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四章:查红丸案(2)

    汪文言说白了,就是一个超高端的交际花,说难听的,就是拉皮条,中间商。

    这种人在商场上很有用,至于到官场里,混入这种人,那就是灾难,买官卖官、官商勾结、官官相护、欺上瞒下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他做不到的。

    朱由校想好了,就用脚捅了一下汪文言,说:“滚起来,你也算是聪明人,朕给你一个赎罪的机会,听清楚,就一次,否则,至少杀三族。”

    汪文言爬起来,先是呆了一会儿,之后才想起应该谢恩,行礼道:“谢皇上不杀之恩,”

    朱由校也不说话,看了汪文言一眼,去做自己的事。

    汪文言此刻脑子一片空白,今天的遭遇令他无所适从,从天堂到地狱就是自己家到皇宫的距离,其实他明白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不怕死,起码得死的有点价值,自己做过什么事很清楚,东林党做过的好事还是坏事,哪一件他没参与?

    最近又策划了两件事,围攻皇家集团,与郑贵妃和西李勾结,死不死?

    吁了口气,汪文言有气无力地说:“皇上,罪人这就脱离东林党,今后只听从皇上的指挥;”

    朱由校放下手中的炭笔,不屑地说:“汪文言,不是朕多看重你,只不过有点用罢了;没有你,朕就慢点做,无伤大雅,有你,朕还冒着风险,这点你要清楚,朕的付出比你多,杀你三族,抄家,多简单没有风险,朕还有一大笔收入,所以,别婆婆妈妈,朕可没有那个耐性。”

    汪文言清楚,皇帝又说实话,在东林党里,他算个人物,在皇帝这里算个屁,再说东林党,叶向高张问达被招安,杨涟左光斗被送去辽东,韩爌高攀龙都得回家养老,就剩赵南星和一些小鱼小虾,看皇上的手段,赵南星会更惨,真没什么路可走了。

    汪文言定下心来,回答:“皇上,罪人会把所有参与过的事,以及听说过的事写下来,不会再想什么,今后就听从皇上的安排。”

    东林党在京城基本不复存在,赵南星蹦跶不了多久,再把梃击案、红丸案了结,宫里也彻底干净了。

    让曹化淳去把郑贵妃和西李押来,本来朱由校不想再见这两人,直接处理就完事,不过总得凑点字数;

    相看两相厌,说的就是此时朱由校和郑贵妃,郑贵妃还是很嚣张,不知道依凭什么?

    西李却是害怕了,不过迟了,母亲之仇,不能不报。

    朱由校心里没有波澜,现在是代天启行事,替那个可怜的、事实上又没有关系的母亲报仇,没看两个人是什么样子,就安排道:“曹化淳,把郑老太婆送去浣衣局,别让人整死了,保证她健健康康地每天洗衣服,不洗衣服就不给饭吃,”

    郑贵妃傻眼了,之后勃然大怒,吼道:“你敢!这样对长辈,就不怕天谴,”

    “要有天谴,你早就去地狱了,掌嘴!”

    两个粗壮的宫女还有点犹豫,已经熟知皇上脾气的曹化淳,喊道:“还不去掌嘴,你们想挨罚吗?”

    噼里啪啦,起码挨了十来个巴掌,嘴角流血,郑贵妃心里发抖,是前所未有的恐惧,这个皇帝是不讲什么礼仪,她也知道到如今,都撕破脸皮,自己做过什么事更是有数,但还是张嘴,现在应该说是血盆大口:“好你个皇帝,就不怕后人说你是昏君,就不怕史书千古留名?”

    朱由校哈哈大笑,毫不在乎:“老太婆,要臭也是你先臭,朕是皇帝,叫个人给你写本书很容易的,嗯,还可以让人编个戏曲,到各处表演,让你举世闻名,怎么样?”

    啊啊,太可怕了,大明哪见过这么恶毒的人?

    西李晕倒了,虽然还没轮到她。

    郑贵妃心惊胆颤,真害怕了,带点求饶的意思:“皇上,你就不怕福王找你?”

    朱由校开心地笑了,说:“欢迎,热烈欢迎,那头肥猪敢来京城,朕就有肉吃了,拉出去,朕不想多说了。”

    郑贵妃鬼哭狼嚎,被拖出去了。

    皇宫里的人都震惊了,也高兴,女恶霸再也不能欺凌别人了,心里暗喊一声,皇上牛逼!

    西李被人弄醒,正好看到郑贵妃被拖出去,啊地一声,跪行向前,想去抱朱由校的脚,两个宫女都拉不住,赶紧再上来两个。

    西李这个人是十足的蠢货,为什么这么说?

    她有什么可凭仗,没有啊!

    没有亲生的儿子,在皇宫里就是最大的短板,是致命的;

    她已经弄死了皇帝的母亲,还想当皇太后?

    她还想垂帘听政?

    要是聪明人,早就该夹起尾巴做人,还要看看皇帝是不是大度的人,她不但不收敛,还继续搞皇帝,不是蠢货是什么?

    如今怕了,没有用啊,机会皇帝给了,蠢货没接住.

    朱由校又下令:“把她送去皇庄,给间破屋,给两亩地,让她自给自足,保证她活久一些,估计能成为农业太后,名垂千古!”

    处理干净,朱由校觉得天也变的清朗,心情挺好,可惜啊,刘太妃派人来请;

    郁闷,选秀刚开始没多久,不可能是这个事,不就是处理这两个恶婆娘的事。

    去吧,到了仁寿殿,寒暄之后,果然,刘太妃开口就劝朱由校:“皇上,家丑不可外扬,宫里不缺两个人的饭食,皇上这样处理,会让天下人诟病,”

    古人啊,面子很看重,朱由校理解,但是比起自己的小命,面子算什么?

    朱由校笑着回答:“太妃,朕登基后,一直忙着,没想对这两个人秋后算账,可是好心人家不领情,这两人又与宫外勾结,欲对朕不利,朕要是不果断处理,哪天朕被弄死了,那时候天下人是笑朕蠢还是诟病?”

    刘太妃回答不了,现实就是这样,成王败寇,哪个成王的人不心狠手辣?

    接着说:“太妃,日子是自己过的,别人说什么,没那么重要;朕今后对这些恼人的、残害人的礼啊俗啊观念等等,都要破除掉;

    朕决定,后宫的人,只要不吃里扒外,可以自由出外,出去玩,包括太妃,不要一直憋在皇宫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皇家是天下第一家,哪里都不能去,这才是天大的笑话。”

    “这不好吧?天下人会怎么看皇家?”

    朱由校摇摇头,坚定地说:“朕说,日子是自己的,只要不伤害别人,想怎么过就怎么过;再说,臣子家人,百姓家人,都可以自由,皇家就得被关在笼子里?有天理吗?

    朕如果不能让自己的家人,过的自由、舒心、幸福,算什么天子?

    就这样决定了,太妃通知大家即可!”

    天下人会怎么看,还是问,元芳,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