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优美的理性(二)

    虽然孔然对于书中的描述“女性的伟大的学问,其内容更多地是人,而且是人类之中的男人”。这种于对于女人而言,真理、知识、思想永远不能占据“本体”地位,或者至多只能视为一种达到个人目的的纯粹工具,无论对于男人或者女人,一个具有深刻思想的女人透露一种可怕的观点并不认同,但是深刻地诠释了生活中确实有这样的女性,但是孔然觉得自己不想去做这种女孩儿。

    虽然不认同前面的“优美的性别”部分,但是对于康德后面的内容大为赞同,比如“至于对绘画表现的和音乐的感受,——不是就其表现了艺术而是就其表现了感受而言,——它们都精炼了或提高了女性的情趣,并且总是和道德的激情有着一定的联系。这些从来都不是冷静的和思辨的教导,而永远都是感受,并且还始终是尽可能地接近于她那女性的地位的。”也就是说一个具有魅力的女人一定寻找其他适合自己的领域提升自己,较之男人擅长的抽象思辨,女人天生拥有对于艺术的良好感受能力,这些感受能力不仅可以提升女人的自身魅力,而且有助女人自身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女人天生良好的感受能力以及细腻的心灵能够帮助她们更加深入解读艺术作品。平日里自己对生活中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时或欣喜或伤感的直接感受;读了优美的文字就内心就随着文字进入到美妙的幻想世界里去;听了优美的音乐,内心就随着美妙的音符跳动,荡漾。不就恰好印证了这一点嘛。

    另外康德对于女性在自身道德品行上的敏锐的直觉,这种感性的美,也大为赞同,“女性避免做坏事,并非因为那是不对的,而是因为那是丑恶的;有德的行为在她们就意味着在良心上乃是美好的那些行为”。对于女人而言,施行善行的动机并非在于一种逻辑判断,亦即一种对于“正确”或者“错误”的确证;相反,女人施行善行更多出于一种道德判断,亦即对于“善良”或者“丑恶”的体认,这种道德判断乃是基于一种与生俱来的直觉能力,而且符合道德的行为乃是一种“美好”的行为。

    孔然放下书本,随着书本的内容,思绪飘荡,作为“优美的性别”仅仅容貌漂亮远远不够,另外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良好德性才能促使她们固守“美丽的性别”的崇高赞誉。比如,羞耻心。比如不虚荣。比如,不使自己无聊。也比如,谦虚得体。

    “那是具有极大优越性的一种高贵的纯朴性和天真性。由此焕发对别人的一种安详的友好和尊重,同时还结合着对自己的某种高贵的信心和一种合理的自尊,那在一个崇高的心灵状态中总是可以被人发现的。……(这种魅力——引者注)吸引人又以敬重感动人;所以它就使得所有其余的光辉品质都能有把握地抵御各种责难和讽刺的恶意攻击”。

    另外在关于“性”这一话题,对于懵懂的孔然也大受启发,虽然康德认为“性”本能是一种自然的“伟大目的”,可以带来身体的“欢悦”,但是,同时因为“性”本能的“巨大的普遍性的缘故,它却很轻易地退化为放荡和轻佻”。康德同时提醒我们警惕这种纵欲无度的危险倾向,从而对于“性”本能应该保持一种“情趣的单纯性”。同时,这种训诫对于爱情、婚姻、家庭同样适用:“不管是处于哪种方式,人们绝不可以对生活的幸福和人类的美满有任何过高的要求;因为一个永远只不过期待着一切平凡的事物的人们所具有的优点乃是,事情的结果很少会违反他的希望,反之有时候意想不到的美满倒还可以使他喜出望外”。这里,康德宣扬一种知足常乐、适可而止的生活态度,作为平凡的常人,我们应该珍惜已经拥有的一切,学会感恩,对于生活、爱情或者婚姻不能过于吹毛求疵,恰恰因为我们的知足常乐,生活反而回报我们更多的惊喜!

    在女性都关注的问题:年龄。哲人也给了孔然一个新视角:“年龄——美的这位大毁灭者——在威胁着所有的这些魅力,而且当它按照自然的秩序前进时,它就必定要逐渐地以崇高和高贵的品性来取代优美的地位,从而使得一个人——当她的可爱减少的时候——永远都值得更大的尊敬”。简单地说,年龄带来的衰老乃是自然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只能服膺这种客观规律,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类自身的“优美”特性逐渐被“崇高”以及“高贵”代替,我们的容貌可能已经衰老,但是,我们自身的精神气质反而更加彰显,亦即一种“美的单纯性”。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增加自身的“崇高”以及“高贵”的精神气质?

    “读书以及开拓视野”是这位哲学家给所有女孩儿对抗年龄衰老的答案。“逐步地随着对魅力的要求的消失,读书和开拓视野就可以不知不觉地通过缪斯女神而取代神的恩宠所准备好了的位置……即使是当时对所有的女性都是如此可怕的那个衰老时辰到到来的时候,就在那时候她也仍然是属于美丽的性别的。”

    年老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凭借自身的美丽取悦别人,但是,我们自身经过饱经风霜散发的慈爱、安详、高贵的精神气质更加彰显我们的魅力,从而引起别人特殊的敬意。孔然这样想着,这样说来,多读书成为了自己一生的必修课。

    关于爱情,孔然也从书里面得到了些许启发,也让孔然对爱情多了一份理解,尊重和信仰。真正伟大的爱情的魅力在于男女双方占有欲望消退之后的“相互信赖”,爱情不会因为平淡如水、单调乏味的日常生活失去自身的伟大,恰恰相反,爱情的伟大“在于仍然能够保持这些东西(亦即“共同生活和家务操劳”)的充分的残余,从而无所谓的态度和厌倦都不会勾销欢愉的全部价值,从而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才唯有它是值得人们去做出这样的一种结合的。”

    爱情不像常人想象之中那样庸俗,他们认为爱情仅仅是一种肉体欲望的满足,这也是孔然不认同方方和钱贝贝的现有爱情的原因吧。

    真正的爱情只是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冲淡境界,而且很少能够持续保持一种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状态,所以,真正伟大的爱情在于:虽然已经洞悉爱情平淡自然的存在样态,但是,依然能够置身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之中不改初衷,终生深爱自己的爱人,始终保持对于爱情的虔诚信仰,这种信仰本身乃是对于爱情“全部价值”的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