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80章 大沟长垣

    夏王师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了夏邑,全国震惊。

    夏桀在牧宫大室里大发雷霆,痛骂曹触龙的无能,死了活该;接着又骂昆吾牟卢的混蛋,都进军到丘鹿了,不继续进兵攻伐景亳,竟然掉头回去,简直就是混球一个,而且违抗夏后的旨意。

    太师耕说:君上,为今之计,必须再次兴兵伐商,不能给商汤喘息的机会,否则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大。臣下以为,如果不赶快灭掉商,下一步他就会去伐昆吾,因为有昆吾在他后面,他就不敢对我夏邑有所图谋,如果昆吾顶不住,那我夏邑就危机了。

    大尹皇图也说:太师大人所言极是,现在的情况,关系到我有夏的存亡,所以必须再次出兵伐商。

    干辛在一旁说:再出兵?我有夏王师本来有一万人,现在被曹触龙丧失了五千,还剩下一半,如果把这些军队派出去,夏邑就空虚了,万一被那些叛贰不服的国家钻了空子,怎么办?

    是呀,还有财力,赵梁说:打仗还得依靠财力人力,曹触龙这一仗,把国库都掏空虚了,诸侯的贡赋又不及时,拿什么去打仗?

    关龙逢说:君上,现在耹隧那里供给耗费甚巨,虽然耹隧那里也挣了些财物,但实际上入不敷出,靠各国的贡献补贴。臣下建议,把耹隧关闭,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再次伐商。

    ——其实关龙逢并不了解情况,如果耹隧开放的收入全都入国库,完全可以供给耹隧的所有需要,甚至还有盈余。

    但问题是,那些收入全由世子淳维掌控,大部分被淳维的太子党和相关官员们给私分了,入国库的不到四分之一,自然入不敷出,大部分耹隧的供应还得靠夏邑提供。

    曲逆呲着牙说:君上,臣下认为,现在五千王师,也只够守御城池的,肯定伐不了商,需要重新扩军,把王师再扩到一万或更多。

    太师耕说:这个不劳司徒大人说,本师正在调集旅众整编,但是要整编起来再加以训练,还得时日;如果军队整建不齐训练不足,去伐商还等于去送死。

    曲逆说:那就只能暂时防守,不可出兵。否则,万一商人打过来,我们可连守邑的兵力都没了。

    皇图喝道:曲逆,你懂什么?最好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我堂堂有夏大国,不去征伐反叛之国,反而取守势等叛国来打?

    太师耕也说:大尹之言有理,只要是守势,无论多么坚固,总有被摧毁的时候。臣下想,派五千王师和三千旅众去伐商,留下三千旅众守邑

    三千旅众守邑?亏您想得出!干辛说:三千旅众有什么战斗力?要是敌国真的打过来,这么大城池,三千人都防得住?

    赵梁说:各位不用担心,我儿子赵及告诉我,他们刚得到最新消息,商人正在抗旱保秋,没想兴兵。而且据消息说,亳子成汤并没有想对夏邑不利,而是等秋收之后,他要图谋昆吾。

    什么?图谋昆吾?太师耕失声叫道:君上,万万不可让他得逞啊!如果昆吾还在,我夏邑就安全,如果昆吾再被灭,商人必定要挥戈东向,我夏邑危矣!

    唉唉,我觉得太师多虑了,干辛说:昆吾的存亡和夏邑有什么关系?这次昆吾为了自保,竟然放弃伐商,违抗夏后的旨意,即使是商汤不伐他,君上也该降罪惩罚。更何况,昆吾是那么好对付的?五个商捆在一起也不是昆吾的对手。

    干辛,你不懂战略就不要乱说!太师耕吼道:昆吾和夏邑现在是遥相呼应同存共亡,如果昆吾在,商人就不敢图夏;现在商人要图昆吾,夏邑也绝不能坐视不理。如果昆吾被灭,商人一是没了后顾之忧,二是流沙西海以西都成了商的天下,他们就有了足够的力量对付夏邑。那时候,我有夏岂不危在旦夕!

    那有什么?干辛不服:我们这里还有一千四百余国,尤其是还有东夏,他们能奈我有夏何?

    你个没脑子蠢货太师耕大怒。

    好了,都别吵吵!夏桀一拍案几,皱着眉头,捋着大胡子,想了一阵,说:等予一人好好考虑一下,再做决断。

    众臣互相看看,都不敢再多说话。

    夏桀觉得曹触龙毕竟是英勇战死了,算是为国尽忠,虽然心里恼怒,还是下令让大夫董召带着自己的诏谕和财物,到曹触龙府上去嘉奖安抚一番。

    散朝之后,夏桀忧心忡忡地回到后宫的苕华殿,二玉凑上来,一番燕语莺声地撒娇,夏桀的心情又好起来。

    夏桀说:看到两位爱卿,予一人心里就痛快;看到那些大臣,就头疼。

    君上,怎么了呢?琬妃问。

    曹触龙那个蠢货,信誓旦旦说带五千人伐商,唾手可得,结果被商人全灭,他也被杀了。群臣要求再次伐商。

    那就再伐呗。琰妃不屑地说:一个小小的商邑,还用费多少事。

    唉,爱妃不知啊,现在亳子成汤把商搞大了,不好对付。相国关龙逢建议,关闭耹隧,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去讨伐商

    什么?关闭耹隧?二玉一齐惊叫起来:不要啊君上,俺们都喜欢呢!要伐商就伐商好了,和耹隧什么关系?不嘛不嘛

    哎好好,等予一人再考虑

    话音未落,寑宰录走进来行礼:君上,斯观跂踵戎两位大夫求见。

    哦?好,宣!夏桀抬手一挥。

    斯观跂踵戎进来行礼。

    夏桀问:两位爱卿有什么事?

    斯观说:君上,今天在大室朝堂上,说到伐商的事,其实臣下和跂踵戎大人都有些想法,只是当着相国大尹和太师的面,不敢说。

    哦?什么想法?说说看。夏桀觉得二人都足智多谋,而且可信赖。

    跂踵戎说:君上,今天在朝堂上,太师耕想过和大尹都力主再次伐商,但是此事臣以为不可行,因为王师不过万人,派五千人伐商,全军覆没;如果如太师耕等所言,再派五千伐商,能有多大胜算?即便再投入五千旅众,或许可以获胜,但是夏邑这里空虚,如果被怀有野心的方国钻了空子,那可大大滴危险啊!

    琰妃撇着嘴说:这种情况下让再次伐商,那简直就是亡国之策。

    夏桀想了想,问:二位爱卿之意是

    斯观说:大尹说‘最好的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而臣以为‘最好的防守就是最好的进攻’,只要我们在夏商之间建一条防御线,挡住商人,进可攻,退可守,这样我们就不用担心商人或有野心之国会不利于夏邑,也会有充分的时间调集整顿训练军队,然后可在合适时机再行伐商。如此,主动权就全在我们手里了。

    嗯?好像有道理,夏桀捋着胡子问:但是该怎么搞?

    斯观从怀里掏出一卷帛书地图来,在夏桀面前的案几上摊开,用手指着说:君上请看,夏商的分界,其实就在流沙(伊水泗水)之际,这里是西海的一条支津,称为少沙水,连接着的这个湖泽叫狸泽,也叫黎泽,距离伊水约九十里,我们只要在狸泽和伊水之间掘一条深沟,用掘出来泥土在沟的东边建一道长垣,多设营垒,以垣相连,就形成了一条纺线,深沟加高垣,营垒之间相互呼应,即使是千军万马,也休想得过。

    哈哈哈!太好了,爱卿之计甚善!夏桀大喜:好!就这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