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 188章 我就知道,月亮会来

    苏冉想起早些时候云澜悦拉着她,满脸担忧欲言又止的模样,不免觉得头疼。

    她当时也只说一句:“母亲不必担忧,您只需知道,女儿所做都是为了我们一家。”

    可如今苏冉觉得那话实在是轻飘飘空乏得很,而且还含糊不清,为了家人为何就要这样做呢?也就是云澜悦怕她不安,才会装作相信的样子。

    所有的恶事都由她来做,所有的报应她也可以一一承受,只要她所念所爱,此生安然无虞就好。

    苏冉顿觉心里郁闷不已,猛的喝了几口尘香酿,就像是故意在使小性子,任锦瑟华年如何阻拦都没用。

    不过多时,大半壶尘香酿就入了肚,脑袋就开始变得昏昏沉沉,视线也变得模糊。

    苏冉抬头去看月亮,发现它好似近在眼前,仿佛伸手就能摘到,这样想着,手上便有了动作。然,下一刻手腕却被另一只修长白净的手轻轻握住,相触心动。

    苏冉歪了歪头,看着近在咫尺的好看容颜,轻笑道:“我就知道,月亮会来。”

    阮南初的眼里笑意点点,仿佛映照了整片星河,晚风吹起他垂落而下的发丝,美得竟似画中仙,让人心动难平。

    他紧了紧手,声音温柔至极:“月亮只为你而来,且会永远为你停留。”

    锦瑟和华年识趣的退到一边,罕见的,柯子未今日竟然同来。

    华年逗趣着柯子未,他本就不善言辞,时常说不过被气的不行,铁青着脸不愿搭理华年。但华年脸皮又厚,自顾的说个不停,柯子未只得在一旁静静听着,他觉得自己是来找罪受的。

    锦瑟顿时觉得自己有些多余,但眼下晚风习习沁人心,漫天星光璀璨如明珠,她又怎么舍得错过?

    凉亭之内,两人并排而坐,夜风拂动,月色撩人,俨然是一副岁月静好的美好画卷。

    苏冉单手撑着头,另一只手摆弄着精巧酒壶,她垂着眼眸,看不清其中情绪,轻声道:“蔚姨将今日的事都告诉你了?”

    阮南初应道:“嗯。”

    而后又想起颜蔚自苏府回来时就同他绘声绘色的讲述今日之事,不由得笑出了声。

    苏冉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你笑什么?”

    阮南初姿态略显散漫,眼里尽是笑意:“有些遗憾,没能看见冉冉的用心表演。”

    苏冉声音有点闷闷的:“那是因为锦瑟在我手上抹了催泪的药粉,非我本愿。”

    她觉得自己的脸都快丢干净了。

    阮南初笑意见浓,抬手摸了摸苏冉的头顶,语气极尽宠溺:“哭有什么丢脸的,你也只是个小姑娘而已。”

    苏冉一动不敢动,脸上烧红一片,心也狂跳不已。

    过了半晌,苏冉拿起尘香酿,狠狠的喝了几口,酒香入喉,醉意上心头,却没能缓解那心间悸动一二。

    阮南初笑意不止,只伸手轻轻一捞,苏冉手中的酒壶就落入了他手,他声音依旧清冽温柔:“冉冉酒量不好,易醉,以后可不许贪杯。”

    苏冉侧头看着阮南初,他此时低垂着头,眼里好似藏了万千星河,嘴角带着笑意,一张脸好看的过分。

    苏冉连忙移开视线,嘟囔着:“酒才不会醉人。”

    是夜色让人心醉。

    阮南初挑了挑眉,他道:“冉冉的脸红的这样厉害,且每次喝了酒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你当真没醉吗?”

    苏冉往旁边挪了挪,沉默无言,她说不过,躲着总行了吧。

    阮南初也不再追问,只是一直看着她。

    颜蔚同他讲那些事时,他的心一直都是提着的,他想不明白,一个小丫头心里到底藏了什么事,才会不惜连自己也算计进去。

    阮南初今夜本来是带着气来的,可在见到她的那一刻,就什么脾气也没有了,满心担忧她是否受了委屈,哪还舍得凶她半句?

    苏冉心里藏了太多事,不愿别人帮她,也不同旁人讲,只自己藏着,她的神情总是淡然落寞,全然不似其余同龄女孩。

    阮南初想,他应当如颜蔚所说,早日将她娶回去,替她除去顾虑,将世间欢喜全都给她。

    苏冉问:“阿慕,我做了这样多的恶事,死后会下地狱吧?”

    阮南初回道:“是他们先要伤害你的,冉冉所做皆有缘由,怎能算得上是恶事?如果上天非要让你入地狱,我便与你一道。”

    是他们先要伤害你的,这话一直回响在苏冉脑中,她觉得神志模糊,眼里好似蒙了一层水汽。

    苏冉想一定是手上的药粉没有洗净,又加之尘香酿的缘故,才会这样。

    早就说过不要贪杯,偏又每次都不长记性。

    苏冉喃道:“阿慕……”

    “我在。”阮南初低声应着,靠苏冉近了些。

    苏冉望向高空之上的月亮,嘴角轻轻勾起。

    皎皎月出云,冉冉挂南枝。

    我的月亮啊,就该清傲如旧,出尘而立。

    我怎么舍得你同我一道入地狱?

    ……

    秋日氛围渐浓,万物好似都染上了一层金黄,远不如春日那般生机活现,秋日总是让人觉得有几分寂寥。

    谁也没有想到京中会发生这样大的事情,先人常说,多事之秋,原是有所依据的。

    谁也不曾想过,如日中天的太子竟会做出那般荒唐背经,自寻死路的事情。

    现下朝野之中,人人自危。

    寻常百姓更是足不出户,谨言慎行,生怕行差半步,就落得个人首分家的下场。

    城中的茶楼酒肆出现了空前难见的冷清寂寥。

    苏冉淡定自如的看着手中书册,然心思却并不在书册之上。

    太子被废黜一事,早已传遍了整个京都。与上一世的结果一致无二,太子之势已然尽失。

    旁人大多想不明白,以文贤帝对太子的看重及宠爱,只需再熬上几年,这皇位早晚会是他的囊中之物。缘何会如此迫不及待的想要取而代之?

    太子听信门客谗言,竟生出自己乃是平庸无能之辈的想法,认为文贤帝迟早会因为他在政事之上毫无建树,而废了他。

    太子认为,与其被动,不如主动。

    不知从哪寻得偏方,将其制为香囊,长久佩戴于身,旁人闻之可使身体损害,他因提前服用过解药,所以此偏方对他无用。每每面见天颜之时,他必然会佩戴。

    然太子确实愚钝而不自知,凡事皆该循序渐进,操之过急,反而会适得其反。

    太子日日得空便去找文贤帝讨教政事,初始文贤帝确感欣慰,可过了段时间后,便察出不对,且日觉身体疲乏,力不从心。

    嘀嗒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