亲自布置,不理解也得做。

    上级动动嘴下级跑断腿,社会就是分等级,人人平等,梦里都不会有,噩梦都说不定。

    朱由校留下吃午饭,好久没吃正宗的闽菜,特别是兴化菜;

    等了太久,菜才上一个,因为朱由校是穿便衣来的,除了刘昶没人认识,也算是微服私访;

    这菜肯定没前世好吃,让刘化和曹化淳吃,他们一再说好吃,这说明现代人嘴刁。

    自觉得一般般,但还是吃完,每个菜都尝一遍,只是上菜时间拖得有点长;

    吃完就在楼里走动,看了一会儿,就觉得乱,食客不少,饭点时间加上皇帝开的酒楼,在这吃有面子。

    什么碰见闹事纠纷的戏码,是不会有的,开玩笑,敢在这里惹事,皇上一刀把你咔嚓了,你都没地方伸冤,这就是上层人做生意的好处,不怕事!

    有一桌三个人,看样子像商人,吃完饭,估计也谈完事,正在闲谈。

    朱由校就走过去,拱手行礼,道:“打扰打扰,三位大叔好,生意兴隆!”

    三位打量一下,衣着不菲,气质颇佳,有点小帅,可以上座,齐齐站起来,回礼,年长者答话:“公子好,请坐”,

    “谢谢大叔,小生不客气了”。

    古代人寒暄还是有点长,特别是刚认识的陌生人,寒暄中带刺探,脑子转不快,不一定听得出来,要是听不出来,人家会有两个印象,要么是憨厚,要么是傻不啦叽的,这就天差地别。

    朱由校自编自己的介绍:“三位大叔,小生姓陈,名杰,豪杰的杰,字飞扬,老家福建兴化,家人亦农亦商,举人,游学”,

    年长者介绍:“老朽徐贵福,松江人,杂货生意;这位是王大江,应天府人,化妆用品和布料生意,这位是林禄,山西人,粮食生意”,

    那个林禄接话:“老朽只是一个掌柜而已”,

    王大江哈哈两声:“还而已?林大掌柜的生意满天下,老朽还要靠你吃饭”;

    林禄拱拱手:“不敢不敢,那是王老板赏脸”。

    算是寒暄加介绍完毕,大家都喝口茶,朱由校比较特别,不喝茶,只喝自带的水,那三位眼神就有点变化。

    朱由校赶紧微笑着给他们解释:“三位大叔,小生喝不惯茶水,另外小生还想长身体,水里会加一些东西,所以出门都是自带水喝,请谅解”,

    这下三个人有点好笑,还有这种事,长身体?

    王大江又是哈哈,说:“公子真是风趣,今年多大了?”

    “今年15岁”

    王大江表情中有疑惑又有好笑的成分,15岁还长身体?

    在大明,15岁就当爹,平均才30多的寿命,所以人家好笑很正常,朱由校也不知道,现在自己还能不能长高,但总要试一试,不试更没机会。

    徐贵福看王大江样子,可能觉得第一次认识,要稳重一些,就打岔:“公子才15岁就中举,前程无量”,

    其他两位,刚才因为觉得15岁还长身体有点好笑,没细想,15岁的举人,在整个古代中,都很了不起啊!所以一下子变得恭谨起来。

    朱由校是随便编的,忘记了科举这座独木桥有多独,15岁的举人,编的有点过火了,硬着头皮接着编,拱手表示谢意,说:“大叔,小生能考中,纯属运气,因为考题平时都做过,下次就不可能了,所以小生要多历练,才到处游学”。

    三位还是尊敬的态度,朱由校赶紧转移话题:“大叔,小生跟西洋人有接触,西洋那里有人研究过,十几岁,骨骼还没有完全长好,身体还会有变化,注意吃的东西和多锻炼,还能长高”,

    “真的?”王大江问道,

    朱由校回答:“他们的研究结果是这样,比如喝水一定要喝烧开的水,吃饭前要洗手,头发要干了才能睡觉,不然容易生病”,

    这些知识,在大明是空白,如同天书。

    跟他们聊的过程中知道,三位大叔是听说大明皇家商业集团出了很多新奇的产品,什么肥皂、香皂、香水、牙膏、峰窝煤,烈酒、玻璃等等,所以来京城看看。

    朱由校就问:“大叔,看到产品没有?觉得怎么样?”

    王大江回道:“只是看到肥皂,人太多,挤来挤去,买东西还要排队”,

    朱由校故意说:“哎呀,这么紧俏,你们不买吗?那小生也要去看看,好的话,让家里也卖”,

    徐贵福说:“公子,想买皇家的货不容易,我们是想买,买不到,所以在找人疏通一下,看看能不能买到”。

    这不,有人一边走近一边打招呼:“林大掌柜、徐老板、王老板,让你们久等了”,

    三个大叔站起来迎接,朱由校只得站起来,又是一阵寒暄,徐贵福给朱由校介绍:“这位是户部李大人,这位是福建的陈举人”,

    “李大人好”

    “陈举人好,太年轻,了不起”

    朱由校觉得该离开,就说:“李大人抬举了,各位,小生就不打扰了,有机会再聊”,

    王大江哈哈两声,说:“公子,别见外,如果没事,就一起坐坐,一回生两回熟嘛”,

    林掌柜和徐贵福看看李大人,李大人也哈哈两声:“能跟这么年轻的举人认识,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来来,大家都坐下”。

    朱由校想了想也不推辞,聊就聊。

    明明要谈事情,却屁话一大堆,大约有两刻钟,朱由校都后悔没早走,

    估计王大江也忍不住,问李大人:“李大人,拜托的事,有没有眉目?”

    徐贵福和林大掌柜也看着李大人,朱由校一片淡然,李大人举起茶碗,喝了口茶,环视一下,似乎有点神秘,咳了两声,放低声音说:“各位,据本人了解,有半个京城的贵人都盯着这些产品,加上外地像三位这样的人,也不少,再说,那个掌柜可是皇上指定的,很难疏通”,

    王大江急道:“这么说,就是没希望了”,

    林大掌柜也问:“李大人,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李大人又是咳了两声,又是神秘样,说:“怎么说,本人也不太确定,第一批货去洛阳、开封、太原,听说很快卖光,赚翻了,所以才这么紧俏,但是大家又拿不到货,能不急?都在想办法啊想办法”,

    什么意思?听起来有点怪,这个李大人一直有点怪,话里有话,朱由校这下提起精神。

    徐贵福倒是稳重,说:“李大人,大家也是几年的交情,你就说什么办法?”

    几个人的眼睛又都看着李大人,李大人似乎很享受这种气氛,又咳了两声,继续神秘,说:“我只是个员外郎,能打听到一点消息,也是废了不少劲;据说皇家集团就这一批货,就能赚10万两,要是生产能力提高了,一个月赚个一两百万,轻轻松松的,那谁不眼红?”

    “眼红有什么用,人家是替皇上做事”,王大江嘀咕着。

    李大人嘻嘻两声,说:“就是皇上也不能吃独食,那么多人,总会有办法,咱们等等看吧!”

    朱由校心里有点明白,呵呵,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