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81章 被迫议和

    第二天,在东夏的王帐里,夏象召集群臣议事,等于是上朝。

    三年了,仗打成现在这样儿,得到什么时候,夏象说:诸位爱卿,予一人准备再调三万兵马,发动一次夏季攻势,一定要摧毁商师,夺回西夏疆土。

    司马恩沃说:君上,再调三万兵马应该没问题,问题在于,我们的粮草辎重供给困难了。您得知道,我们是长途远征,而商汤却是在自己的地盘上,他们随时可以补充兵源和给养,可我们却要靠长途运输。现在已经打了三年多,我们的国力消耗甚大,如果再这样耗下去,我们耗不起。

    你以为予一人不知道吗?但是,我们来打了这么久,被挡在这里,总不能空手而归!

    这时,太宰僈出班奏道:君上,其实我们没空手而归,而是有个很大的收获。

    什么收获?

    商汤驱逐了夏桀,夺取了西夏,他的目的是想一统天下的,曾经想发兵远征东夏。

    予一人知道,他有那个本事吗?

    即使是没那个本事,打不赢,可有商的军队要是到了东夏,我东夏的诸国黎民必遭兵燹涂炭。但是我们先出手了,到这里和商人鏖战三年,让商人知道了我东夏的势力,所以即使是现在我们不打了,收兵了,他们以后也绝不会再生攻伐东夏之心,那么我东夏的广大疆土照旧是安全的——这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

    嗯,对啊,太宰说得有理。夏象点点头。

    太宰僈继续说:眼下这种情况,我们即使是再增兵,重新发动攻势,也没必胜的把握,因为毕竟这是在西夏旧地,现在是在商汤的地盘上,我们打到这里,实际上已经是强弩之末,即使是在这里击败了商师,我东夏的军队也无力西进了。商朝向西有广大的纵深,方国众多,我们一旦陷进去,恐怕想抽身都难。

    夏象皱着眉,脑子里在不断里翻腾,他觉得太宰僈说得有理。

    那么,太宰大人,你有什么建议?夏象问,他的意思是问问有什么可以击败商师大获全胜的方法。

    臣下建议,趁着眼下的胶着状态,和大商议和,我们划定东西夏界限,双方互不侵犯,各守疆土。您也知道,即使是夏桀未败之时,我们东西夏也是各过各的,基本上没什么来往,我们还臣服于西夏,每年还得纳贡称臣;西夏有了战事,我们还得出兵出物,根本沾不了西夏的光。

    什么?议和?夏象从没想过这事儿,在他的词典里,根本就没有议和请成这类的字眼儿。

    太宰说得对啊,左相华衍说:我们现在即使是击败了商师,可仍无力控制西夏啊。

    所以,臣下以为,现在只要我们和大商议和,互不干涉,那么我东夏就完全独立自主,从北海到南海的广大疆域仍旧是我们的,西夏本来就不属于我们,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劳民伤财打这场没可能赢的战争呢?太宰僈说。

    昨天晚上太子弼和宝叔去找太宰僈,哭求叔叔一定要帮忙说服父亲夏象与大商讲和,自己要娶商汤的女儿齐恰儿。

    从内心上说,太宰僈是不想和商人讲和的,他在战场上亲眼看见父亲夏耕被商汤砍了头,虽然夏耕并没因为丢了脑袋而死,可毕竟也等于被杀了,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一直想给父亲夏耕报仇雪恨,当年东夏出兵攻商,他是积极的支持者之一。

    可是太宰僈是个很懂道理明事理的人。他看到东夏在西夏这里和商人开战,三年的惨烈激战,士兵伤亡数万,却没有获胜的希望,商人反而越打越多越战越勇,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

    他心里很明白,拖得时间越长,东夏获胜的希望就越渺茫,而且东夏的人力物力被消耗尽;东夏各国为了支持前线,纠集人力物力,长途运输,风雨寒暑饥饿劳苦,徭役徒道死者相望,耗费不计其数,弄得各国民怨沸腾,群臣众将各国诸侯都普遍有厌战情绪,如此下去,东夏就有分崩离析亡国失宗的危险,所以,他其实早就动了劝夏象和大商媾和的念头,只是一直没合适的机会说。

    这次太子弼来哭求,他就答应了,同意给夏象提议,和大商讲和,所以,这次他就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不行,予一人绝不会和商汤媾和,没想到夏象非常坚决:即使是控制不了西夏,我也要把商师彻底消灭在这里,向西能控制多少是多少,绝不空手而回。所以,必须再增兵,和商师决一死战!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敢再多说话。

    父王,儿臣反对!太子弼在班中高叫一声,走出来行礼:父王,我们在这里打了三年多,没能打败商师,拖到现在,军队民众都精疲力竭,即使是再增兵,也无获胜的希望。所以儿臣赞成太宰大人的建议,和大商讲和,划界而治,互不干涉

    混账!夏象大怒,一拍桌子:当初出兵的时候,你个混蛋喊得最响,到了军前,你还信誓旦旦地要杀尽商师所有将领,你也确实杀了很多,可现在怎么又想到和商人讲和?!

    父王,儿臣觉得真的不能再打下去了,再打下去,我东夏不用商汤来攻,自己就得完啊!何况,儿臣喜欢上了齐恰儿,一定要娶她为妻!

    太子弼在情急之中,竟然把心里话也秃噜出来了。

    弼儿,你说要娶谁?夏象瞪大了眼睛。

    齐恰儿,商汤的女儿齐恰儿!太子弼说。

    什么?!夏象身子往上一纵,差点没蹿到帐篷顶上去:孽障!你是中邪了还是中毒了?疯了吗?我东夏多少美女你不要,竟然要娶商汤那个混蛋的女儿!不许,予一人不许

    太子弼仓啷一下抽出佩剑,往脖子上一横:父王如果不许,儿臣就死在这里!

    住手!夏象大吃一惊:你个畜生想逼迫老子

    君上,臣有话说,太宰僈说:君上圣明,目前的情况心里应该明白,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和大商议和。如果君上放不下西夏,也好办,我会暂时回去,休养生息几年,等国家稳定了,元气恢复了,再来攻伐也还不迟,举大事者,不在乎一时啊。何况,太子既然要娶商汤之女,也是好事啊,两国联姻,可是保证两国和平共处的最好条件,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之?

    以司马恩沃为首的群臣众将本来已经厌战情绪浓厚,见这是个机会,就一齐出班行礼:太宰大人所言极是,望君上三思!

    夏象傻了,仔细琢磨琢磨,似乎太宰僈所说还真是那么回事。

    三年的苦战,实在看不到获胜的希望。而自己已经三年多没回东夏了,东夏那里什么情况都不知道,据说许多方国厌战叛逆,的确有动荡分裂的危险。

    再看看群臣的反应,似乎也都不想再打下去,如果硬撑恐怕也没好结果。

    还有自己的这个孽障太子,剑横在脖子上,一言不合就要自杀,那如何受得了!

    沉默半晌,夏象终于泄了气,妥协了,咬咬牙,憋足了力气才说:好吧,予一人也同意,和商人讲和!

    君上圣明!群臣众将侯伯田男都欢然大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