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章 孔飞回家

    越接近年关,年味和气氛越浓,让人根本不用翻看日历,只需要闻着年味走,都能从腊月二十三准确无误地过到大年除夕。晴朗的天气,温暖的阳光一扫之前的阴冷潮湿,周围的大山解开了笼罩在山顶的云雾,每座山都看起来更清晰,整个村子也跟着明朗起来。年迈的老人坐在墙根上晒着太阳,打起了盹;年壮的中年男人们抓起了猪尾巴,三五个大汉一起把养了一年肥胖的猪抬到板子上待宰;农村中年妇女们则开始忙活着做腊肉,腊肠,腊鱼,亦或是开始做起了豆腐,或是浆洗着衣物;在外年轻的青年人则陆陆续续拉着行李往回赶。

    眼见到了腊月27日,孔飞风尘仆仆地从火车站内出来,直接打了出租车直达自己家。瞧着前方不远处就是就是超市,孔飞赶忙招呼司机:“师傅,麻烦你停靠一下,我去超市买点年货,方便等我一下吗?”

    那司机等了大半天了,好不容易接了孔飞这么一个好几百的大单,倒也爽快,靠近路边停下来让孔飞去买年货,自己站在车外抽着烟。卖完年货的孔飞提着大包小包走出超市,装完后备箱后示意司机开车。孔飞靠近窗户望着外面一栋栋崭新的大楼,不由得感叹家乡变化真大!出租车经过乡镇,沿着街道缓慢行驶,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街道中人来人往,商贩的叫卖声,乡亲们讨价还价的声音,孔飞不由得感叹:终于回来了!年关了,街道集市真热闹!

    出租车继续沿着到村里的曲折的安安静静的小路行驶,路过光秃秃的庄稼地,孔飞又回想起以前自己小时候帮爸爸妈妈干农活的情景,不由得感叹:时间不由人,转眼间自己已经是个已经成年,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人了!

    不一会儿功夫,自租车已经开到了家门口,孔飞下了车,从后备箱取出大包小包的年货后,从钱夹里面取出几百元钞票给了司机后,司机开了车扬长而去。孔然听着车子的声音,赶忙跑出看一看究竟,见着半年没见的孔飞,大叫着“哥哥回来了!”,转过头就对着院里面大声喊着:“爸妈,我哥回来了!”

    孔飞提着大包小包一边往院子内走,一边问着孔然:“妮子你什么时候回来了的?”

    孔然拿过孔飞手中的几个小包,回应道:“我放假的早,回来快一个月了!”

    孔然的妈妈赶忙从厨房赶出来,手在围裙上擦了几下后,眼见着好长一段时间没见的儿子,一时间激动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小飞,你可算回来了!”

    孔飞放下手中的大包小包,一把抓住妈妈的胳膊,“妈,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孔然妈妈一边说着,一边用带着袖头的胳膊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待把大包小包放进堂屋的桌子上之后,孔飞有点踌躇地走到厨房门口,眼见着爸爸正坐在豆腐架子下,双手抱着装满豆腐浆的白色裹布用力地积压,是那乳白色的浆液从裹布里面渗出来,妈妈一边用眼神示意孔飞跟爸爸打招呼,一边笑着对爸爸说:“老孔,咱家儿子回来了!”

    “爸,我回来了!”孔飞站在厨房门口,看着正在忙活的爸爸,过了好一会儿,终于开口,向打招呼道。

    “嗯!过来搭把手!”爸爸头也不抬,没有搭理孔飞,继续用力积压裹布,在妈妈用手推了一下爸爸的胳膊后,过了好一会儿,爸爸终于回应道。

    自从爸爸狠心地将孔飞赶出家门,让表叔带着去大城市打工的时候起,孔飞很少回来,也很少打电话,即使妈妈忍不住给孔飞打电话,爸爸也从来不跟孔飞说话。爸爸烦透了这个恨铁不成钢的儿子,孔飞当年也怨恨自己的父亲竟然对自己如此狠心。彼此心里的隔阂让两个人。

    孔飞像是领了命令一样,又像是找到了一个走进厨房的理由,走近脸盆洗了手后,来到豆腐架子旁边,也使劲按压着那包着豆腐渣和浆液的裹布,两个都不说话。眼见着再也挤不出裹布里面的浆液,孔飞扯开裹布,将那已经揉了好几个小时的一大团豆腐渣倒进了箩筐里面。妈妈眼见着要生活煮浆液了,便来到灶台后面生起了火,爸爸则把大盆里面的浆液用水瓢一瓢一瓢舀进水桶里面,然后倒进了铁锅里面。

    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后,妈妈将锅内煮沸的浆液放进一个干净的大缸里面,倒进去一万卤水后,盖上盖子,把灶里面的炭火拨出来放在大缸的周围,等待着豆腐结块。不一会热功夫,眼见炭火熄灭,妈妈揭开锅盖,用大勺子舀了一勺,看着结着大块的豆腐脑,喜出望外,“今年的豆腐不老也不嫩,刚刚好!”说完也不忘舀出2碗,放了白糖,招呼孔飞,孔然吃。

    爸爸在大木盆上支了个木板,放上偏平的大箩筐,铺了一张白布后,就开始将缸内的豆腐脑往箩筐里面放。待满满的都放好了,将白布四角扯起来折叠好,将一箩筐豆腐脑包裹的严严实实后,拿了锅盖盖上,再放上一桶水,等待着豆腐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