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三十四章 无奈之举

    庄名扬偷眼观察父亲,老头子信誓旦旦不像有假。

    沈麟的崛起,太具有传奇色彩了。

    人都可以身披铁甲,为何船只不行?

    无非就是舍不舍得花钱而已。

    好像……确实……沈麟那个王八蛋从不差钱。

    他更不差上好的精铁。

    往船身上钉薄铁皮,反而比制甲更简单。

    不需要讲究厚薄均匀,尺寸方面有点缝隙也能忍受。

    刷上黑漆,谁看得出来?

    庄名扬甚至不需要去考虑载重问题。

    那些铁皮船省却了笨重的投石机,和更占空间的大小石弹。

    没准儿,比自己的战船跑的还快呢。

    也就是说。

    自己的近战之策,可能根本行不通。

    远距离抛射火油弹,小型石弹。

    自己再多的投石机,砸不破人家的铁甲防御。

    有什么用?

    搞不好,自家的大舰反而会被人家远距离吊射,一艘艘焚毁。

    想到这里,一肚子不服气的庄名扬,满头冷汗汩汩而下。

    他还年轻,还不想稀里糊涂送死。

    庄子才冷眼旁观,嗤笑道。

    “想明白了?”

    庄名扬无奈点头:“爹,孩儿太冲动,让您失望了。”

    庄子才语重心长道。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三岔湾那件事做都做了,这世上也没有后悔药可买。”

    “你想把隐患彻底消除,爹完全理解。”

    “可儿子啊,你要知道,沈麟才是最大的隐患。”

    “清理些小虾米,不过是细枝末节而已。”

    庄名扬耸耸肩,更加无奈了。

    “爹,沈麟翅膀硬了,这个隐患可不好消除。”

    庄子才道。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那就假装忘掉那件事,埋头壮大自己!”

    “北国的动乱,不是一朝一夕能太平的。”

    “世事无常,再顺利的人,也有走背运的时候。”

    “你还年轻,只需要等待一个落井下石的机会就好。”

    庄名扬一时间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这次伏击沈麟的船队,与其说是消除隐患。

    还不如说。

    他想剪除沈麟的羽翼。

    顺便出一口恶气罢了。

    上次去安定给大表哥送船。

    他连锦绣楼都不敢去啊!

    几艘乌篷船驰出大码头,就吓得他落荒而逃了。

    每每想起这一遭,他就恨得咬牙切齿。

    还是老爹说得对。

    暂时无力应对,那就低头假装看不到。

    昨晚,庄子才跟他聊了大半夜。

    借着这次朝廷派太监监军,庄家极力配合。

    那帮不服老头子的军将。一次性全都给送去剿匪了。

    有朝廷的大义名分,总督府全力配合。

    他们敢不去么?

    除非,他们的副将,参将官帽子不想要了。

    这一下子,就划拉出去五万五千水陆大军。

    看似澶州防务变得空虚了。

    其实不然。

    剩下的不是庄家的嫡系人马,就是心向总督府的。

    比如水军留下的几个千总部。

    比如副总督马原留守的那五千人马。

    只要邹明贤和马原出去个一年半载。

    以自家老爹的手段。

    这万余人马,只会被吞得涓滴不剩。

    经过半年时间的训练和整顿,庄系人马不下五万。

    直辖水军差一点。

    但步骑两军的装备,比老总督张峰奇在的时候还好。

    当然,不提那三千重骑兵。

    正因为张峰奇当初挖空心思要搞重骑。

    无形中降低了普通部队的战斗力和待遇。

    这也是杜勇、蒋先定这些人暗生嫌隙的原因。

    庄子才是没办法重建三千重骑的。

    那玩意强则强已,可实在太耗钱了。

    他不想重复张峰奇走过的老路。

    单独打造几千人的战略力量,却在战场上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

    那还不如妥善分配手里的财力物力。

    让几万嫡系雨露均沾,均衡壮大。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芳春满园嘛!

    一定意义上说。

    那些不听话的走了。

    庄子才指挥少了一半的澶州军,反而更加得心应手了。

    士气,凝聚力空前高涨。

    整体战斗力,比起张峰奇时代还大有提升。

    未来,将变得更加强大。

    如果算上外援的人马。

    如李广利的三万安定水军。

    那庄系人马,已经空前强大了。

    “爹,儿子明白了!”

    “我们拥有一州十几个县的财赋,人力。”

    “而沈麟却只能靠做生意养兵,很不稳定。”

    “如果局势大变,他的收入来源,将被轻易断掉。”

    “我们不同,我庄家军只会稳稳地不断壮大。”

    “沈麟,拍马也赶不上!”

    庄子才忽然道。

    “为父思前想后,还是觉得你应该去剿匪。”

    庄名扬大吃一惊。

    五万五千大军马上就出发了。

    实力不可谓不雄厚。

    还要咱去干什么?

    锦上添花?

    难道,老头子其实对我还有意见?

    庄名扬赶紧忏悔道。

    “爹,孩儿真的知错了。”

    “邹明贤和表哥的水军加起来,足足两万众。”

    “咱们剩下不过一万五千水军,捉襟见肘啊!”

    “哪能再行抽调呢?”

    庄子才呵呵笑道。

    “谁说要调人了?”

    “你带两艘五千担战船,跟你表哥出征。”

    “好好学学人家,怎么打仗吧!”

    搞了半天,是让我带着几百人去观摩的?

    水战就是远攻、近跳帮了。

    咱都历练好几年了。

    有啥好学的?

    庄名扬眼珠子一转。

    “爹,我要是走了。”

    “水军咋办?”

    “都没人统带了!”

    庄子才眼中闪烁着不明笑意。

    他决定要改变一下过去的想法了。

    独木不成林啊!

    太过期望,换来的反而是失望。

    “谁说没人了?”

    “你的游击部,爹来暂代。”

    “邹明贤留下的几千人马,交给你二弟去整顿。”

    啥?

    庄名扬心中忽然升起浓浓的危机感。

    果然,老头子不再一如既往地信任我了。

    这是在准备第二继承人呢?

    还是要如同皇家那般养蛊啊?

    “爹,二弟可是我老庄家的读书种子。”

    “他今年……不得参加秋闱么?”

    庄子才主意一定,淡淡笑道。

    “不考了!”

    “我老庄家要走将门世家的路子。”

    “乱世将至,考个屁的举人。”

    “就这么决定了。”

    “名起必须从军!”

    “你下去准备吧,明天,跟随大军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