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38章 洛宫虐民

    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有蟜氏国,国君的女儿叫附宝,和女公子一样,是个大美女,和某国订立了婚约。可没想到,这位附宝女公子也和您的情况类似,也是体弱多病,而且身体有一种恶臭,人难近前,最后被退婚。又有不少国家来聘娶,附宝都因为这个没能嫁出去。

    后来,高媒神女娲氏就给少典国的国君托梦,让他去聘娶附宝,说是一桩美好姻缘。少典国君立刻到了有蟜氏,聘娶了附宝。

    没想到,少典聘娶附宝之后,附宝就不再生病,身体康复,身上的恶臭也消失了。

    后来她到了郊野,看到大雷电照耀北斗权星,身体有了感应,就怀了身孕,生下了轩辕黄帝,她因此也被人们尊为玄天大圣后,世世祭祀不绝,直到现在。

    伊尹说:女公子的情况,和附宝的情况很像啊,所以女公子,您不用烦恼郁闷,等姻缘到的时候,自然就会美好圆满。

    真的?纴巟来了精神:黄帝的母亲也是这样?

    可不,古代留下来的图书里记载得明白啊,臣下怎么敢瞎编。

    纴巟低着头想了一阵,抬起头来:好,那我就等着,一定要嫁个好人家,气死葛伯垠父子这两个混蛋。

    哎这就对了嘛。伊尹大喜:但是,您首先得好好吃饭,好好活下去,养好身体,才能达到目的啊。人只要活着,总有希望;要是死了,可什么都完了。

    纴巟在床上坐起来:女鸠女方,给我梳头更衣,吃饭!

    纴巟开始吃饭,吃得比以前还多。

    莘伯尚又赏了伊尹,同时,又任命了伊尹一个庖正之外的新官职——阿衡,也叫保衡。

    阿就是妿,《说文解字》里解释:妿,女师也。从女加声。杜林说:加教于女也。读若阿。就是古代的女性老师,专门教导女子规矩女红之类的师傅,有点象保姆,所以也称保或娒(姆);衡古训平正,其实就相当于官职中的庖正里正司正的正,是官职的称谓,阿衡或保衡就是师傅兼保姆,也是一种类似仆人的职务,《墨子·尚贤下》说伊尹为莘氏女师仆,就是指这个事儿。

    后来商代祭祀伊尹也称之为衡尹(殷墟卜辞里写作黄尹,黄衡是通假字),就是阿衡伊尹的合称。

    本来阿衡是中老年妇女的职务,没有男人来担当的,但现在莘伯尚别出心裁,任命伊尹当阿衡,就是让他每天去陪纴巟聊聊天,讲讲故事,开导开导,让她开心,别再想不开。

    纴巟在伊尹的劝导下,很快想开了,该吃了吃,该玩了玩,心情一好,身体也好起来,天天织锦做女红,真的走出了阴影。

    莘伯尚夫妇感觉伊尹这小子的确是个有能力的人,非同一般。

    夏桀越搞越不像话了,在妺喜的要求下,在斯观跂踵戎的策划下,在干辛赵梁的支持下,在黎民百姓的唾骂下,玩的东西越来越离谱。

    说这段时间,正是冬季的时候,天比较冷,夏桀和妺喜又到河洛之交的洛宫里去游玩,玩累了就在洛宫里张乐,歌舞饮酒,斯观等几个佞臣陪着。

    时间一长,觉得宫殿里闷气,斯观建议搬到城头上去喝。

    现在是冬季,比较冷,但城上有城楼,可以避风御寒,还能一边喝酒,一边可以欣赏河洛交汇处美丽的景色,夏桀很高兴。

    洛宫的城头很高,能看到不远处的洛水。

    这时候的东洛河面很宽,水流也湍急,但现在是冬季,水比较浅。

    河面上架着一条木头桥,圆木搭建而成,没有栏杆,也不能行车马,只能走人牲畜和小推车之类的,这种桥古代叫杠,就是一种小桥,是有洛国人渡河的必经之路。

    河边上还有摆渡木筏,用木头编起来的,上面可以站很多人,有人撑划过河,这种木筏古代称为柎或柎栰,也写作桴。

    妺喜看着在桥上和木筏上渡河的人很多,桥上来来往往,木筏上也都站满了人,看了一会儿,突然噗嗤笑了一声。

    夏桀端着酒杯看着她笑,感觉非常美丽,就笑着问:爱妃为何无故发笑?

    妺喜说:啊,没什么,我看到河上过桥乘柎的人那么多,就想啊,如果那些人掉到水里,该有多好玩。嘻嘻

    夏桀精神一振:啊,对啊,场面一定美得不行。可怎么让他们掉到水里?干辛,你让推移大牺带军队,去把那些人推到水里。

    哎哎,那就没意思了,君上,斯观到底是娱乐活动策划专家:臣下有个办法,肯定让君上和元妃满意。

    哦?那你去搞搞看。夏桀立刻同意。

    到了晚上,斯观就找来一些工匠和劳力,去把杠桥拆掉了一段,然后只放上了一根圆木,上面削平,仅能容足,成了一段独木桥,更阴损的是,他让工匠在上面抹上了猪油,让它打滑。

    第二天,夏桀妺喜又登城饮酒,看到一些民众已经聚集在那段独木桥的两边,他们都在惊奇怎么一夜之间桥发生了物理变化,瘦身了,看看那窄窄的桥面,大家都在犹豫,过是不过。

    毕竟有人有急事儿,还得过河,左边的一个高大魁梧的男子,在警告了对面不许先过之后,就大着胆子迈上独木桥面,双手往两边展开,摇摇晃晃就象走钢丝一般,开始过河。

    人类就是这样的特性,不管多危险的事儿,只要有一个带头的去做,后面必定会跟上一群。

    先是一个年轻人觉得好玩,迈步上了桥。其他人也壮了胆儿,也跟着走上去。

    走了没多远就发生了悲剧,那桥面上有猪油,踩在上面腻腻地打滑,领头的汉子脚下一呲溜,身子登时失去了平衡,一个转身侧空翻180度,动作优美地掉下河去,可惜入水姿势不正确,压水花技术没掌握好,噗通一声巨响,激起来一股巨浪,接着河面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〇形圆圈。

    他掉下去了,后面的那些受惊,都慌乱了。

    他身后的年轻人反应快,身子灵活,觉得要失去平衡了,急忙一跳,在空中双腿分开,来了个极其标准的分腿腾跃,然后咣地骑在桥面上,没掉下去,却惨叫了一声,双手捂着小弟弟的位置,五官扭曲,呲牙咧嘴,上半身左摇右摆前俯后仰地不停地画圈,表演着不抬腿的托马斯全旋。

    后面的人就没这么伶俐了,就象下饺子一般噗通噗通噗通,掉下去五六个,还有女人和孩子。

    众人急忙跳下水去捞人,河面上许多人在乱扑腾,水花四溅,男人喊女人叫孩子哭,乱成一片。

    因为冬季河水冰冷,那些爬上岸的人就在河边抱着膀子跳来跳去,浑身发抖。

    哈哈哈哈妺喜看到这种景象,放声大笑起来,花枝乱颤,夏桀看得心驰神荡,也高兴不已,大赞斯观的办法好。

    没多久,这座桥就没人走了,都去挤木筏,摆渡过河,自然,也就没人再落水。妺喜见不到有人落水,也觉得没意思,也不再笑了。

    很快,冬天过去,又到了夏季——这里说明一下,上古三代之时,季节只有春秋两季,也被称为上岁下岁,春秋以后,历法知识越来越精密,才给划分了四季二十四节气,但先秦人们还是习惯用春秋来表示一年的时间。这里为了便于明确时令,还按照四季的说法——天已经很热。

    夏桀和妺喜又来洛宫玩了,上城头去饮酒,妺喜看到洛河上的杠桥已经被修复,人来人往,感觉没意思,让斯观想想办法再弄一回独木桥。

    斯观说:王后,那个玩过了,没意思了,臣下再想点别的办法。

    到了半夜,斯观让人偷偷到河边,把捆扎木筏的绳子割到还剩下一股丝连着。

    第二天,人们有的过桥,有更多的人上了木筏,摆渡的用长篙撑着往对岸划。

    那木筏上的绳子几乎被割断,如果只有一两个在上面还行,可上去二三十个就撑不住,再被河水一冲一激,绳子被挣断,木筏失去了束缚,登时散了,上面的众人惊叫着呼啦啦全掉进河里。

    这次悲剧了,因为是夏季,雨水多,洛河水暴涨,水深且湍急,很多人被水冲走溺死,还有一些人在水里挣扎呼救,会水的就拼命往岸边游,河面上一片混乱。

    妺喜看见了,又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夏桀又高兴起来,大赞斯观的方法高明。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很快,夏桀派人破坏桥梁木筏的事情就传出去了,弄得有洛国民众群情激奋,大骂夏桀是个暴王昏君,支持恐怖活动,拿人命开心取乐;事儿也传到了夏邑,人人唾骂。《管子·轻重甲》里说:桀者,冬不为杠,夏不束柎,以观冻溺,就是说这个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