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005章 撞车了!不被皇帝认可的规矩!(求鲜花、求评价!)

    小半天之后。

    朱元璋一行人的马车终于抵达凤阳县城。

    当朱元璋父子几人透过车窗看向凤阳县那高大的城墙时,饶是以朱元璋沉稳的心性都不由的张了张嘴。

    眼前的凤阳县哪里像是一个县城,说他是府城都没人信。

    因为凤阳县那高大的城墙都足以和京城的外城比肩了。

    其高大宏伟的规模,让父子几人张目结舌。

    朱棣在惊讶之余看向了朱元璋疑惑的问道:

    “爹,这是县城?怎么感觉和回到京城一样?还有凤阳县修建如此规模的城墙,是朝廷批复的吗?一个县城修建这么高大的城墙,这不是违规了吗?”

    朱元璋闻言,面色微沉,脑海中努力思索着这些年,他所批复有关凤阳县的一切奏折。

    想着想着,顿时回想起,似乎每年这凤阳县,都有一份扩建的奏折。

    当时的朱元璋也没多想,只是看到凤阳县的人口不断增长,凤阳县原有的县城规模已经无法容纳更多的人口了,只能扩建,于是就批复了。

    记忆中,他似乎陆陆续续的批复了四五次关于凤阳县的扩建奏折。

    现在回想起来,他似乎从来没仔细看过有关于凤阳县的扩建规模。

    一时间,朱元璋也不能确定,凤阳县修建如此规模的城墙是不是他批复的。

    “先进城吧,是否违规,等见了凤阳县县令朱桓自然就知道了。”

    朱棣轻轻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反倒是朱桢有些兴奋的说道:

    “爹,四哥,五哥,老七,你们看,这凤阳县好多人啊!”

    被朱桢这么一提醒,其余父子几人才发现,这凤阳县城下,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好不热闹。

    其实,早在接近凤阳县的时候,父子几人就发现,越是靠近凤阳县城,道路上的马车行人就越多。

    当时父子几人都还没怎么在意,可现一看,就感觉不一样了。

    凤阳县城外,可说是人潮拥挤。

    有推着板车,拉着一车瓜果蔬菜的乡间老农。

    有用十几辆马车拉着满满当当货物的商队。

    也有扛着扁担,挑着各种货物的脚行。

    甚至还有无数穿着光鲜的百姓,拉着妻儿老小,有说有笑的朝着凤阳县城内走去。

    但不管是老农,商队,脚行,还是寻常百姓,朱元璋在他们的脸上都看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所有人的目光中都充满了希望。

    这是一种对生活充满向往,对未来有这奔头的目光。

    而这种目光,朱元璋从未见过。

    哪怕是在京城里,朱元璋都没有从京城的百姓眼中看到过这样充满希望的目光。

    这让朱元璋的内心对凤阳县产生了浓烈的期待和好奇。

    他想知道,为什么,朱桓是怎么做到让老百姓露出这样的笑容和充满希望的眼神的。

    “进城吧!”

    带着这样的好奇和期待,朱元璋沉声说道。

    “是,爹!”

    马车继续前行,缓缓的进入了凤阳县城内。

    当马车穿过十米左右的城墙,正式进入到凤阳县后,朱元璋等人就发现,眼前一片开阔。

    一个巨大的大道就展现在了几人面前。

    大道上,车来车往几乎没有行人,反倒是大道的两旁挤满了人群。

    无数百姓走在大道两边的格子路上,而在格子路的边上开设着无数的商铺。

    商铺里人来人往,极为热闹,商品里的伙计也是迎来送往,笑容满面。

    最为神奇的是,大道两边的人流虽然多,却井然有序,各个商铺内固人满为患,但买东西的时候却会整齐有序的排着队。

    看似热闹,却闹而不乱。

    这种现象,就是在京城都难得一见。

    “凤阳的老百姓都这么自觉吗?”

    朱元璋不由的更加好奇了。

    就在他感慨之际。

    “哐当!”

    一声巨响,朱元璋所乘坐的马车发生了一震剧烈的颠簸。

    朱元璋父子被颠的东倒西歪。

    马车外,拉车的马儿发出一声嘶鸣,同时还伴随着一声惊叫和痛苦的呻吟。

    整个马车突然就停了下来。

    马车内,好不容易稳住身形的朱元璋,眉头微皱,看向朱棣说道:

    “去看看,外面是怎么回事。”

    朱棣点头,掀开车帘走了出去。

    走出车厢的朱棣,站在马车上,发现他们的马车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处。

    而他们的马车似乎和别人的马车发生了冲撞,两辆马车相撞的地方,还有一个老人倒在地上。

    见到这种情形,朱棣眉头微皱的看向赶车的车夫问道:

    “发生什么事了?”

    驾驶马车的车夫一脸委屈的道:

    “四爷,俺架着马车正常行驶,再路过这个路口的时候,明明是我们先过路口,可他们的马车非但没有减速让行,还直接撞了上来,导致他们马车里的一个人直接从马车上摔了出来。”

    朱棣闻言,看了一眼与他们马车相撞的车辆,很普通的马车,马车内下来几个百姓,男男女女都有。

    现在正围着那摔倒在地的老人查看伤情,看样子是一家子。

    朱棣想了想,问道:

    “对方人没事吧?”

    车夫摇头道:

    “因该问题不大,最多摔断腿。”

    朱棣微微点头,说道:

    “既然不是我们的错,那就给他们点钱让他们去看大夫吧,毕竟对方有人受伤。”

    车夫轻轻点头,跳下马车走到被撞的那一大家子前,取出一袋子纹银道:

    “驾驶马车也不知道看着点,我们都过路口了你们还直挺挺的撞上来,你们这伤可怨不得我们。”

    “这是我们家少爷心好,看到你们有人受伤了,让我给你们赔付些钱去看大夫,要是别人的话,你们这叫活该!”

    说着车夫就直接丢下一袋钱就准备离开。

    哪想到,还没走两步,就被人给抓住了。

    “你们不能走!什么叫我们驾驶马车不看路,是你们不看路才对!”

    “我们这边可是绿牌,走的也是直行道,谁知道你们明明走的是右转道,却非要直行,还闯红牌,这摆明了你们的全责,你们还怪起我们来了。”

    抓住车夫的是一个少年,他一脸气愤的看着车夫,大声质问。

    车夫见这少年纠缠,很不耐烦的甩开了少年的手,冷哼道:

    “什么绿牌,红牌,直行,右转的,听都没听过,别在这无理取闹,不然我报官了!”

    少年一听车夫这话,更加怒了:

    “合着你们是第一次来凤阳县啊,既然是第一次来凤阳县,来之前,没人告诉你凤阳县本地马车不得入城吗?”

    “城门口那么大的字摆在那你也不看?你瞎啊!连凤阳县的交通规则都不知道,就敢架着马车在县里横冲直撞,我就问谁给你的胆子!”

    “还你们报官?该报官的是我们才对!”

    少年说完,愤怒的对着身后的一个中年女子道:

    “娘,发示警弹,把巡城营的人喊来!必须把他们抓去见官!爹的腿都被他们撞断了,他们必须要给我们家一个交代!”

    那中年女子听到少年的话,二话不说立刻跑到马车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圆形纸筒。

    这红色的圆形纸筒外还有引线。

    中年妇女将红色纸筒放在了地上,用火折子点燃了引线。

    很快,引线燃尽,红色纸筒发出一声低沉的轰响,一道橘红色的光芒从红色纸筒内射出,直冲天际。

    那橘红色的光芒,在凤阳县的天空上显得格外醒目。

    等光芒到达一定高度后,轰然炸开,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圆形烟火,很是好看。

    中年女子在做完这一切后,就走到了少年的身边,虎视眈眈的看着车夫和站在马车上的朱棣。

    他们身边的一家子也围了上来,看样子是防止朱棣等人逃跑。

    而周围的行人们在看到这一幕后也纷纷围了上来。

    看到这一幕,车夫和朱棣的脸色都是一变。

    车夫厉声喝道:

    “你们想要干什么?你们敢冲撞我们的车架?”

    朱棣本能的退到了马车车门前,警惕的看着周围围上来的百姓,脸色很不好看。

    要知道,马车内,坐着的可是他的父皇,大明的皇帝。

    万一在这里出了什么事,他朱棣就是万死都不能赎其过了。

    而马车内,朱元璋的脸色也不是很好看,车夫和少年的对话他在马车里听的明明白白。

    车夫固然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但他也不觉得,他们这边有什么错?

    反倒是什么红牌,绿牌,直行道,右转道,他听都没听过。

    什么时候,在大明地界行驶个马车都出现这么多规矩了?

    这种规矩,他身为大明皇帝可不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