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正文 第121章 烽火戏诸侯

    张卫死在魏石手里。

    不管是张卫大意轻敌,还是青釭剑太过锋利,魏石的胜利有目共睹,不容辩驳。

    与魏石全军上下群情振奋相比,五斗米教教众则是鸦雀无声,士气也随着张卫的尸体被马拖回,而越发的跌落。

    “公则。”张鲁在城楼上目睹这一幕,心如刀割。

    他虽然兄弟颇多,但真正能派上用场,会打仗的,也就张卫一个。

    “杀米贼!”

    “夺了城门,迎接府君入城。”

    就在张鲁痛心疾首之时,藏于教众之中的王平趁机起兵,领一部精兵杀散鬼卒,抢占城门,以为魏石军进城内应。

    趁你病,要你命。

    王平的个人武力并不出众,但其眼光和战场预判能力,却是顶尖的。

    在察觉到五斗米教上下已无斗志之后,他立即站了出来,带着早就埋伏在教徒鬼卒中的部众叫喊起来。

    张鲁听到教众之中,有迎接魏石入城的叫喊,心中更加的慌乱。

    五斗米教那一套教义,别人不懂是什么,他这個师君却是一清二楚。

    要是真的有用,有神仙保佑,那他这会儿只要摆下道坛,呼风唤雨,招来天神雷霆一击,就能将魏石这个小贼给灭了。

    “师君,是否开坛作法,请来祖师相助?”

    就在张鲁徬徨无计之时,其弟张愧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急凑到张鲁跟前谏言。

    “祖师是那么好请的,这城头,要什么没什么,岂能让祖师法身受辱,我们且先回南郑,在终南道宫中行香沐浴,祭告先祖,再行定夺。”

    张鲁故作高深状,沉吟作答。

    张愧这个没眼力的,还想要坑死他这个兄长。

    幸好,张鲁心思转的快,一下想到了行香沐浴祭告的由头。

    目睹战场上大势已去,城门也行将失守,张鲁在离开城固之时,最后长叹一声,在兄弟张愧,张徵、亲将昌奇的保护下,朝着汉水埠口逃去。

    城固至南郑。

    有汉水连接,张鲁的坐船停泊在岸边。

    他这一趟来城固,主要是为了给张卫鼓劲,也幸好事起仓促,没有让魏石军中斥候发现行迹,要不然的话,坐船被毁,走陆路回转南郑,那是千难万难。

    “这一趟来城固,真是流年不利,看来,还是南郑的道宫更加的安全。”等到双脚踏上甲板,张鲁才始长出了一口气。

    道宫之中,圣母张芝还在等着。

    在大败之后,张鲁迫切需要得到安慰,而有肌肤之亲,又是同父异母的张芝,就是最好的安慰人选。

    张鲁逃窜。

    五斗米教群龙无首。

    有统御能力强的治头祭酒,干脆带着部属北走兴势山,朝着傥骆谷方向而去,从傥骆再往北走,翻越了秦岭,就是关中地界。

    更多的祭酒,则是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这一番大战下来,麾下教众逃散了七、八,让他们这些教中高层脸面尽失。

    王平只带着三百精卒血战守卫城门,面对人数超过他们甚多的五斗米教教众,他们高呼酣战,全无惧意。

    等到魏石领着中军杀到时,王平的腰间,已经系了两个祭酒头颅,血淋淋的样子让他整个人看上去,如同恶煞一般。

    “子均,我才斩了张卫一人,你却砍翻了两个,比我还多一个?”魏石哈哈大笑,对王平的骁勇赞不绝口。

    魏延个性冲动,崇尚进攻,王平性子稳重,看重守御。

    两人搭配起来,就是攻守兼备,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只可惜的是,历史上,两人虽然生在同一个时代,但并没有机会组合起来领军作战。

    魏石对王平的成长,同样很是期待。

    城固县被魏石军一举拿下,防守此城的四万余五斗米教众,跟随张鲁逃回南郑者,约有七、八千人,另有四千余众逃入傥骆谷中。

    剩下的教众,死于战事者,不下五千,其余者悉数投降。

    这样的战果,足以称得上辉煌。

    但当魏石亲自验看过俘虏之后,又不由得苦笑起来。

    这些俘虏之中,有五十以上的垂垂老翁,也有不满十五的少年儿郎,更让魏石侧目的是,其中还有不少的妇人,也穿着鬼卒的衣服,混杂在俘虏之中。

    张鲁这干得什么事?

    杀鸡取卵也没这么干的。

    “府君,这怎么办?”法正拿着俘虏的名册,也是叹气不止。

    老的老,小的小,还有妇人不少,若是放任不管,这些俘虏只怕生生要被饿死。

    更可气的是,由于被五斗米教教义的毒害,这些教众的思想还没有转化过来,对张鲁等教中高层仍然抱有幻想,愚昧的相信什么长生不死,修道成仙的鬼话。

    这些愚民教众,现在的状态,连当辅兵的资格都没有,反而倒成了拖累。

    “让张校事官带人甄别,家底清白的,暂时留在后营,充当青壮健妇,运输粮秣军资,暂时摸不清情况的,押送回西城,看看君山、鱼复等地还缺不缺人,缺的话,送过去干苦力。”

    魏石摆了摆手,对法正说道。

    张礼修是汉中郡本地人,由她来充任校事官,就有这点好处,人头熟。

    由她来甄别,这些教众之中,要是藏了什么祭酒身份的人,必逃不过她的眼睛。

    “也唯有如此了。”法正叹了口气,摇头跑去跟张氏说项。

    魏石又要当甩手掌拒,辛苦的是张氏,法正突然有被魏石给算计了的错觉。

    他一个给魏石干活还不够。

    张氏也要出工出力。

    想到这里,法正觉得,有必要和张氏好好的谈一谈,看看什么时候把亲事给结了,最好赶紧生一个儿子。

    张氏有孕在身,魏石总不好再安排事情。

    因被溃散的五斗米教俘虏所阻,魏石不得不在城固一带暂作休整。

    休整三日之后,魏石才引得胜之师趁胜追击,直往汉中郡郡治南郑而来。

    南郑是汉中谷地最大的一座城池,其建城历史,要追溯到秦厉共公时期,有“秦左庶长城南郑”的说法。

    不过,南郑的名称来源,则因“郑民南奔”而被人称道。

    魏石兵进南郑,张鲁领残余教众死守于城中,希翼这一座坚固高大的秦时大城,能够帮助他暂时抵挡住强大敌人的进攻。

    至于说解围退敌,张鲁只能寄希望于外援上面。

    功曹阎圃、从事杨松,两人分别前往了关中和巴西郡,不管是哪一个,只要能搬来救兵,就有可能解了南郑之围。

    ——

    南郑北,十五里,褒谷口。

    褒水南流入沔,以为南谷,斜水北流入渭,以为北谷,两谷合一,谓褒斜谷。

    褒字的真正由来,应从西周之时的褒国算起。

    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搏美人褒姒一笑,以致被犬戎所杀,西周国灭。

    “红颜祸水”、“亡国妖妃”的骂名,也伴随了褒姒这个美人于身后。其实,谁都知道,这件事的祸根不是褒姒,而是周幽王。

    就在城固大战的同时,褒中谷道方向,牙门将军魏延正领着一千五百步骑如风卷残云一般,穿过褒中县城,直取褒谷口。

    魏延在领兵出发之后,日夜兼程,一日一夜行军一百五十余里,这个速度虽然比不上夏侯渊,但对成军不久的魏石军将士来说,已经很了不起了。

    魏石令魏延封住褒谷口,目的是要阻止关中西凉骑兵入寇汉中。

    汉朝之时,骑兵比起步兵,有先天兵种上的优势,更何况,西凉铁骑之凶悍恶名,早就传遍天下。

    魏石虽然不惧,但若是放这些凉贼入了汉中,那就是生灵涂炭的惨状。

    魏延对此也是心知明了,这一次重任在肩,他一定要把褒谷这个口子扎紧了,到时候,就算西凉铁骑再厉害,也只能徒乎奈何。

    “报魏将军,斥候来报,斜谷方向,发现有敌骑踪迹?”

    魏延刚刚抵达褒谷口,还未来得及歇一口气,就有报信军卒飞奔而来。

    “何人旗号?”魏延枣红脸上掠过凝重之色,出声问道。

    “回禀魏将军,是马字的将旗,领头的都是凉州大马,足有数百骑之多。”报信军卒不敢怠慢,急将军报呈了上来。

    “再探,若是发现马超的旗号,速速回报。”魏延喝令一声,吩咐道。

    姓马的西凉军将,除了安狄将军马腾之外,关中诸部之中,还有马玩这一支西凉割据势力。

    要是马玩带兵前来,魏延倒是不惧。

    正如他向魏石保证的那样,杂号偏将领众者,击破就是。

    但若是素有西凉头号猛将的马超到来,那魏延就要慎之又慎了,万一被马超袭破了关隘,那他可就再无颜见魏石了。

    有强敌来犯,让魏延一阵紧张,干脆也不下令休整,就带着兵卒开始修整起关隘来。

    褒谷这个地方,两山之间,夹着一道褒水,来往通行的道路,就是沿着褒水开凿的车马道。

    对于守御一方来说,只要守住了谷口,敌军就算人数多上十倍,也一样无能为力。

    一千五百名将卒不顾疲劳,在两山之上的高处,布下营垒,弓箭手居高临下,封住谷口要隘。

    同时,在正面的道上,又以垒石隔挡三道关垒,这样一来,就算有千军万马,要想通过也是困难。

    “不管是马玩,还是马超,谁要敢来,先把牙崩掉几颗再说。”魏延心头,已如一把火在熊熊燃烧。

    扬名立万,正当时。