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章 动真情提点呆贾兰,贾宝玉院试得秀才

    话说贾府姊妹众人,近日里少见宝玉在后院活动。也渐次听闻他发奋读书,并带提携后辈的话语。

    众人皆是啧啧称奇。这日大家难得聚在贾母处,宝玉也未到家塾里。

    最是活跃的探春笑问道:“二哥哥经世之才,饱读诗书之人。怎得又来我们这,和姊妹们有什么说的?”

    宝玉正要说话,年纪最小的惜春又说:“要不二哥哥搬到老爷屋里去住,也好和那些清客相公们谈论实事文章。”

    黛玉见宝玉一是无话说,出来解围。

    “你们快别说他了,我看他整天读书都有些傻了。如今好容易咱们聚在一起,不如去寻个地方,顽上一回。也让他放松一下。”

    宝玉感激的看向黛玉,笑道:“都是自家姊妹,我好容易愿意读书。你们不替我开心,还调笑我。一会我就告老夫人那里去。”

    探春忙说:“好哥哥,我们也是想你不是。不如我们去大嫂那里,她一个人,也冷清。”

    众人纷纷应和。一行人浩荡荡往李纨处去了。

    李纨正在屋里刺绣,贾兰在书房温书。外面就听到熙熙攘攘的声音,一会丫鬟就回道“宝二爷、林姑娘和小姐们过来了。”

    李纨忙迎出去,笑着说:“你们兄弟姊妹,不来是一个不来,要来就来一群。我这屋里哪坐的下。”

    一边说一边安排丫鬟端来点心茶品,这边贾兰也和众人见礼。之后又闷闷的自读书去了。

    贾宝玉当然知道这个贾兰是真的读书种子,只是幼年丧父,寡母又沉默寡言。

    只怕童年时光不怎么快乐。

    宝玉在学堂时就已发现这个问题,此时就趁她们说话,独自来到书房。

    贾兰见宝玉过来,起身拱手说道:“宝二叔好。”

    “我们也算同窗学伴,你不用如此拘谨。”

    “往日里你除了上学去,就只在屋里待着。时日久了,难免闭门造车,人也傻气。你没事了,多去我们屋里转转。”

    贾兰今日在家塾已发现宝二叔性情大变,如今听到这些话,也不觉突兀。仍是礼貌回道:“以后兰儿会多去宝二叔处走动。”

    宝玉见贾兰一个小孩子,行事风格老成持重。竟有些贾政风范,一时高兴的揉了下他的脑袋。

    这边李纨余光撇见叔侄二人动作,心中大定。

    且不说宝玉如今发奋读书,就说他在老太太、老爷、太太心中位置。若他和贾兰叔侄关系交好,对自家兰儿百利无一害。

    宝玉过来和李纨说道:“嫂子,以后你每天撵兰儿去我们那顽一遭。小孩子天天闷在屋里,不行的。”

    探春、黛玉素来机敏,听得宝玉如此说。心里均又高看他一份,暗忖宝玉果然变得极懂人情世故。

    李纨亦是苦命人,早早守寡。虽最后极尽荣华富贵,前半生却也凄凄惨惨。

    母子二人看似在荣府地位不低,其实多是待在自家一亩三分地,与宝玉众人相交不多。

    如今宝玉主动说出来这些话,李纨心里也活了起来。

    “有宝兄弟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以后兰儿少不得麻烦你们。”

    探春拉着李纨手臂,撒娇道:“嫂嫂说的哪里话,兰儿可不就该我们管着。日后我们也多来嫂子这里顽,只是你别烦我们就是。”

    宝玉接着说:“兰儿读书一事,颇有灵气。日后嫂子说不得就凤冠霞披,做个诰命夫人了。”

    李纨忙打他,众人笑作一团。

    这片屋子自此以后,多有人走动,欢声笑语不断。

    贾兰亦与宝玉众人渐渐熟稔,此皆后话。

    从李纨处回来,宝玉就开始认真回忆红楼梦书中内容。

    作为千古奇书,《红楼梦》涉及人数众多,书中时间线又不明显。

    贾宝玉生怕自己错过哪个重要的时间点,从而造成遗憾。

    只是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小时候共同度过的几年,并无太多笔墨。后面就是薛宝钗到来,秦可卿病故,元妃省亲一干事等。

    贾宝玉决心用几年时间修炼仙诀,彻底治愈黛玉之病。同时考中进士,在贾府拥有话语权。

    是夜,宝玉又来黛玉房中,两人如往常一般说起知心话。

    “你明日就要参加岁试,不去温书。又在我这干什么。”黛玉说道。

    宝玉原来读书时就最喜黛玉,如今朝夕相处,他表面虽是不足十岁的孩子,其实内心是成年人。

    因此他看比自己更小的黛玉,只觉得自己有点禽兽不如。

    多想我们快快长大啊。

    黛玉见他不说话,只是呆呆看着自己。俏脸粉红,低头不语。

    宝玉发现自己有点猥琐,赶忙说道:“小小岁试,手到擒来。”

    黛玉笑道:“可别把话说满了,小心落地上。”

    “若我考了秀才,你送我一个香囊如何?”

    “这有何难,我送你两个也行。只盼你这段日子数没有白读。”

    两人日日吃住在一处,宝玉又经常运功给她治病。虽说黛玉还未开窍,但心里也待宝玉不同。

    第二日宝玉收拾妥当,就往岁试处去,不消一日,就回了。

    荣府众人自然是问考的如何,宝玉只是故弄玄虚,不去明说。

    只在贾政询问之时,说了句“十之八九”。

    然后让黛玉准备好两个亲手做的香囊。

    作为现代人的宝玉,自然也知道科举的重要性。

    第一步院试录取后就称“生员”,也就是常说的秀才。做了秀才,就可以称为“士”,脱离了平民百姓阶级。也有了免疫税等特权。

    这些对现在的贾宝玉自然无用,他只是需要秀才的功名,来参加三年一次的秋闱。到时考上,就是举人老爷。

    前世的学习能力加上一直修习仙诀,宝玉对科考一事信心满满。只等到时考个一甲三名,彻底掌握话语权。

    只是他又觉得过于慢了,中间若发生什么,他也只能像书中的贾宝玉一样,遗憾悔恨,却无能为力。

    必须要想办法,快速获得政治身份,在贾府和外面都有了一定地位。这样才能实现自己解救众人的宏愿。

    这日是岁试发榜的日子,贾政和几个清客相公在谈论今日朝中之事。可贾政明显有些心不在焉,眼睛一直往外瞟。

    不多时,外面就有人来报。

    “中了,中了。宝二爷考中了。”来人跪在地上大喜道。

    贾政听闻后,微微挺直腰,淡淡地说道:“只一个生员,又不是中了进士。大呼小叫什么。去喊宝玉过来。”

    众清客相公忙恭贺不断。

    这边宝玉也得了消息,乐呵呵的来到黛玉房内,讨要他的两只香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